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7210
  • 国内刊号:11-5539/R
  • 影响因子:1.75
  • 创刊:2004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0-372
  • 全年订价:98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2009年33期文献
  • 阿立哌唑和舒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舒必利组,各35例,疗程为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比较疗效相当,而不良反应如震颤、静坐不能、女性月经紊乱、体重增加、心电图异常、血糖水平升高等显著低于舒必利.结论:阿立哌唑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兴元;张帆;康建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癌症患者心理分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研究的意义及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08年8月我科收治的68例癌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对其临床心理分期进行评估研究;选取同期的68例癌症患者设为对照组,此组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分期研究及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依从性及其他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通过对比研究及治疗发现,观察组的各项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心理分期研究,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及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文辉;蒲怀智;雷小林;汪宏云;高泽莉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肛肠病术后局部联合方法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肛肠病术后局部联合方法镇痛的疗效.方法:对320例肛肠病术后患者联合或分别采用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和双氯芬酸钠栓的临床资料、诊疗过程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肛肠病术后联合应用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和双氧芬酸钠栓,创面镇痛效果满意.结论:肛肠病术后应用局部联合方法镇痛,具有安全、疗效可靠及价格低廉等优点.适合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李二建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血清CA153、CA125、CEA联合检测对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A153、CA125、CEA联合检测对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组恶性肿瘤患者142例,良性组患者52例,健康对照组患者80例,行CA153、CA125、CEA 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比较其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组中CA153、CA125、CEA单项检测含量与良性组、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乳腺癌组血清CA153、CA125、CEA单项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6.7%、30.0%、31.7%.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8.3%;卵巢癌组血清CA153、CA125、CEA阳性率分别为44.0%、64.0%、34.0%,3者联合检测卵巢癌阳性率高达88.0%;子宫内膜癌组血清CA153、CA125、CEA阳性率分别为31.3%、34.4%、50.0%.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1.3%,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联合检测3种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复发预测是理想的检测指标.

    作者:张耀辉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后预防切口感染的经验.方法:2002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共对1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急诊LA.结果:阑尾炎术后总感染率为4.04%,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4例,未出现切口感染,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0例,感染率为1.67%;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9例,感染率为5.13%;急性穿孔性阑尾炎30例,感染率为14.29%.结论:预防性LA术后切口感染需要采取早期诊治、保护切口、正确处理阑尾根部和渗出液、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综合措施.

    作者:董小刚;何震宇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细菌性肝脓肿前期区域灌注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区域灌注疗法对细菌性肝脓肿前期(急性期炎症感染尚未形成液化区)的治疗价值.方法:将56例未液化性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全身应用抗生素加在CT或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区域灌注敏感抗生素,对照组为单纯全身应用抗生素.分别观察患者肝区疼痛情况、体温、外周血白细胞及B超检查肝脏局部感染灶转归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自觉症状消失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无感染灶液化病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细菌性肝脓肿前期全身加区域灌注抗生素的治疗方法是一种新方法,且操作简单、有效,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费用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维志;孙杰;桂明亮;姚继勇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SAU新方法终止瘢痕子宫意外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SAU新方法用于终止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意外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6月瘢痕子宫意外妊娠来我院要求行终止手术的育龄期妇女300例,设为观察组(A组),其中,6~14周180例行门诊人工流产术为A1组:15~24周120例行住院引产术为A2组.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瘢痕子宫意外妊娠在我院行妊娠终止手术的育龄期妇女300例,设为对照组(B组),其中,6~14周180例行门诊人工流产术为B1组;15~24周120例行住院引产术为B2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SAU新方法终止瘢痕子宫意外妊娠与传统方法在宫颈成熟程度及终止成功率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在15~24周终止瘢痕子宫意外妊娠副作用、并发症、引产成功率、实施效果及结局对照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AU新方法用于剖宫产后瘢痕子宫终止意外妊娠,效果安全可靠,明显缩短引产及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及医疗费用支出,受术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秀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超短波、电脑中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短波和中频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3.3%,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采用药物加用超短波和电脑中频治疗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疗效明显提高.

