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医疗投诉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谭耀坤

关键词:医院投诉, 原因, 分析, 对策
摘要:投诉是患者对医院的合理化建议,正确处理医疗投诉,不仅能够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也能把潜在的财富变成现实的财富.为化解我院医患矛盾,防范医疗纠纷发生,提高整体医疗质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现将我院4年来的医疗投诉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谈儿科护士与患儿家长的语言沟通技巧

    目的:提高患儿家长对儿科护士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法:把握语言沟通技巧,用礼貌的、寓情的、灵活多变的、艺术性的、忍让宽容的语言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结果:运用上述沟通技巧后护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不仅能改善护患关系,也能提高儿科护士自身的语言修养.

    作者:陈婷新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以解放思想引领医院和谐发展

    和谐医院是医院发展目标,解放思想是和谐医院发展的前提和动力,本文界定了和谐医院的内涵,分析了解放思想与和谐医院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从转变观念,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更新融资理念;以人为本,做大做强医院品牌;以科学管理为保障,积极打造和谐医院内部关系;领导带头,创建学习型医院等几个方面论述解放思想在和谐医院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作者:陈亚红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眩晕的Meta分析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血塞通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进行合并分析,评价其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等,把符合纳入标准的11篇文献作为Meta分析的对象.采用Cochrane协作网免费提供的RevMan4.2.2专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项研究经Meta分析合并,显示11项研究同质性检验:χ2=35.65,自由度为10,(P<0.01),表明11项研究具有异质性,故选择随机效应模型的D-L法进行分析计算、汇总统计量.合并效应量的估计:11篇研究的合并比值比OR合并=2.01,95%CI为[1.37,2.96],OR合并的95%CI上下限均大于1,表明11项研究的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OR合并检验:χ2=3.55(P<0.01)表明血塞通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的临床证据表明:血塞通治疗眩晕的疗效优于目前常用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繁红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低血压发生原因,为临床预防透析中的低血压提供依据,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我科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发生286次低血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低血压以透析后3~4 h发生率高,通过给予高渗溶液,同时调整透析液浓度、温度和血流量,症状能迅速缓解.结论: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高,采取个体化透析,密切观察病情,仔细分析原因,早发现、早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付晓芳;饶秋萍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压疮的护理

    目的:探索老年糖尿病患者压疮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大内科6年来对40例老年糖尿病压疮患者的护理.结果: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对压疮愈合起决定作用.炎性浸润期压疮用常规换药就可以使其愈合,浅度溃疡期压疮还需要物理和药物的结合才能使其快速愈合,坏死溃疡期压疮除了做好换药和物理、药物的治疗,还要采取多种新的技术才能促进其愈合.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压疮的护理要做好血糖的控制,同时做好局部治疗与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等方面工作.

    作者:张晓艺;张冬英;言纲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6 762名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理状况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理状况.方法:发放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心理健康状况.结果:SCL-90评定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士兵978名,阳性人数为93例,占9.5%;警察2 146名,阳性人数741例,占34.52%;中学生2 614名,阳性人数为379名,占14.5%;大学生1 024名,阳性人数为181名,占17.61%.结论:健康体检人群士兵心理健康水平较好;警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正常人群,是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中学生中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隐患;突出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

    作者:王鑫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新时期培养护士观察病情能力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敏锐的观察力是一名优秀护士的基本功,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方法:培养护士观察力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晨间教学、规范床头交接班程序、在日常护理中增加知识、制定各种制度、及时观察并且观察后及时记录总结等.结果:敏锐观察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加强护士的责任心,而且也使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结论:敏锐的观察力是作为一名优秀护士的基本功,是护理专业深层发展的主要内容.

    作者:王红敏;李桂萍;柳转岭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腕舟骨骨不连的诊疗进展

    国内外腕舟骨骨不连患者日益增多,治疗的手段也很多.本文就其治疗手段进行了阐述.

    作者:滕加文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匹多莫德,对照组给予转移因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1.7%和55.1%,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125/1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104/1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咳嗽缓解、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时间等均较对照组缩短,且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佐治小儿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疗效明显.

