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云
目的:观察使用自锁髓内针治疗小腿(胫骨)骨折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胫骨骨折,其中开放型骨折20例,闭合型26例.应用扩髓或不扩髓自锁髓内针进行治疗,采取闭合或微创复位自锁髓内针固定.术后48 h开始邻近关节的主动活动.术后4~5 d伤口无异常后逐渐部分负重.结果:随访6~28个月,46例全部达骨性愈合,无断钉,无深部感染.结论:白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闭合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可促进骨折愈合,且并发症少.
作者:高伟;赵政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元胶囊对气虚血瘀证患者症状、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54例气虚血瘀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应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元胶囊治疗,每次5粒,每日3次,疗程1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症状、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复元胶囊对气虚血瘀证患者症状、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有显著改善.
作者:胡文兴;李荣亨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的临床经验.方法:同时患胆囊炎和阑尾炎的患者46例,采用三孔法腹腔镜行胆囊、阑尾联合切除,观察手术效果、总结手术经验.结果:本组手术均在镜下顺利完成,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40~100 min,胃肠功能在5~20 h恢复.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是治疗胆囊炎和阑尾炎的较好手术方式.
作者:李观华;张慧;许桂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通过尽早鼻饲使脑外伤病人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调节电解质平衡,稳定内环境,使病人提前清醒,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晓萍;韩云斐;郑风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了解东昌府区月饼的卫生质量,探讨影响食品卫生质量的因素,以更好地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方法:对聊城市东昌府区2005~2007年月饼卫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样品315份,合格率为87.62%;铅、砷均合格,未检出致病菌.结论:月饼的卫生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仍有12.38%的月饼样本不合格,应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
作者:赫书东;陈刚;李雪芝;郭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通过分析消毒供应室存在的认识、配置、设施、制度、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加强供应室科学与规范管理,使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均有所提高.
作者:史建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二维与实时三维超声联合诊断胎儿面部畸形的价值.方法:2001~2007年我院门诊及住院超声检查孕妇5 100例,采用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联合筛查胎儿是否存在面部畸形.结果:5 100例胎儿中共筛查出胎儿面部畸形15例,其中,全前脑并单鼻孔3例,全前脑并喙鼻3例,全前腩并唇裂3例,全前脑并唇腭裂3例,全前腩并面部复合畸形2例,全前脑并无鼻1例,均经引产后证实,且无一例漏诊.结论: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在观察胎儿颜面部结构上各有其临床价值和优势,我们需综合分析评价,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作者:王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减少误诊,避免误治.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26例老年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阑尾穿孔,穿孔率为61.5%,行阑尾切除并腹腔清洗引流术;10例行阑尾切除术.2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切口感染5例,无一例死亡,与传统阑尾炎诊治相比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老年性阑尾炎诊断难、进展快,合并内科病多,其穿孔率及死亡率较高,必须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覃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创新(Innovation)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原意中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达到创新的目的的原则是改善人们的工作质量、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进而对社会的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产生根本性的积极影响,促进社会的发展.
作者:冶长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随着癌症患者数量的增多,癌性疼痛也越来越多.据资料统计,87%的癌症患者在病程进展到中期以后出现中等程度或剧烈疼痛.
作者:王振友;刘淑清;孟祥光;邱同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从护理部主任的实践过程和积累经验入手,着重分析新形势下护理部的职能应在培训、考核、监督、指导、控制方面予以加强,发挥护理部的作用,使医院护理管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康克娟;郑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功能减退,心输出量下降,不能将血液排出,静脉回流受阻,使脏器动脉系统血供不足,而静脉系统血脉淤阻为主要病理特征,以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水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件心脏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
作者:郭腊飞;石海澄;刘绪银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严密的病情观察,发现肝性脑病先兆,通过护理干预,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方法: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18例出现肝性脑病先兆的患者除1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出现肝昏迷自动出院外,其余16例患者未发生肝性脑病.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及时发现诱因,并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
作者:苗永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验证一种罗红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检验,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五种菌株的回收率均高于70%,且控制菌检查具有专属性.结论:采用薄膜过滤法检查罗红霉素片微生物限度可行.
作者:赵金英;樊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clrome,ARDS)的临床高危因素.方法:对收治的胸外伤患者1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26例并发ARDS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呼吸频率≥28次/min或<10次/min、入院时血压<90/60 mmHg、PaO2<60 mmHg、PaCO2>50 mmHg、有呕吐误吸史、血气胸量≥2 000 ml、肋骨骨折≥5根、有肺部并存病、ISS≥16是胸外伤并发ARDS的高危因素.结论:年龄、呼吸频率、入院时血压、PaO2、PaCO2、呕吐误吸史、血气胸量、肋骨骨折、肺部并存病、ISS值是胸外伤并发ARDS的危险因素.
作者:黄常清;丁卫忠;王鹏航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我院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效果,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常规现场抽检采样和检测.结果:我院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三年各项监测共采样6 562份,结果符合要求6 421份,合格率为97.85%.各项合格率分别为:室内空气为97.84%,物体表面为96.52%,医护人员手为97.66%,使用中消毒液98.39%,无菌器械保存液为96.64%,无菌物品为100.00%,灭菌器为97.29%,紫外线灯辐照强度为99.87%,透析用水和透析液为92.16%.结论:我院消毒灭菌质量整体较好,但存在消毒液质量和使用不规范等现象,应加大消毒管理和监督力度,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从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苗勤;李转芬;王文爱;于大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卒中后抑郁(post-stri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发生后,临床上除脑卒中固有的各种症状外,尚出现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情感障碍性疾病.
作者:张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如何建立完善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优胜劣汰的严峻形势中取胜,已经是高校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本文详尽地介绍了作为医学院如何保障内部教学质量的方法与体会.
作者:钟亮环;冼绍祥;方熙茹;单丽囡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评价两个品牌的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济效果.方法:8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采用国产和合资生产两个品牌的卡托普利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并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结果: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26%、86.3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成本分别为3.02元、750.60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卡托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药品成本有显著性差异(P<0.01),国产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经济性较佳.
作者:张生皆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态增强减影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乳腺疾病的患者行乳腺MRI检查.均先平扫获取反转法脂肪抑制T2WI图像,然后用FLASH 3D序列获得动态增强图像及减影图像.对强化病灶的减影图像行大信号强度投影法(MIP)重建.分析减影图像及MIP处理图像对病灶的显示及定性诊断价值.结果:减影图像对89.4%(34/38)的病灶的范围和形态学特征的显示较平扫及增强图像更清晰、直观.对恶性病灶的显示为100%(14/14),病灶旁的异常血管显示良好.结论:MRI三维动态增强减影技术对乳腺疾病的MRI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夏黎明;汪晶莹;向旭;胡银珍;李海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