    作者:潘卫萍;唐秀生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低血压发生原因,为临床预防透析中的低血压提供依据,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我科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发生286次低血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低血压以透析后3~4 h发生率高,通过给予高渗溶液,同时调整透析液浓度、温度和血流量,症状能迅速缓解.结论: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高,采取个体化透析,密切观察病情,仔细分析原因,早发现、早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付晓芳;饶秋萍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及支架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减少患者急诊PTCA及支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PTCA支架术后并发症严密观察并分析原因.结果: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未发生远期并发症.结论:对能预见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及护理,可减少PTCA及支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素巧;李彩英;赵志红;刘玉茹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120例鼻内镜下功能性鼻窦开放手术的配合及护理

    目的:探讨120例鼻内镜下功能性鼻窦开放手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6月施行的120例鼻内镜下功能性鼻窦开放手术的配合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20例鼻内镜下功能性鼻窦开放手术手术顺利、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充分了解手术步骤,完善的术前准备,掌握鼻内镜器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全面细致的围术期护理,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王翠莲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护理纠纷

    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的前提,是保证护理服务基础,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有效的护患沟通,可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侯绪霞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Behcet病继发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积脓分析与护理

    目的:分析12例以虹膜炎继发青光眼行滤过术后出现前房积脓病例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医生、护师反复询问病史及检查诊断为白塞氏病,不同于一般青光眼术后迟发性眼内炎.结果:患者前房积脓消失.结论:Behcet病大多数的眼部表现是前部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的坏死性血管病变亦常见,而前房积脓是Beheet病眼部的一个特征.

    作者:郑锦华;刘国家;贺冰;胡晓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胃大部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减少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针对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做好提前预防和密切临床观察.结果: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结论:胃大部分切除的术后护理,对患者的预后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付瑛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压疮的护理

    目的:探索老年糖尿病患者压疮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大内科6年来对40例老年糖尿病压疮患者的护理.结果: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对压疮愈合起决定作用.炎性浸润期压疮用常规换药就可以使其愈合,浅度溃疡期压疮还需要物理和药物的结合才能使其快速愈合,坏死溃疡期压疮除了做好换药和物理、药物的治疗,还要采取多种新的技术才能促进其愈合.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压疮的护理要做好血糖的控制,同时做好局部治疗与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等方面工作.

    作者:张晓艺;张冬英;言纲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舒适护理对局部麻醉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局部麻醉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76例在门诊预约的进行局部麻醉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和SDS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轻局部麻醉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高轶;周文娇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方法:对89例应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前做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穿刺点的保护及预防感染.结果:89例患者仅3例脱管需重新置管,83例治愈出院,6例未愈转外科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可以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胸膜多处损伤、出血以及插管漏气造成的皮下气肿也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细致周到的护理是保证置管有效引流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重要措施.

    作者:王会容;杨红玉;曾月云;金荣;刘伟红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人工流产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社区人工流产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促进其更好地恢复.方法:采取术前教育,消除患者紧张、恐惧、胆怯、害羞心理;做好术中教育,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反应、阴道流血情况,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护送患者离院.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收到满意效果.结论:人工流产中良好的健康教育能满足患者身心两方面的健康需求,可提高护士的自身价值,对减轻患者焦虑、紧张心理、缓解疼痛及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运红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新时期培养护士观察病情能力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敏锐的观察力是一名优秀护士的基本功,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方法:培养护士观察力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晨间教学、规范床头交接班程序、在日常护理中增加知识、制定各种制度、及时观察并且观察后及时记录总结等.结果:敏锐观察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加强护士的责任心,而且也使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结论:敏锐的观察力是作为一名优秀护士的基本功,是护理专业深层发展的主要内容.

    作者:王红敏;李桂萍;柳转岭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围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1~12月收治的混合痔行PPH手术的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传统临床护理方法,另一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方法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结论:在混合痔行PPH围术期中应用CNP护理方法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肖连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断肢(指)再植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断肢(指)再植术是通过显微镜外科手术把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肢(指)体的血管、骨、神经、肌腱、皮肤整复以恢复一定功能的精细手术.通过术后精心护理,严密观察,可使患者尽可能地保留肢(指)体.

    作者:李顺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对糖尿病患者动态管理中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目的:探讨社区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从社区、家庭及糖尿病患者三个不同层面对社区内的居民及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教育三年,观察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后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相关的科普知识有了较多的认识,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治疗顺应性和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都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能使糖尿病患者群增加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对疾病的态度有明显的变化,这对糖尿病的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俊芝;苏湘慈;苏湘利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利宁胶浆在男性留置尿管患者术后拔管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利宁胶浆在男性留置尿管患者全麻术后拔管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将100例男性患者设为观察组,利用利宁拔管,随机抽取2007年前未采用任何保护措施拔管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用利宁拔管后尿路不适症状者占15%,对照组有不适症状者占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全麻后留置尿管的男性患者,应用利宁胶浆麻醉后拔管,可减轻疼痛、血尿等尿道刺激症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王海莲;刘爱红;王焕娟;付慧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老年心血管患者介入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63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介入手术治疗成功61例(96.83%),术后腹膜后血肿和气胸各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护理处理,对心血管介入术的顺利完成,预防或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麦丰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谈儿科护士与患儿家长的语言沟通技巧

    目的:提高患儿家长对儿科护士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法:把握语言沟通技巧,用礼貌的、寓情的、灵活多变的、艺术性的、忍让宽容的语言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结果:运用上述沟通技巧后护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不仅能改善护患关系,也能提高儿科护士自身的语言修养.

