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王玮

关键词:心理干预, 慢性肾脏病,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作用.方法: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SCL-90)评定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经过心理干预后观察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变状况.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适应性均比正常人低,通过心理干预后上述状况有明显改善.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性枕后(横)位2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横)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分娩方式.方法:对248例持续性枕后(横)位(观察组)和同期248例枕前位(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情况及围生儿预后.结果:观察组产妇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剖宫产、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持续性枕后(横)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谭婉婷;杨妹;洪秀仪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外科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探讨该病的外科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8月~2008年8月收治的4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均于实施手术治疗后临床治愈出院.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是解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好方法.

    作者:刘焕金;张长贺;石宝文;李可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探讨幼儿口服尼美舒利颗粒退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幼儿口服尼美舒利颗粒退热的疗效.方法:我科于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应用尼美舒利颗粒对150例3岁以下的婴幼儿进行了退热疗效观察.结果:幼儿口服尼美舒利颗粒前后体温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幼儿口服尼美舒利颗粒退热,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蕾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氟乙酰胺中毒86例治疗护理体会

    总结86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护理经验.尽早洗胃、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患者安全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主要护理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任晓静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胆碱酯酶在肝脏疾病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在肝脏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方法:2005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急慢性肝脏疾病156例分为急性肝炎组、慢性迁延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与正常组进行ChE、ALT检测比较.结果:各肝病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肝病患者血清ChE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降低程度与肝细胞损害程度相平行.肝病患者ChE活性与ALT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力能较好地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亦能准确地反映肝脏的病理损害程度,胆碱酯酶在肝病的诊断及治疗中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检测指标.

    作者:孟红宇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喜炎平治疗354例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喜炎平、利巴韦林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63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4例,对照组285例,治疗组用喜炎平注射液0.2~0.4 ml/(kg·d).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d),疗程为3~7d.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8.07,P<0.01).结论:喜炎平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而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冬;张艳楠;苏占军;徐枫;张广平;姚瑶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65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近年来我院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及减少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我院住院的6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初产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率比阴道分娩明显增高.产后出血原因以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多见.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提高产科抢救能力,掌握剖宫产指征.以达到减少产后出血的目的.

    作者:雷红霞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吲哒帕胺致严重低钠血症2例

    抗高血压药物吲哒帕胺可引起低钠血症,临床表现为:视力模糊、恶心、呕吐、头昏、食欲减退、疲劳、晕厥、嗜睡及惊厥.现报道2例吲哒帕胺导致的药源性严重低钠血症:

    作者:于扬文;刘诗怡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谈医院制剂的可持续发展

    分析我国制剂室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我院制剂室面临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及经验教训,探讨我国医院制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作者:周晓兰;程晋兰;陈长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治疗(抗感染、祛痰、平喘、应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治疗组42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无创正压通气4h,每日2次,共2 d.结果:治疗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PaO2上升和:PaCO2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呼吸衰竭疗效显著,使用简便,并发症少,提前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避免气管插管,减少院内感染及抗生素的应用.

    作者:张家彭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独一味胶囊对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作用

    目的:观察独一味胶囊对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作用.方法:将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独一味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柏油样便停止时间及住院期间再次出血发生率.统计学检验用X2检验.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再次出血发生率方面,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独一味胶囊对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有治疗作用,尤其对防止再次出血的发生,效果更佳.

    作者:唐绍宏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其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24 h内人院的高血压腩出血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7),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在治疗后第15天利用头颅CT测量血肿大小及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第30天进行临床疗效判定及再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第15天血肿吸收、神经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30天总有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莫地平早期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有利于加快血肿吸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 Ⅲ)分析视乳头参数与近视性屈光度、年龄、性别的关系

    目的:研究视乳头参数与近视性屈光度、年龄和性别因素的关系及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影响.方法: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 Ⅲ的青光眼模块对89例单纯性近视患者进行视乳头检测,获得一系列视乳头参数.结果:①盘沿体积(rim volume,RV)、轮廓线高度变异(height variation contour.HVC)、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mean RNFL thickness,mRNFLT)、神经纤维层横截面积(RNFL cross section area,RCSA)与屈光度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377 8、0.321 7、0.346 6、0.366 3.②视乳头各参数与年龄无相关性.③轻度近视组中视乳头面积(disc area,DA)、盘沿面积(rim area,RA)、RV、RCSA,中度近视组中mRNFLT、RCSA,高度近视组中HVC分别与性别因素明显相关.结论:①近视性屈光度及性别因素影响HRT Ⅲ的视乳头参数检测值,年龄因素的影响须进一步研究分析.②参考平面的设定使近视眼的mRNFLT的检测值较实际值偏大,影响伴有近视眼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③需建立适用于不同近视性屈光度及性别的数据库,设定更适应视乳头形状变化的参考平面,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有效性.

    作者:曹黎明;谷树严;闫东君;周鸿雁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妇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留置尿管时机探讨

    目的:探讨妇科择期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佳时机.方法:选择妇科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取进手术室后在硬膜外麻醉状态下留置尿管,对照组在病房于术前在非麻醉状态下留置尿管.结果:实验组术前紧张焦虑情绪6例,留置尿管时无疼痛,无膀胱刺激征;对照组术前紧张焦虑情绪30例,尿道疼痛16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无泌尿系统感染,对照组有6例泌尿系统感染,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停留尿管的时间实验组亦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选择进手术室后在硬膜外麻醉状态下留置尿管为妇科择期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佳时机.

    作者:彭婉文;蔡平;陈月玲;王晓飞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肾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HBV相关性肾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方法:我站2003~2008年收治的HBV相关性肾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共1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例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8例用西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比例、身体的一般状况、肝功能受损程度,无显著性差异.通过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对照,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2.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总有效率治疗组客观存在着疗效优于对照组的趋势.结论: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中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吴会智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43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及吸氧等对症处理,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7 d.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0.7%)明显高于对照组(76.2%)(P<0.01),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8.7±4.6)d与对照组的(11.2±5.0)d相比明显缩短(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可以快速缓解症状,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彩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推拿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医人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本文就近年来我校推拿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积极探索做一总结,以期与同道共享.

    作者:严晓慧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对凝血检验影响因素的探讨及规范化建议

    目的:探讨凝血检验工作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方法:从具体工作中对检验人员的素质、标本的来源及处理、护士及护理人员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找出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以上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结论:临床常使用的质控血浆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只能监控分析中仪器及试剂的状态,而对本文所提及的影响因素不能有效质控,应针对凝血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的素质、标本的来源及处理、护士及护理人员等方面加以质量控制.

    作者:王国有;王英勇;张世坤;许贺春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66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FNF)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4月~2008年4月我院收治的66例FNF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66例FNF患者手术均全部成功,术后无一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无一例出现肺部感染,患者均顺利全部出院,平均住院(20.6±5.4)d,随访6个月~2年,骨折治愈,康复良好.结论:正确有效的术前指导、精心的术后护理、科学合理地进行功能锻炼,可有效地减少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期康复,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素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产房潜在的护理风险及防范要点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造成的损害.产房是观察产妇产程及接产的场所,具有工作压力大、变化快、风险高的特点,是临床风险事件高发区,不只会加重患者负担,危及患者生命,也会影响产房护理工作的开展,造成护患关系恶化.因此,认识潜在的产房护理风险,对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回避护理风险,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阿丽亚·阿斯哈提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