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外孕患者46例围手术期护理

张银珠;谢玉兰

关键词:宫外孕,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6例宫外孕手术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及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并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护理活动中.结果: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密切了护患关系,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精心的护理、适时的健康教育和恰当的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能够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安全顺利度过围手术期,从而恢复身心健康,减少并发症.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罗红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目的:验证一种罗红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检验,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五种菌株的回收率均高于70%,且控制菌检查具有专属性.结论:采用薄膜过滤法检查罗红霉素片微生物限度可行.

    作者:赵金英;樊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复方白马散临床抗癌止痛疗效观察

    随着癌症患者数量的增多,癌性疼痛也越来越多.据资料统计,87%的癌症患者在病程进展到中期以后出现中等程度或剧烈疼痛.

    作者:王振友;刘淑清;孟祥光;邱同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多媒体教学与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是21世纪合格人才重要的要素之一,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多媒体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内在联系,希望能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多维化的思维方式.

    作者:李小晶;李晋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46例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的临床经验.方法:同时患胆囊炎和阑尾炎的患者46例,采用三孔法腹腔镜行胆囊、阑尾联合切除,观察手术效果、总结手术经验.结果:本组手术均在镜下顺利完成,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40~100 min,胃肠功能在5~20 h恢复.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是治疗胆囊炎和阑尾炎的较好手术方式.

    作者:李观华;张慧;许桂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青年大肠癌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6年来青年大肠癌误诊的原因.方法:同顾我院2000年10月~2006年12月79例青年大肠癌的诊治资料.结果:79例青年大肠癌中误诊为痔出血6例,结肠炎4例,细菌性痢疾(菌痢)2例,肛瘘1例.其中,9例经肠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确诊,3例剖腹探查术中冷冻病理切片确诊,1例肛瘘术中取活检确诊.病理证实腺癌9例,黏液腺癌3例,鳞癌1例.结论:为避免或减少青年大肠癌的误诊,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的具体情况,选用钡灌肠或内窥镜、直肠指检等检查手段;对经久不愈的慢性直肠溃疡、瘘管者,发现肿块后应行活组织病理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或排除直肠癌;对青年人突然发生的肠梗阻应想到肿瘤件梗阻的可能性.

    作者:老世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小肠重复畸形误诊为盆腔囊性肿块1例分析

    肠重复畸形是较少见的先天性消化道重复畸形,其发病率低,病理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

    作者:肖正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新形势下护理部在医院中的作用

    从护理部主任的实践过程和积累经验入手,着重分析新形势下护理部的职能应在培训、考核、监督、指导、控制方面予以加强,发挥护理部的作用,使医院护理管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康克娟;郑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变化

    目的:通过研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血小板功能异常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年龄及件别相匹配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健康人,患者于发病第2日晨起空腹采血,健康人与患者同步采血.分别测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每次采血后均在2 h内完成全部指标测定.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小板数目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以急性心肌梗死组减少更为明显.急性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以急性心肌梗死组增高更为明显.②急性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以急性心肌梗死组增高更为明显.结论:血小板功能亢进和高血黏滞状态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很重要作用.血液黏度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如能早期改善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紊乱,有可能预防冠心病的发展.

    作者:张艳晨;张晓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病毒复制水平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检测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和HBV-M含量,探讨不同类型慢件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水平与HBV标志物(HBV-M)模式及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2000年8月~2003年8月我院传染科收治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18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血清含量,同时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及TBil、ALT、AST.结果:血清HBeAg阳性组HBV DNA含量(106.35±1.84)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104.73±1.88)(P<0.01),而不同HBV DNA水平患者的TBil、ALT、AST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HBeAg的存在影响HBV DNA的水平变化,血清HBV DNA含量与TBil、ALT、AST水平无明显关系.

    作者:周卫敏;许青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全面预算如何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面预算作为企事业单位健全内部约束机制、规范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正受到卫生经济界的广泛关注,其功能和影响力将日现突出.本文分析了目前医院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了思考,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作者:何旭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桃红四物汤联合舒血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笔者2000~2006年以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舒血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作者:王广霞;王英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158例牙髓-牙周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探索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58例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牙髓-牙周综合征与性别、年龄、牙位无明显差异.结论:牙髓-牙周综合征其病变来源和不同的治疗方法间效果有明显差异.

    作者:陈玉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谈我院门诊药房微机系统的应用

    医院药房信息系统作为HIS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对医院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院门诊药房近几年的实际应用,阐述该系统的科学、便捷、高效的作用,同时就一些不足之处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该系统能更好地发挥其效.

    作者:赵新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护理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阶段,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病死率高[1].由于本病的诸多特点,在临床上仅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及卧床休息已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而对患者采取积极的康复护理措施越来越值得重视.

    作者:白晓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自拟解忧安神汤治疗卒中后抑郁72例疗效观察

    卒中后抑郁(post-stri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发生后,临床上除脑卒中固有的各种症状外,尚出现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情感障碍性疾病.

    作者:张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医院自制制剂的微机管理

    为提高医院自制制剂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实现办公自动化,我们使用FOXBASE语言,独立编写了自制制剂管理软件包,对制剂原材料、成品的购入及使用、消耗实行微机管理.实现了制剂室成本核算及收益情况实时监控的微机化管理.

    作者:王红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螺钉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螺钉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肩锁关节脱位病人46例,按Rockwood等的分型:Ⅲ型32例,Ⅳ型11例,Ⅴ型3例.均用螺钉内固定,同时采用丝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结果:以肩部外形、活动、自觉症状、X光片和与对侧比较的方法进行功能评定,本组优42例,良3例,差1例.结论:螺钉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戴明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出血103例外科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腩出血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0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以及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超早期组(≤7 h)疗效优于早期组(7~48 h)和延期组(>48 h).结论:超早期手术,正确选择手术方式,使用显微镜等有利于功能的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海;刘继伟;赵忠泽;裴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监护的护理经验.方法: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肢体活动,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结果:56例患者均得到良好的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采取了相应措施.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苗淑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微生物检查方法验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微生物学检查是药品常规安全件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工作十分繁琐,影响因素包括培养基、菌株、试验步骤和供试品的制备方式等.在细菌、真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法的方法验证过程中,分析上述因素对验证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供试品的多种有效制备方法,对准确检测出药品中微生物的真实含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陈健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