    作者:陈婷新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肺癌患者化疗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肺癌患者化疗期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护理对策.结果:本组4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治疗,无化疗引起永久性脏器损害和死亡病例.完全缓解4例(8.16%);部分缓解35例(71.43%);稳定7例(14.29%);恶化3例(6.12%);总有效率为79.59%.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例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CSII)治疗的骨科手术围术期糖尿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期20例分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ultiple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MSII)治疗的骨科手术围术期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达目标血糖的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波动、并发症、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糖(P<0.01),降糖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CSII组控制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使血糖控制更快、更平稳,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实施,是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术期控制血糖的首选方法.

    作者:梁江声;余楠生;卓超洲;黄必留;谭加群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止嗽立效颗粒对哮喘豚鼠气道变应性炎症的影响

    目的:制备豚鼠哮喘模型,观察止嗽立效颗粒抗气道变应性炎症作用.方法:以卵蛋白致敏豚鼠为哮喘模型动物,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止嗽立效颗粒,观察治疗后各组豚鼠外周血和肺胞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EOS)计数和白细胞介素-5(IL-5)含量.结果:外周血中,空白对照组和止嗽立效颗粒组的EOS计数和IL-5含量均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BALF中,空白对照组和止嗽立效颗粒组的EOS计数和IL-5含量也均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止嗽立效颗粒具有抗哮喘豚鼠气道变应性炎症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降低机体IL-5的表达,并减少血液中EOS的数量.

    作者:陈魁敏;郝伟;余秋颖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手术与传统疗法对锁骨骨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锁骨骨折手术与传统疗法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02年5月~2004年5月收治的96例14~72岁单侧锁骨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或传统疗法治疗,并随访5~7年.对每个患者进行远期生活质量评分和分类.依据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手术与传统疗法的远期疗效差异.结果:手术治疗组55例.生活质量优30例、良21例、可4例;传统疗法治疗组41例,生活质量优25例、良15例、可1例.按生活质量评价标准,传统疗法与手术疗法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传统疗法可以作为锁骨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庞祖才;杨升平;郭烽;许汉权;陈永韶;胡锐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端侧吻合对大鼠臂丛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端侧吻合技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可行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每只右侧神经外膜开窗(0.12 cm×0.12 cm),将臂丛后束损伤后的桡神经远断端端侧吻合于外膜开窗的内侧束远端0.15 cm部位,左侧不做吻合.分别于术后4、8、12周在麻醉下行电生理、肌纤维截面积、肌肉湿重及运动终板面积的检测.结果:桡神经端侧吻合后,随时间的延长,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传导速度加快,肱三头肌肌湿重及肌纤维截面积值逐渐加大;实验侧与对照侧的肱三头肌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运动终板的面积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端侧吻合能促进臂丛损伤神经再生,并能保护靶肌肉及其运动终板.

    作者:陆大明;张振文;陆振良;徐雪平;张洪泉;王毓炜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人单核细胞表达蛋白酶激活受体

    目的:使用高纯化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s,PARs)在单核细胞上的表达.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磁激活细胞分选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单核细胞PARs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分析示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PAR-1、PAR-3、PAR-4蛋白质,但不表达PAR-2蛋白质;RT-PCR示单核细胞表达PAR-1和PAR-3,但不表达PAR-2和PAR-4 mRNA.结论:单核细胞表达PARs,为进一步研究PARs在单核细胞上的功能提供依据.

    作者:邹志强;陈镇奇;庄文;李廷俊;张锦忠;杨湘辉;李涛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应用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腹泻48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消旋卡多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6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可明显改善小儿腹泻的临床症状并缩短病程,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辉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价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8~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均予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对比与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显著下降,SF-36量表所测量的生存质量的8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积分提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迅速使血糖达标、缓解糖毒性,并且患者生存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作者:林旋;郎江明;魏爱生;叶建红;王甫能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匹多莫德,对照组给予转移因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1.7%和55.1%,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125/1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104/1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咳嗽缓解、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时间等均较对照组缩短,且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佐治小儿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疗效明显.

    作者:童琴燕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乌司他丁治疗小儿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小儿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DIC患儿随机抽取63例设为治疗组,2004年5月~2006年4月收治的DIC患儿随机抽取60例设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抗凝、抗纤溶、补充凝血因子、改善微循环)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针(10万U/瓶),每日2次,静脉滴注.动态观察出血、栓塞等临床表现情况及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45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71.4%;对照组有效24例,无效36例,有效率为40.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能提高DIC患儿抢救的成功率.乌司它丁是治疗DIC的有效方法,有推广应用的必要.

