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郑东海;吴孟超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行静脉留置套管穿刺术的住院病人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7 d,除1例拔管后出现穿刺孔外,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经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满足了重危病人抢救需快速补液的要求,特别适用于脑外伤躁动、大手术后、失血性休克、输液时间长、输液量多及晚期癌症的病人.
作者:张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低张力修补术治疗中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应用麦氏和哈氏综合改良法低张力修补腹股沟管后壁治疗腹股沟疝69例.结果:治疗69例,无1例复发.结论:本术式对中老年腹股沟疝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易行.
作者:吴跃龙;黄鹂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老年患者由于血管硬化,易造成静脉穿刺失败.我们收集2006年500例临床老年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探索改进的方法,总结出几点穿刺的技巧,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翠兰;侯小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进.方法:3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8)和对照组(n=18).应用硬膜外导管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使用创面封闭胶封闭穿刺孔.两组大鼠分别于术后3、6、12 h检测腹水量、血清淀粉酶活性,观察胰腺大体及光镜下病理改变并评分.结果:模型组胰腺呈出血坏死性改变,3、6、12 h的腹水量,血清淀粉酶活性,大体及镜下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硬膜外导管和创面封闭胶对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法加以改进,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诱导成功率高,模型稳定性好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制模方法.
作者:谢荣俊;张树友;费书珂;杨成林;张春礼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手术治疗胸主动脉病变易出现脑、脊髓、肾损伤和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我院于2001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胸主动脉弓降部局部病变病人5例,采用在全麻、左心辅助循环、浅低温不停跳下手术,获得成功,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赋;吴文森;杨柳山;龙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并设单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的66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参麦注射液配合针灸组痊愈26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9.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配合针灸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张美霞;赵金池;吕红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全世界发病率约为1%[1],发病两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性的骨关节破坏.
作者:李桂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肿瘤可以引起风湿性病样的临床表现,有人称之为副癌综合征[1].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疾病[2].我科自2002年3月~2006年6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210例,其中4例后诊断为恶性肿瘤,且都是以类风湿关节炎为首发表现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悦;张丽颖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常规使用硝酸酯类药、抗高血压药、降糖药、阿司匹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4粒/次,3次/d,疗程4周.治疗前后查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观察血压变化,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0.0%,有效率30.0%,无效率10.0%,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率43.33%,有效率33.33%,无效23.33%,总有效率76.67%,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电图恢复显效率30.0%,有效率30.0%,总有效率60.0%;对照组显效率20.0%,有效率23.33%,总有效率43.33%,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无异常变化.结论:通心络治疗老年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温海波;刘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并发大出血术中应用自体血回输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异位妊娠并腹腔大出血者3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19).观察组进行自体血回输,对照组给予异体血输入.观察两种输血方式对休克纠正的效果、输血并发症的发生及病人预后情况.结果:38例病人均痊愈出院.观察组每例平均回输自体浓缩红细胞(636±208)ml,未再输入库血,不良反应少;对照组每例输入异体浓缩红细胞(663±119)ml,输血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术中采用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安全有效,可节约血源,减少自体血的丢失,减少输入异型血引起的不良反应,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时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罗燕;邓淑芽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预激综合征少见,本院遇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以反复腰臀痛伴左膝关节痛1月于2006年3月就诊.就诊前1月渐起腰臀痛、左侧膝关节肿痛,夜间、晨起时疼痛明显,活动后无发热、胸痛,到本院就诊.其兄在本院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无心血管受累.体格检查:发育正常,心界无扩大,心率100/min,律齐,心音强,无杂音.
作者:陈勇;孙伏清;庄国梁;林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子宫峡部妊娠是罕见而危险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率和剖宫产率的增高,本症的发生率不断增高.临床对其认识不够,常被误诊为宫内妊娠而行人工流产时发生大出血,危及孕妇生命.现将我院5年来收治的6例子宫峡部妊娠报道如下:
作者:王世荣;王凤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长托宁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两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抢救治疗,反复彻底洗胃减少毒物再吸收,以长托宁+氯磷定作为治疗组,以阿托品+氯磷定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快,症状消失时间短、用药次数少;胆碱酯酶(chE)活力恢复快,恢复的程度较高;疗效好、病程短,治愈时间缩短.结论:长托宁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理想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随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细胞体积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DM组各检测值正常,均无明显变化(P>0.05),EDN组和CDN组MCV、MPV增大,MCHC降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DN组较EDN组MCV、MPV增大更为明显(P<0.01),而Hb、HCT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MCV、MPV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564、0.482,P<0.01).结论:DN患者MCV、MPV随着UAER的增加而增大,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可能与DN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作者:孙庆凯;温庆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孕3产1流1.因停经34+4周,阴道流血1 h,于2006年2月8日收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6月9日,停经45 d自觉早孕症状,60 d症状自然消失,孕4+个月自觉胎动,孕26周至29周左右反复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先后2次住院保胎对症治疗,于26周住院检查时发现血糖升高,达9.3 mmol/L,给予胰岛素治疗,孕期无发冷发热,无头昏、眼花及心悸等症状,此次因阴道流液急诊来住院.
作者:陈桂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国外研究表明[1],对骨质疏松症而言,传统的评价疗效和选择疗法的指标已不够灵敏,要全面了解干预措施的效果,一种新的临床评价指标--生命质量评价--正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作者:孙丁;王津涛;冯曦兮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近年来,医疗纠纷正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呈现出5高趋势:各种形式的医疗纠纷发生数量高,到卫生行政部门上访人数高,诉讼数量高,患者提出的赔偿数额高,社会传媒曝光频率高.而武汉的医疗纠纷则呈现出4个特点:①发生率上升.
作者:戴倩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脑膜脑炎、睾丸炎为常见并发症,但是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伴高血压脑病临床罕见报道.本院近几年发现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指针护理防治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210例PCEA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70例.对照Ⅰ组采用术后PCEA常规护理(做深呼吸、心理疏导等),对照Ⅱ组采用术后PCEA常规护理并术后2 h常规肌注胃复安10 mg,实验组采用术后PCEA常规护理并予以指针护理.结果:3组患者均在术后48 h内观察恶心呕吐情况,对照Ⅰ组恶心呕吐程度与对照Ⅱ组和实验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实验组与对照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后PCEA后即时给予指针护理,可有效防治恶心呕吐的发生,操作简便,无痛苦,无副作用.
作者:黄红桂;蒋乐云;罗小叶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第32届世界卫生大会决议中将饮酒列为世界范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饮酒及其相关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以海淀区18岁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的饮酒行为,探讨饮酒与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玉华;刘晓文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