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姬洪涛

关键词:老年,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8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并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男性为非老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有效的方法.对于临床上有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史并考虑为冠心病的患者,应尽早做冠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及评估患者疾病的风险.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刺激咽喉反射在第三产程中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第三产程中刺激咽喉反射促进胎盘娩出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02年6月~2003年6月分娩的200例产妇设为观察组,选择2003年7月~2004年7月分娩的200例产妇设为实验组.观察组采用常规产科处理,即产妇在胎儿娩出前肩时即给予产妇肌内注射催产素10 U,胎儿娩出后放聚血盆于产妇臀下收集阴道出血量,观察胎盘剥离情况并协助娩出.实验组产妇在第三产程中用压石板刺激咽喉引起反射,连续刺激5~10次以促进胎盘娩出.结果:实验组产妇缩短第三产程,减少出血量,其有效率达97.5%.结论:使用刺激咽喉引起反射促进胎盘娩出方法简便,作用明显,对预防产后出血有积极作用.

    作者:卢美齐;卢丽明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研究

    目的:探讨PVP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早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4月~2009年7月收治的21例(24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完成手术.观察术后症状改善、SF-36健康调查评分情况,并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 d、1个月、3个月应用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结果:2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平均随访16.5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缓解明显,SF-36健康调查评分表8个分项维度中包括机体功能、独立能力、躯体背靠背、活力、情感和精神状态6个维度明显提高.21例中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术前VAS为(8.014±0.826)分,术后3 d为(3.007±0.996)分,术后1个月为(2.787±0.667)分,术后3个月为(2.763±0.790)分.术前与术后3个时间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时间段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止痛作用迅速、有效.

    作者:梁江声;李志钢;黄必留;谭加群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05年9月~2008年9月收住的82例糖尿病足患者为干预对象,对患者进行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健康教育、创面处理、足部日常防护等综合性干预.结果: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使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的改变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F患者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DF的治愈率,降低截肢致残率,防止DF的复发,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蓝西萍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02例上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新液+消化性溃疡标准治疗方案组(治疗组)和消化性溃疡标准治疗方案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康复新液+消化性溃疡标准治疗,康复新液每次服用10 ml,每日3次.对照组按消化件溃疡标准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康复新液+消化性溃疡标准治疗法对于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消化性溃疡标准疗法,其能够促进黏膜修复及溃疡愈合,缩短病程,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亚忠;杨贺英;赵安珠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与载脂蛋白B100基因突变的关系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载脂蛋白B100(ApoB100)基因突变的情况,并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与载脂蛋白B100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与限制性内切酶Msp Ⅰ酶切的方法,对129例冠心病患者及23例健康人进行载脂蛋白B100基因突变的研究.结果:11例单纯心肌梗死患者中,血清ApoB100基因水平异常者4例(36.4%);68例心绞痛患者中,血清ApoB100基因水平异常者21例(30.9%),5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ApoB100基因水平异常者24例(48.0%),冠心病患者组ApoB100水平异常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中部分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两类患者病因与ApoB100基因突变有关,CHD合并T2DM患中ApoB100基因突变患者则更易出现冠心病临床并发症.

    作者:王芳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非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84例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非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只用两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陈光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8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并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男性为非老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有效的方法.对于临床上有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史并考虑为冠心病的患者,应尽早做冠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及评估患者疾病的风险.

    作者:姬洪涛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前的准备方法、术中的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2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并发甲状腺危象1例,并发气管痉挛4例,术后出现手足抽搐5例.结论:抗甲状腺药物与lugol液同时服用应作为术前药物准备的首选方法,对少数无效者加用心得安.术中及术后常规应用氧化可的松能进一步防止甲状腺危象的发生.

    作者:杨肇寿;谢敏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HPLC法测定盐酸麻黄碱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盐酸麻黄碱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Terra RP-18(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三乙胺-4%冰醋酸(58:42:1.7);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6 nm.结果:盐酸麻黄素在4.000~12.0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50%,RSD=1.00%(n=5).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秀梅;袁如彩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论外科专科医师师资培训的必要性

    本文主要探讨了外科专科医师师资培训的必要性.2008年北京市卫生局开展了专科医师师资培训工作,本单位承担<外科无菌术及手术基本操作>的培训,将学员一般情况、培训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目前带教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无菌术操作掌握较好,但仍存在操作不规范、教学意识不强.培训可进一步规范操作,统一认识,加强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

    作者:王亚军;康骅;邱智;牛佳玲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与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干预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3例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患者给予抗凝、溶栓、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做好肢体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23例患者中临床痊愈12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1.30%.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见性、危险性以及多发性等特点,进行严密的观察、有效干预和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杜秀梅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产科手术室环境空气监测结果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妇幼专科医院产科手术室空气质量下降的相关因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3年来采用平板自然沉降法对产科手术室空气进行采样检测.结果:产科手术室空气质量随着手术量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加强产科手术室的人员、设备、消毒隔离措施管理,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爱梅;钱小芳;郑晓卿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逍遥散防治Graves病的应用探讨

    Graves病的常用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此3种方法均不能纠正免疫功能紊乱,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精神创伤等应激是诱发Graves病的重要因素.逍遥散是中医治疗情志疾病的经典方剂,既可调治Graves病的焦虑或抑郁症状,消除精神应激,又可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防治Graves病的目的.

    作者:邵迎新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剖宫产术后患者产褥期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产褥期健康教育的临床体会.方法:2006年8月~2009年8月收入我院行剖宫产术患者228例,全部进行产褥期规范的健康教育,观察临床特点.结果:患者掌握了产褥期保健及护理婴儿的知识,明显减少了术后产褥期并发症及新生儿患病情况的发生,保证了产褥期的母婴健康.结论: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培养了护士的良好个性,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使护士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佟军;金淑英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提高护士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认识及护理水平.方法:对30例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同顾.结果:通过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加强对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精心护理,患者多能转危为安.结论: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漏诊.更需要严密的观察及细致的护理.

    作者:王锦宁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8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以排黏液血便、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肠镜检查示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情况.将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观察组.在同等条件下,治疗组肛管插入深度视病变部位而定:直肠病变肛管插入深度为3~4 cm,结肠病变肛管插入深度为20~35 cm;观察组常规插管,常规插管深度为15~20 cm[1].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视病变部位而定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率明显增高.

    作者:张小琴;艾梅芳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清营汤加减治疗儿童单纯性过敏性紫癜3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清营汤加减治疗儿童单纯性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64例单纯性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清营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静点治疗;疗程2周,随访半年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紫斑消退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半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5%;对照组为68.75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营汤加减治疗儿童单纯性过敏件紫癜效果肯定.

    作者:高金凤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足部病变的护理

    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护理,增强了患者对足部的保护意识,加大了糖尿病患者在足部护理中对足部运动、足部检查、剪趾甲、选择、穿着合适鞋袜知识的教育指导力度,以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马津萍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家庭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家庭护理特点.方法:对56例患者分别进行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等方面的家庭护理干预.结果:56例患者中,48例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6例症状消失但过劳后又感不适,2例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有效的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腰椎间盘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杜金凤;杜云飞;倪淑燕;王玉伟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仲景方在皮肤科应用举隅

    应用仲景方在皮肤科常见疾病临证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刘晓彤 刊期: 2009年第3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