    作者:全惜春;靳晓利;刘杨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安儿宁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安儿宁颗粒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小儿发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采用安儿宁颗粒治疗,对照组90例给予小儿感冒颗粒治疗.观察退热、祛痰、止咳和消除咽部疼痛及其他全身症状,副作用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疾病恢复天数、疾病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后血常规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安儿宁颗粒能有效地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作者:赫淑倩;胡清文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甘露醇加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布地奈德加甘露醇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并发严重喉梗阻的疗效,以减少手术气管切开给患儿带来的痛苦.方法:选择无其他疾病的并发Ⅱ度及以上喉梗阻的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60例,随机分为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观察组30例,予以急性感染性喉炎常规治疗.治疗组除抗感染治疗同观察组外,采取大剂量地塞米松静脉推注,大剂量甘露醇快速推注,布地奈德雾化等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疗程.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20.00%,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显效率为53.30%,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平均治愈天数为(4.08±0.78)d,治疗组为(2.17±0.63)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5,P<0.01).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布地奈德加甘露醇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并发严重喉梗阻疗效显著,并可缩短疗程,对部分病例可试代替气管切开治疗,减少手术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作者:湛建祥;李炳照;赵珩;张翠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采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在注射门冬胰岛素30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口服,观察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HbA1c、胰岛素用量、BMI(体重指数)、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均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和HbA1c;观察组胰岛素用量少、BMI无明显变化、低血糖发生次数较少.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且胰岛素用量少,不增加体重,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柏松;时艺珊;王晓蕾;石峰;鞠巍;赵冬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用IMAGEJ的图形叠加功能改进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

    IMAGEJ是一个共享的医学图形分析软件,它具有很强的图形操作和分析的功能.利用它的图形叠加功能可以很方便的把免疫荧光图像和组化染色图像叠加在一起.对于同一张涂片先进行某种分子的免疫荧光染色得到它在不同细胞中的分布图,再进行组化染色得到细胞的染色图,然后进行图像叠加.既可以清楚地观察细胞结构,也明确了这种分子在不同细胞中的分布.改进简化了常规免疫组化的操作步骤,利用荧光检测也提高了检测的敏感度,为细胞内分子的定量化检测打下了基础.

    作者:李晓霞;杨国强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超滤膜微生物污染的处理方法探讨

    目的:研究超滤膜微生物污染化学清洗灭菌方法对膜的影响.方法:选用75%乙醇、0.5%双氧水和0.2%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灭菌.结果:75%乙醇灭菌、0.5%双氧水的灭菌效果佳,0.2%氢氧化钠溶液灭菌不彻底.结论:0.5%双氧水,75%乙醇可用于复合聚砜膜清洁灭菌,0.2%氢氧化钠溶液只能用于超滤膜的清洗.三种清洁剂对超滤膜无明显的影响.

    作者:宋艳春;姚江生;李元香;贾本利;杨阔;宋士岳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诺维本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以诺维本(NVB)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复发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以诺维本为主的化疗方案对17例晚期复发乳腺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结果: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7例、总有效率(CR+PR)为52.9%,中位缓解期6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白细胞下降率为64.7%.结论:含诺维本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复发乳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赵国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人工流产现状的分析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探讨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育龄妇女意外妊娠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及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以便开展人工流产后优质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从而降低人流发生率,保护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意外孕娠妇女进行面对面咨询、访谈.结果:人工流产原因中有43.75%是未避孕造成的;56.25%为避孕失败情况造成的;避孕失败的原因中有37.04%为宫内节育器失败.她们的避孕知识缺乏,对紧急避孕药知晓率低;对人工流产能引起的并发症有34例完全不知道;22.92%的妇女为多次人工流产;21例人工流产妇女非常需求为她们提供避孕节育服务,20例人工流产妇女非常需求生殖健康服务;人工流产妇女对在人工流产术后的要求非常高,非常需求安全、无痛、无并发症分别为47例、45例、42例;28例选择咨询交谈的形式来提供服务.结论:积极地开展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流产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加强育龄妇女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及避孕方法使用的指导,提高育龄妇女的避孕使用率及正确使用率,对采用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应进行定期检查、随访,保证节育器的有效性,减少非意愿妊娠和重复流产.

    作者:赵娟;卢头锋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探讨临床路径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具有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本文从临床路径的涵义着手,对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分析,并且对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分析临床路径的优点和应用前景.

