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明;张振文;陆振良;徐雪平;张洪泉;王毓炜
断肢(指)再植术是通过显微镜外科手术把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肢(指)体的血管、骨、神经、肌腱、皮肤整复以恢复一定功能的精细手术.通过术后精心护理,严密观察,可使患者尽可能地保留肢(指)体.
作者:李顺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63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介入手术治疗成功61例(96.83%),术后腹膜后血肿和气胸各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护理处理,对心血管介入术的顺利完成,预防或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麦丰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评价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通过以四君子汤为主加昧的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48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大便镜检以及电子肠镜检查.结果:48例患者中,痊愈37例,显效9例,有效2例.结论:四君火炭汤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众;王铁维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超短波、电脑中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短波和中频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3.3%,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采用药物加用超短波和电脑中频治疗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疗效明显提高.
作者:潘卫萍;唐秀生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提高患儿家长对儿科护士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法:把握语言沟通技巧,用礼貌的、寓情的、灵活多变的、艺术性的、忍让宽容的语言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结果:运用上述沟通技巧后护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不仅能改善护患关系,也能提高儿科护士自身的语言修养.
作者:陈婷新 刊期: 2009年第33期
针对当前高职高专医学生普遍缺乏关爱、攀比心理严重、缺乏学习兴趣的特点,在教学中尝试利用这些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周媛媛;王丰刚;杨浩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以诺维本(NVB)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复发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以诺维本为主的化疗方案对17例晚期复发乳腺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结果: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7例、总有效率(CR+PR)为52.9%,中位缓解期6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白细胞下降率为64.7%.结论:含诺维本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复发乳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赵国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方法:对89例应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前做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穿刺点的保护及预防感染.结果:89例患者仅3例脱管需重新置管,83例治愈出院,6例未愈转外科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可以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胸膜多处损伤、出血以及插管漏气造成的皮下气肿也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细致周到的护理是保证置管有效引流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重要措施.
作者:王会容;杨红玉;曾月云;金荣;刘伟红 刊期: 2009年第33期
通过总结病毒性疾病诊断的工作经验,结合文献对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应用于病毒性疾病诊断进行阐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能够检测和诊断许多病毒性疾病.它在病毒性疾病诊断中的特点为:①及时性.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②低风险性.可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大大减低了人员暴露于严重传染性疾病的风险.③高敏感性.在组织形态学改变出现之前就可以检测出病毒.④有效性.用于个案病例回顾性诊断和疾病的深入研究.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或某些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病毒.免疫组组织化学在病毒性疾病诊断中具有:①用于人类新病毒的识别;②具有与其形态学相关的病原学诊断意义;③提供快速形态学诊断,使严重传染性疾病得以早期治疗;④在无法取得新鲜组织或尚无分离培养条件的情况下,提供病毒性疾病诊断和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作者:李宁;余琦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通过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指征、时机和方式的改变以及胰腺感染是否局限判定其外科治疗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范围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给予相应的外科治疗.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避免复发.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式的选择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内镜下微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安全可靠的,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宝海;张明昌 刊期: 2009年第33期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主要作用是调节机体免疫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和抗过敏能力,在皮肤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银屑病、玫瑰糠疹、斑秃、白癜风等.本文对其应用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剑锋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比较锁骨骨折手术与传统疗法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02年5月~2004年5月收治的96例14~72岁单侧锁骨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或传统疗法治疗,并随访5~7年.对每个患者进行远期生活质量评分和分类.依据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手术与传统疗法的远期疗效差异.结果:手术治疗组55例.生活质量优30例、良21例、可4例;传统疗法治疗组41例,生活质量优25例、良15例、可1例.按生活质量评价标准,传统疗法与手术疗法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传统疗法可以作为锁骨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庞祖才;杨升平;郭烽;许汉权;陈永韶;胡锐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后预防切口感染的经验.方法:2002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共对1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急诊LA.结果:阑尾炎术后总感染率为4.04%,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4例,未出现切口感染,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0例,感染率为1.67%;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9例,感染率为5.13%;急性穿孔性阑尾炎30例,感染率为14.29%.结论:预防性LA术后切口感染需要采取早期诊治、保护切口、正确处理阑尾根部和渗出液、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综合措施.
作者:董小刚;何震宇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肺癌患者化疗期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护理对策.结果:本组4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治疗,无化疗引起永久性脏器损害和死亡病例.完全缓解4例(8.16%);部分缓解35例(71.43%);稳定7例(14.29%);恶化3例(6.12%);总有效率为79.59%.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社区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从社区、家庭及糖尿病患者三个不同层面对社区内的居民及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教育三年,观察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后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相关的科普知识有了较多的认识,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治疗顺应性和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都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能使糖尿病患者群增加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对疾病的态度有明显的变化,这对糖尿病的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俊芝;苏湘慈;苏湘利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SAU新方法用于终止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意外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6月瘢痕子宫意外妊娠来我院要求行终止手术的育龄期妇女300例,设为观察组(A组),其中,6~14周180例行门诊人工流产术为A1组:15~24周120例行住院引产术为A2组.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瘢痕子宫意外妊娠在我院行妊娠终止手术的育龄期妇女300例,设为对照组(B组),其中,6~14周180例行门诊人工流产术为B1组;15~24周120例行住院引产术为B2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SAU新方法终止瘢痕子宫意外妊娠与传统方法在宫颈成熟程度及终止成功率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在15~24周终止瘢痕子宫意外妊娠副作用、并发症、引产成功率、实施效果及结局对照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AU新方法用于剖宫产后瘢痕子宫终止意外妊娠,效果安全可靠,明显缩短引产及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及医疗费用支出,受术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秀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国内外腕舟骨骨不连患者日益增多,治疗的手段也很多.本文就其治疗手段进行了阐述.
作者:滕加文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儿科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现状,指导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出院病例300份,总结抗感染药物的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在抽取的病例中,91.33%使用了抗感染药物,其中,使用1种抗感染药物者占28.47%,2种者占59.12%,3种及3种以上者占12.41%.使用频度排在前三位的是头孢硫醚、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结论:临床医师要增强合力应用抗生素的意识,选择佳的抗感染药物,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高毅荣;武伟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盐酸氨溴索缓释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甲醇-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3.0)(20:40:4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盐酸氨溴索在0.244~4.8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0.33%(n=9).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盐酸氨溴索缓释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庞燕军;王欣;曹春英;张悫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消旋卡多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6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可明显改善小儿腹泻的临床症状并缩短病程,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辉 刊期: 2009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