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丽
目的:分析研究胃食管返流病的发病机制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3例酷似心绞痛的胃食管返流病患者,应用奥美拉唑等治疗临床效果.结果:临床治愈10例,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胃食管返流病的发病机制与抗返流机制减弱和返流物对黏膜的攻击作用有关,在临床上做好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万荫国 刊期: 200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中药芪红合剂对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手术模型组(B组)、芪红合剂组(C组)、依那普利组(D组).术后14 d处死各组大鼠,收集血清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取结扎侧肾组织分别用HE、Masson染色,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纤维连接蛋白(FN)和TTMP-1 mRNA的表达,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FN、TIMP-1和TIMP-1 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两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手术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两治疗组较手术模型组显著下降.结论:中药芪红合剂可降低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并可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FN的表达.而起到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程度的作用,推测其抑制TIMP-1表达上调的作用可能是其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董华玲;马华 刊期: 2008年第28期
冬凌草甲素(Oridonin)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既可以抑制细胞增殖,抑制核转录因子-KB(NF-K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相关信号通路防止肿瘤发生,诱导细胞凋亡,也可以抑制毒性药物损伤自身细胞DNA,增强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等,有望成为一种天然抗癌新药.
作者:王珍妮;沃兴德;周永列 刊期: 2008年第28期
目的:了解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24日~2008年2月1日老年门诊西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降压药处方占总处方数的17.11%,销售金额排名第一的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用药频度排序前三位的药物为硝苯地平缓释片(伲福达)、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单用一种降压药占抗高血压处方的65.87%,两种降压药联用占19.20%.三种降压药联用占2.81%,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联用的构成比为37.01%.结论:我院遵循老年高血压患者个体化给药原则,结合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与联合用药,提高降压效果,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蒋霞;陈帜莹;黎格;王晓燕 刊期: 200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白介素-Ⅰ(IL-1)、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寻常型天疱疮(P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2例PV患者活动期和缓解期血清IL-1、IL-10、TNF-α水平.结果:PV患者活动期血清IL-1、TNF-α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缓解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血清IL-10较对照组降低(P<0.01),缓解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IL-10及TNF-α在PV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陆茂;叶俊儒;沈跃莉;彭科;唐蓉芳 刊期: 2008年第28期
目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发生渗漏肿胀的部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加强输液安全的管理.方法:对2006年12月~2007年12月住院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输液肿胀面积超过4 cm×3 cm的45例患儿肿胀的部位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时易发生肿胀的部位是下肢静脉,其次为上肢静脉,不易发生肿胀的部位是患儿头部.对肿胀部位进行有效的处理,无一例发生渗漏部位组织坏死及医疗纠纷.结论:根据患儿年龄、病情和家长的理解合作,选择不同部位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时,要加强巡视观察,避免发生严重的液体肿胀,发现输液过程中液体肿胀时要及时处理,力争达到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的佳效果.
作者:鄢爱梅;唐汇群 刊期: 2008年第28期
便秘是神经内科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当便秘发生时,用力排便可导致患者颅内压增高,病情加重,甚至诱发脑疝,危及生命.因此了解便秘的常见原因,进行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来说非常重要.2008年1~5月,我科共收治了206例便秘患者,其中男性128例,女性78例;≥160岁患者162例,<60岁患者44例;长期卧床患者123例,长期禁食或进食少者48例,其他原因者35例.现将便秘发生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如下:1 便秘的常见原因1.1 长期卧床昏迷、脑出血及脑血管意外致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休息,活动减少,胃肠蠕动减慢,腹肌及膈肌松弛无力,排便时腹内压不足,导致排便困难,而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引起便秘,这是引起便秘的常见原因.
作者:吕小霞;吴云霞 刊期: 200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治疗方案.方法:120例住院儿童哮喘按轻、中重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给予吸氧、平喘,合并呼吸道感染者,给予抗生素,中重度发作给予静脉滴注氨茶碱和地塞米松;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吸入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贝可乐),硫酸沙丁胺醇粉雾剂(沙普尔),两组治疗72 h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贝可乐、沙普尔吸入治疗起效快、疗效好,可有效控制哮喘.
作者:伍亚辉 刊期: 2008年第28期
目的:观察、比较口服胺碘酮、普罗帕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患者85例,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复律后,甲组口服胺碘酮,乙组口服普罗帕酮,并随机观察.结果:两组均有复发,均有因副作用停药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方面均有作用,但都有副作用发生,在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上,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副作用发生使治疗停止的危险性方面,胺碘酮占的比例高.