    作者:高歌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眩晕的Meta分析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血塞通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进行合并分析,评价其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等,把符合纳入标准的11篇文献作为Meta分析的对象.采用Cochrane协作网免费提供的RevMan4.2.2专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项研究经Meta分析合并,显示11项研究同质性检验:χ2=35.65,自由度为10,(P<0.01),表明11项研究具有异质性,故选择随机效应模型的D-L法进行分析计算、汇总统计量.合并效应量的估计:11篇研究的合并比值比OR合并=2.01,95%CI为[1.37,2.96],OR合并的95%CI上下限均大于1,表明11项研究的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OR合并检验:χ2=3.55(P<0.01)表明血塞通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的临床证据表明:血塞通治疗眩晕的疗效优于目前常用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繁红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克霉唑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门诊确诊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20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克霉唑阴道片(500mg)阴道用药,第4日重复给药1次,对照组采用制霉素栓(10万IU)放入阴道内,连续14 d为1个疗程.结果:近期治愈率观察组为93.40%,对照组为80.41%,有效率分别为96.23%和86.60%,两组结果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效果好,安全性好.

    作者:姜晓静;郭兆旭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我院中心摆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中心摆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调查、分析中心摆药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中心摆药加强了医院药品统一管理,保证了口服药的质量,在提高安全用药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实际摆药过程中对药晶的质量也带来一些问题.结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心摆药工作,以保证药品质量,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薛松;穆剑飞;宋慧平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骶管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骶管阻滞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骶管阻滞术疗法,5次治疗后追踪随访6~12个月,同时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与指导.结果:1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顺利完成一个疗程骶管阻滞术.96例症状完全缓解,27例症状明显缓解,15例疗效不明显.结论:骶管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作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佳选择.

    作者:苏振生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炎性因子与代谢综合征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目的:探讨IL-6、TNF-α、IL-18等炎性因子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及其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200例受试对象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IL-6、TNF-α,分析以上炎性因子与血脂、血糖、血压、体重指数的关系;同时测定患者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作为判断代谢综合征靶器官损害的指标,分析炎性因子与IMT、LVMI和UAER的相关性.结果: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在代谢综合征组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相关分析表明上述炎性因子浓度与IMT、LVMI和UAER等靶器官损害指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IL-18、IL-6、TNF-α水平不仅与代谢综合征组成成分相关,而且与其靶器官损害密切联系.

    作者:马东兵;张立萍;杨惠珍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6例

    目的:观察多种药物联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方法:联合应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环孢素及中药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从患者临床表现及血常规、骨髓象变化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89%,显著高于单用环孢素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且取得临床缓解的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艳丽;程志;韦润红;吴艺;冯磊;石琳;马秋玲;陈疏敏;刘现辉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生大黄治疗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生大黄用于治疗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在严密监护下行常规治疗,另外将生大黄加入水煎煮后胃管内注入,3次/d.结果:并发症者占同组总数的26%,肠蠕动恢复平均时间为2~4 d,腹痛缓解平均时间为1~3 d,腹胀缓解平均时间为2~6 d,平均住院时间(22±8)d.结论:该疗法明显降低了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并发症,缩短患者腹痛、腹胀和住院时间,且经济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亚珍;宦迎春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2例采用中两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9例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周为1个疗程,用药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地改善冠脉的血供,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可以明显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姬洪涛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3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08年11月我院治疗的4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3例患者均治愈,平均治疗时间为10~15 d,短1周,长3周,其中1周内恢复26例,2周内恢复13例,3周内恢复4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汉利;尚修万;李磊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67例肾结石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肾结石手术治疗方法和评估手术治疗效果.方法:67例肾结石患者行肾盂或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37例,肾盂、肾后下部联合切开取石14例,肾盂、肾下极联合切开取石术8例,肾部分切除术2例,肾切除术6例.结果:术后残余结石3例,术后复发性结石4例,均经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后痊愈,其余60例经B超、尿路平片(KUB)检查未见结石,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恰当的术式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赵伟;曾格瓦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验光配镜联合综合疗法治疗远视性弱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验光配镜联合综合疗法治疗远视性弱视眼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远视性弱视儿童经散瞳检影、复查配戴矫正眼镜,同时行遮盖、红光闪烁治疗以及精细目力训练,定期复查,调整遮盖比例和戴镜度数.结果:儿童远视性弱视的治疗效果与戴镜年龄、戴镜时间、远视和弱视类型有关.结论:早期发现,早期配镜,早期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李丽伟;关敏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慢性结肠炎应用四君火炭汤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通过以四君子汤为主加昧的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48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大便镜检以及电子肠镜检查.结果:48例患者中,痊愈37例,显效9例,有效2例.结论:四君火炭汤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众;王铁维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重症胰腺炎的外科治疗

    目的:通过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指征、时机和方式的改变以及胰腺感染是否局限判定其外科治疗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范围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给予相应的外科治疗.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避免复发.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式的选择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内镜下微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安全可靠的,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宝海;张明昌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新铍针治疗膝部滑囊炎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新铍针治疗膝部滑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32例膝部滑囊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针灸组,治疗组以新铍针根据中医结筋辨证治疗,3次为1个疗程;针灸组取穴膝眼、阳陵泉、足三里、鹤顶,15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好转率为100.0%.针灸组好转率为74.6%.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铍针治疗膝部滑囊炎有较好的疗效,易学易用,值得推广.