    作者:童琴燕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舒适护理对局部麻醉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局部麻醉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76例在门诊预约的进行局部麻醉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和SDS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轻局部麻醉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高轶;周文娇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双频指数调控老年人硬膜外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全麻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反馈调控下,老年人硬膜外三种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异氟醚麻醉时对血流动力学、异氟醚用量以及术中应激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上腹部胃肠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根据硬膜外罗哌卡因用药浓度的不同随机分成四组.A组为对照组,硬膜外腔推注生理盐水+单纯异氟醚(ISO)吸入麻醉;B组为硬膜外腔推注0.2%罗哌卡因(R)+ISO;C组为硬膜外腔推注0.375%R+ISO;D组为硬膜外腔推注0.5%R+ISO.术中通过调节异氟醚吸入浓度维持BIS值在50~60之间.术中监测并每隔5 min记录吸入异氟醚浓度(Fiiso)、呼末异氟醚浓度(FE'iso)、SBP、DBP和HR;分别于手术开始前(T1)、手术开始1 h(T2)及2 h(T3)抽血测皮质醇及白介素6(IL-6).结果:①C、D两组术中平均MAP较低,每5分钟的变化值较小,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C组和D组的术中平均吸入异氟醚浓度(Fliso)及其每5分钟变化值明显低于A组(P<0.05);C、D两组分别减少术中异氟醚用量约21%和23%,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A组和B组血浆皮质醇及IL-6浓度在T2和T3均明显高于T1(P<0.05),C、D两组血浆皮质醇升高不明显,IL-6在T3时升高,其中D组升高幅度较小,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BIS反馈调控下,0.375%、0.5%罗哌卡因硬膜外复合全麻时术中MAP适度降低,波动较小,且异氟醚用量分别减少约21%和23%,并有效降低围术期血浆皮质醇及IL-6的浓度.

    作者:刘晨龙;林财珠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慢性结肠炎应用四君火炭汤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通过以四君子汤为主加昧的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48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大便镜检以及电子肠镜检查.结果:48例患者中,痊愈37例,显效9例,有效2例.结论:四君火炭汤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众;王铁维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血清CA153、CA125、CEA联合检测对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A153、CA125、CEA联合检测对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组恶性肿瘤患者142例,良性组患者52例,健康对照组患者80例,行CA153、CA125、CEA 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比较其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组中CA153、CA125、CEA单项检测含量与良性组、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乳腺癌组血清CA153、CA125、CEA单项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6.7%、30.0%、31.7%.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8.3%;卵巢癌组血清CA153、CA125、CEA阳性率分别为44.0%、64.0%、34.0%,3者联合检测卵巢癌阳性率高达88.0%;子宫内膜癌组血清CA153、CA125、CEA阳性率分别为31.3%、34.4%、50.0%.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1.3%,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联合检测3种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复发预测是理想的检测指标.

    作者:张耀辉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的麻醉体会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的麻醉体会.方法:我科2008年1~12月所有鼻内镜手术均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过程常规监测HR、BP、SpO2、ETCO2.结果:全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所有患者术毕均清醒后拔管送回病房,苏醒过程中无躁动和意识不清,术后恢复良好,无麻醉并发症.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作者:安素媛;佟凯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SAU新方法终止瘢痕子宫意外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SAU新方法用于终止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意外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6月瘢痕子宫意外妊娠来我院要求行终止手术的育龄期妇女300例,设为观察组(A组),其中,6~14周180例行门诊人工流产术为A1组:15~24周120例行住院引产术为A2组.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瘢痕子宫意外妊娠在我院行妊娠终止手术的育龄期妇女300例,设为对照组(B组),其中,6~14周180例行门诊人工流产术为B1组;15~24周120例行住院引产术为B2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SAU新方法终止瘢痕子宫意外妊娠与传统方法在宫颈成熟程度及终止成功率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在15~24周终止瘢痕子宫意外妊娠副作用、并发症、引产成功率、实施效果及结局对照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AU新方法用于剖宫产后瘢痕子宫终止意外妊娠,效果安全可靠,明显缩短引产及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及医疗费用支出,受术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秀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老年心血管患者介入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63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介入手术治疗成功61例(96.83%),术后腹膜后血肿和气胸各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护理处理,对心血管介入术的顺利完成,预防或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麦丰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我院中心摆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中心摆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调查、分析中心摆药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中心摆药加强了医院药品统一管理,保证了口服药的质量,在提高安全用药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实际摆药过程中对药晶的质量也带来一些问题.结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心摆药工作,以保证药品质量,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薛松;穆剑飞;宋慧平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新铍针治疗膝部滑囊炎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新铍针治疗膝部滑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32例膝部滑囊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针灸组,治疗组以新铍针根据中医结筋辨证治疗,3次为1个疗程;针灸组取穴膝眼、阳陵泉、足三里、鹤顶,15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好转率为100.0%.针灸组好转率为74.6%.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铍针治疗膝部滑囊炎有较好的疗效,易学易用,值得推广.

    作者:徐建波;宫红梅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144株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肠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144株肠球菌鉴定到种,并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临床分离到的肠球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标本分布以泌尿道标本为主.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喹诺酮类耐药性已高达90%以上,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明显高于屎肠球菌.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耐药率已达50%以上.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1例和屎肠球菌2例.结论:肠球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不同程度耐药且呈多重耐药,应定期监测其耐药情况,预防和控制医院肠球菌感染.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我院儿科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现状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儿科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现状,指导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出院病例300份,总结抗感染药物的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在抽取的病例中,91.33%使用了抗感染药物,其中,使用1种抗感染药物者占28.47%,2种者占59.12%,3种及3种以上者占12.41%.使用频度排在前三位的是头孢硫醚、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结论:临床医师要增强合力应用抗生素的意识,选择佳的抗感染药物,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高毅荣;武伟 刊期: 2009年第3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