作者:武晓冬 刊期: 2008年第28期
心理需要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人的心理状态与人的健康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护士应该准确地把握患者的心理转变过程,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并在患者需要关心帮助的问题上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适应期的心理需要与护理;治疗期的心理需要与护理;恢复期的心理需要与护理.
作者:曹丽娟;赵纪波;李怀玉 刊期: 2008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两组均予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治疗时间4周:全部对象观察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等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X线肺部影像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在缓解咳嗽症状、肺部湿哕音等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X线肺部影像恢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在缓解发热方面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且患儿依从性好,毒副作用少.
作者:李瑾 刊期: 2008年第28期
延期妊娠为高危妊娠,母婴的患病率与死亡率显著增加,已为同仁共识,延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更引起学者重视.本文就我院延期妊娠330例结合临床进行探讨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分娩产妇6 768例,诊断为羊水过少者386例,发生率为5.70%.其中延期妊娠3 346例并发羊水过少330例,发生率为9.86%.
作者:孔笑楠 刊期: 2008年第28期
目的:检测T淋巴细胞活化抗原CD69、CD25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放疗前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细胞仪检测29例晚期癌症病人放疗前后T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物CD69、CD25,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癌症患者放疗前CD69、CD25均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CD69、CD25均升高(P<0.05).结论:以上结果可能与放疗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恢复,体内活化T细胞明显增多有关,说明放疗有利于晚期恶性肿瘤病人,使肿瘤缩小,免疫力提高,抑制肿瘤的生长.
作者:刘兴海;安献云;苗丰盈;张和华;唐海峰 刊期: 2008年第28期
目的:评价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比分析临床疑诊冠心病的85例患者的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对比得出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6.1%,特异性69.4%,假阳性率32.6%,假阴性率12.8%,阳性预测值67.4%,阴性预测值87.2%;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双支/多支病变与单支病变中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5.2%与73.3%.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及稍低的阳性预测值,在避免一些影响结果可靠性的不利情况时,有较高临床价值,对冠心病多支病变者更是如此.
作者:贾国力;赵瑞军;张军堂 刊期: 2008年第28期
目的:观察清心除烦针法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分清心除烦针法合并西药及单纯用西药治疗焦虑症,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清心除烦针法合并西药的总有效率为96%,单纯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针药结合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药物治疗,证实清心除烦针法在焦虑症治疗中的作用显著.
作者:胡振宏;赵安全;杨杰 刊期: 200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符合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并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56例患者,分析治疗效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所有56例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血气等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具有良好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全面、严密的护理,以确保疗效.
作者:贾旭升 刊期: 200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经X2检验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治疗组输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减少.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减少病人出血量,从而进一步减少病人输血量.
作者:刘正 刊期: 200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梗死好发部位及易患因素.方法:分析经CT或MRI证实的220例有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和可能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患者患病率高于女性,50%的患者表现单纯运动障碍,病灶多位于基底节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是易患因素.结论: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控制高血压、控制和降低血糖及戒烟可减少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张凤华 刊期: 2008年第28期
我国目前在对医疗费用控制措施中,大多实施的是单项费用控制,如对药品费用的控制,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的价格等,但是,医疗费用是由诸多费用结构组成的一个整体,药品费用等毕竟只是其中的一项内容.费用结构比例中某一项比例的增加或减少对其他结构比例及诊疗活动费用控制会产生什么影响,单项费用是否降得(升得)越低(越高)越好?应控制在什么合理范围?如何针对病人不同情况对费用结构比例进行合理调整等问题目前尚缺乏研究,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常希斌 刊期: 200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腹壁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1996年10月~2007年12月对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壁会阴子官内膜异位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6例女性腹壁转移性癌相对照分析.结果:12例腹壁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正确,1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会阴侧切史,1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剖宫产史.彩超表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区腹壁会阴层次不清,可见混合性回声,呈蜂房状,形态不规则,CDFI其内可见血流信号,会阴区病灶及腹壁区病灶血流信号丰富,PW探及低速高阻动脉血流频谱;腹壁转移性癌,腹壁区可见实质性回声,周界清晰,以低回声为主,CDFI其内血流较内膜异位症丰富.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腹壁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可测量病变大小,确定病灶的浸润范围,但应与临床资料相结合,进行鉴别诊断,尤其腹壁转移癌相鉴别,后者较前者血流丰富.
作者:赵云曾;刘乔建;徐贵华;刘振兴;谢美钦 刊期: 2008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