    作者:徐建波;宫红梅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治疗胃癌晚期23例

    目的:研究国产奥沙利铂(L-OHP)联合5-氟尿嘧啶(5-FU)和哑叶酸钙(CF)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L-OHP 130 mg/m2静滴3 h,第1天;CF 200 mg/m2静滴2 h,第1~5天;5-FU 300 mg/m2静滴4~6 h,第1~5天;28 d为1个周期,行4个周期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23例中,完全缓解(CR)2例(8.6%),部分缓解(PR)9例(39.2%),稳定(SD)10例(43.4%),进展(PD)2例(8.6%),总有效率为47.8%.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周围神经炎,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L-OHP联合5-FU、CF组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化疗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陈琨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的麻醉体会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的麻醉体会.方法:我科2008年1~12月所有鼻内镜手术均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过程常规监测HR、BP、SpO2、ETCO2.结果:全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所有患者术毕均清醒后拔管送回病房,苏醒过程中无躁动和意识不清,术后恢复良好,无麻醉并发症.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作者:安素媛;佟凯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同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5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肩关节功能评定优8例,满意38例,不满意6例,失败0例.优良率为88.46%.结论: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效果满意,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秦国梁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腮腺肿瘤区域切除33例分析

    目的:观察腮腺浅叶肿瘤区域性切除的手术效果.方法:同顾性分析33例腮腺浅叶肿瘤行区域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区域性切除和经典切除复发率均为0,但区域性切除术后效果优于经典术式.结论: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区域切除效果好.

    作者:潘斌;韦曙平;刘文琴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妇乐颗粒联合腹部红外光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妇乐颗粒联合腹部红外光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慢件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分别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治愈41例,有效55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中,治愈15例,有效57例,总有效率为72%.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服妇乐颗粒联合腹部红外光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无明显副作用,价格低廉,患者容易接受,可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有效的方法应用于临床.

    作者:彭淑英;张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草酸铂联合替加氟及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胃肠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草酸铂联合替加氟、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肠癌的疗效.方法:草酸铂130 mg/m2,静脉滴注,d1;甲酰四氢叶酸钙100 mg/m2,静脉滴注,d1~5;替加氟20 mg/kg,静脉滴注4~6 h,d1~5,21 d为1个周期.结果:本组患者中,CR 1例,PR 12例,SD 14例,PD 5例,总有效率为40.6%.初治有效率为45.4%,复治有效率为38.1%,胃癌与大肠癌有效率分别为41.7%和37.5%.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结论:草酸铂联合替加氟及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方案疗效肯定,经济实用,毒性可耐受.

    作者:康健;杨金龙;张波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在皮肤科中的应用近况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主要作用是调节机体免疫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和抗过敏能力,在皮肤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银屑病、玫瑰糠疹、斑秃、白癜风等.本文对其应用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剑锋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妈富隆用于防治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妈富隆对人丁流产术后月经不调的防治效果.方法:100例手术的育玲妇女,人工流产术后口服妈富隆,观察人工流产术后月经恢复时间、经量、周期状况、不良反应,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月经恢复正常,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服用妈富隆,减少术后出血时间,有利于月经恢复和维持正常月经,降低生殖道感染率,可有效避免未转经再次妊娠,降低反复人工流产率.

    作者:黄秋连;张菊香;江萍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我院医疗投诉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投诉是患者对医院的合理化建议,正确处理医疗投诉,不仅能够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也能把潜在的财富变成现实的财富.为化解我院医患矛盾,防范医疗纠纷发生,提高整体医疗质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现将我院4年来的医疗投诉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谭耀坤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国产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国产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9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43例接受主支血管DES和分支血管球囊扩张术,6例接受主支和分支均植入DES术,回顾性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临床随访6~8个月,40例患者症状消失,6例症状减轻,2例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治疗成功,1例术后4个月心原性猝死.结论:国产DES治疗分叉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林兆恒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09年5月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抗感染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肺功能改善和提高血氧分压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有效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症状和体征,改善通气功能,并缩短疗程.

    作者:付永旺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商品名欣母沛)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疗效,探讨无效病例的原因.方法:对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患者用常规方法治疗无效后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肌注.结果:74例患者中,67例有显著效果,7例无效,有效率为90.5%,无效率为9.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效果显著.

    作者:齐碧如;叶建文;王颖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术式特点及母儿预后,控制产科严重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间17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中,行子宫全切除3例,子宫次切除14例.胎儿死亡5例,存活12例.结论:子宫切除手术是临床抢救产科大出血、挽救孕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疗产科严重并发症,加强计划生育宣教,加强围生期保健,可降低剖宫产率,从而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

    作者:姜源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6 762名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理状况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理状况.方法:发放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心理健康状况.结果:SCL-90评定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士兵978名,阳性人数为93例,占9.5%;警察2 146名,阳性人数741例,占34.52%;中学生2 614名,阳性人数为379名,占14.5%;大学生1 024名,阳性人数为181名,占17.61%.结论:健康体检人群士兵心理健康水平较好;警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正常人群,是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中学生中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隐患;突出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

    作者:王鑫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我院儿科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现状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儿科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现状,指导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出院病例300份,总结抗感染药物的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在抽取的病例中,91.33%使用了抗感染药物,其中,使用1种抗感染药物者占28.47%,2种者占59.12%,3种及3种以上者占12.41%.使用频度排在前三位的是头孢硫醚、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结论:临床医师要增强合力应用抗生素的意识,选择佳的抗感染药物,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高毅荣;武伟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皮肤性病科实验室镜检项目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徐州及周边地区浅部真菌、疥螨、阴道念珠菌及部分性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方法:对显微图像工作站所贮存的2004年1月~2008年12月的病例,按不同的检测项目包括真菌镜检、疥螨镜检、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涂片革兰染色找双球菌、阴虱镜检、前列腺液常规检测逐年统计检测例数及阳性率,并结合门诊人次分析其相关疾病的流行变化趋势.结果:真菌镜检例数每年占门诊10%左右,镜检阳性率在32%~33%,无上升或下降趋势;疥螨由2004年检测阳性例数占门诊人次的0.183%上升至2008年的0.527%;阴道念珠菌阳性率逐年上升;革兰阴性双球菌阳性数、阴虱阳性数、前列腺液常规检测例数逐年稍有下降.结论:徐州及周边地区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率无变化;疥疮的发病率、阴道念珠菌感染率逐年上升;部分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稍有下降.

    作者:马海军;钟连生;刘彦群;魏志平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结合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特点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

    针对当前高职高专医学生普遍缺乏关爱、攀比心理严重、缺乏学习兴趣的特点,在教学中尝试利用这些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周媛媛;王丰刚;杨浩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144株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肠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144株肠球菌鉴定到种,并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临床分离到的肠球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标本分布以泌尿道标本为主.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喹诺酮类耐药性已高达90%以上,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明显高于屎肠球菌.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耐药率已达50%以上.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1例和屎肠球菌2例.结论:肠球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不同程度耐药且呈多重耐药,应定期监测其耐药情况,预防和控制医院肠球菌感染.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苦参碱抗肿瘤研究概况

    苦参碱(Matrine,MA)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在抗肿瘤方面疗效突出,现就其抗肿瘤的机制及其对各种肿瘤细胞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熊小春;安春妹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腕舟骨骨不连的诊疗进展

    国内外腕舟骨骨不连患者日益增多,治疗的手段也很多.本文就其治疗手段进行了阐述.

    作者:滕加文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关注类风湿关节炎刻不容缓——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临床免疫中心主任栗占国

    记者早已闻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临床免疫中心主任栗占国在2008年日本横滨举办的第13届亚太地区风湿病联盟学术大会中,当选为新一届亚太风湿病联盟副主席.

    作者:韩同伟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硬膜外辅助静脉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体会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辅助静脉复合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6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8例.两组均行T3-4常规硬膜外阻滞,手术开始前,Ⅰ组静注氟哌利多0.05 mg/kg、芬太尼2μg/kg,必要时追加剂量1~2次;Ⅱ组异丙酚-氯胺酮以质量比2:1配成混合液(PK液),按异丙酚剂量2~4 mg/(kg·h)剂量微量注射泵连续静脉输注,根据手术进程及患者的反应调整给药速度,于手术结束前15 min停止输注.结果:Ⅱ组麻醉效果优于Ⅰ组.两组呼吸抑制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牵拉痛发生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唤之即醒,Ⅱ组手术结束10~15 min唤之能睁眼,但有多语、无力、头昏等现象.结论:硬膜外辅助静脉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麻醉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一种较好的复合麻醉方法.

    作者:关开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双频指数调控老年人硬膜外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全麻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反馈调控下,老年人硬膜外三种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异氟醚麻醉时对血流动力学、异氟醚用量以及术中应激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上腹部胃肠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根据硬膜外罗哌卡因用药浓度的不同随机分成四组.A组为对照组,硬膜外腔推注生理盐水+单纯异氟醚(ISO)吸入麻醉;B组为硬膜外腔推注0.2%罗哌卡因(R)+ISO;C组为硬膜外腔推注0.375%R+ISO;D组为硬膜外腔推注0.5%R+ISO.术中通过调节异氟醚吸入浓度维持BIS值在50~60之间.术中监测并每隔5 min记录吸入异氟醚浓度(Fiiso)、呼末异氟醚浓度(FE'iso)、SBP、DBP和HR;分别于手术开始前(T1)、手术开始1 h(T2)及2 h(T3)抽血测皮质醇及白介素6(IL-6).结果:①C、D两组术中平均MAP较低,每5分钟的变化值较小,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C组和D组的术中平均吸入异氟醚浓度(Fliso)及其每5分钟变化值明显低于A组(P<0.05);C、D两组分别减少术中异氟醚用量约21%和23%,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A组和B组血浆皮质醇及IL-6浓度在T2和T3均明显高于T1(P<0.05),C、D两组血浆皮质醇升高不明显,IL-6在T3时升高,其中D组升高幅度较小,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BIS反馈调控下,0.375%、0.5%罗哌卡因硬膜外复合全麻时术中MAP适度降低,波动较小,且异氟醚用量分别减少约21%和23%,并有效降低围术期血浆皮质醇及IL-6的浓度.

    作者:刘晨龙;林财珠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加氟胶囊中替加氟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加氟胶囊中替加氟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4.6 mm×20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270 mm;流速:1.0 ml/min.结果:盐酸苯海拉明在0.060 72~0.263 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0.80%(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替加氟胶囊中替加氟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子桐;张迪;吴波;史秋菊;傅鑫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HPLC法测定盐酸氨溴索缓释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盐酸氨溴索缓释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甲醇-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3.0)(20:40:4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盐酸氨溴索在0.244~4.8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0.33%(n=9).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盐酸氨溴索缓释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庞燕军;王欣;曹春英;张悫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多种抗癫痫药物的血清浓度

    目的:利用HPLC法检测几种抗癫痫药物的血清浓度,了解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PLC法对我院2006年3月~2009年3月门诊132例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进行血清浓度检测.结果:根据检测得知用药后癫痫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占36.33%,且与年龄、性别无关.结论:有效的治疗浓度是患者治疗的关键,有决定性的意义.

    作者:崔虓;张慧;应义;汪小珍;吴伟明;王增寿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正交设计法优选黄花败酱总皂苷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黄花败酱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皂苷浸出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次数进行考察:选择乙醇浓度、溶媒用量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用正交试验优选黄花败酱总皂苷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提取2次,加醇量分别为10倍和8倍,提取时间分别为2.0 h和1.5 h.结论:该提取工艺可有效提取黄花败酱中的总皂苷.

    作者:潘涛;欧阳波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以解放思想引领医院和谐发展

    和谐医院是医院发展目标,解放思想是和谐医院发展的前提和动力,本文界定了和谐医院的内涵,分析了解放思想与和谐医院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从转变观念,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更新融资理念;以人为本,做大做强医院品牌;以科学管理为保障,积极打造和谐医院内部关系;领导带头,创建学习型医院等几个方面论述解放思想在和谐医院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作者:陈亚红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病毒性疾病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通过总结病毒性疾病诊断的工作经验,结合文献对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应用于病毒性疾病诊断进行阐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能够检测和诊断许多病毒性疾病.它在病毒性疾病诊断中的特点为:①及时性.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②低风险性.可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大大减低了人员暴露于严重传染性疾病的风险.③高敏感性.在组织形态学改变出现之前就可以检测出病毒.④有效性.用于个案病例回顾性诊断和疾病的深入研究.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或某些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病毒.免疫组组织化学在病毒性疾病诊断中具有:①用于人类新病毒的识别;②具有与其形态学相关的病原学诊断意义;③提供快速形态学诊断,使严重传染性疾病得以早期治疗;④在无法取得新鲜组织或尚无分离培养条件的情况下,提供病毒性疾病诊断和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作者:李宁;余琦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187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和分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资料,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ADR中,女性患者较多(60.96%);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多(97.33%);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临床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其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王迎春;王南松;白瑶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评价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性能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依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相关实验室标准化文件对于仪器报告参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各方法学指标评价良好.结论: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可适用于临床应用.

    作者:蒋辉;张平 刊期: 2009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