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心络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温海波;刘列

关键词:通心络, 老年,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摘要:目的:观察通心络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常规使用硝酸酯类药、抗高血压药、降糖药、阿司匹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4粒/次,3次/d,疗程4周.治疗前后查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观察血压变化,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0.0%,有效率30.0%,无效率10.0%,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率43.33%,有效率33.33%,无效23.33%,总有效率76.67%,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电图恢复显效率30.0%,有效率30.0%,总有效率60.0%;对照组显效率20.0%,有效率23.33%,总有效率43.33%,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无异常变化.结论:通心络治疗老年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加健择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胰腺癌56例

    目的:探讨手术加健择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3月~2003年3月收治的中晚期胰腺癌病人56例,采用姑息性手术加泵植入区域化疗健择为主的化疗方案.结果:行姑息性手术加术后以健择为主的化疗方案的患者分别生存0.5~3年,中位生存期19个月,同时复发和转移率也很低,且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及Ⅳ度不良反应.结论:该方法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有效、安全和低毒的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冯爱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孕中期羊水过少12例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羊膜腔灌注术治疗孕中期羊水过少的疗效.方法:对孕18~30周羊水过少孕产妇12例在B超监视下行羊膜腔灌注生理盐水.结果:灌注后发现1例肾发育不全,1例胎儿畸形,1例染色体异常予以引产.羊水过少时,羊膜腔内压力低于正常妊娠者治疗后羊水指数显著增加,治疗前羊水深度为(4.6±1.5)cm,治疗后为(7.6±2.8)cm(P<0.01);阴道分娩率为75.0%.结论:羊膜腔灌注术治疗孕中期羊水过少安全、有效.

    作者:王丽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无症状性心衰96例治疗体会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以及高血压的高发病率和低控制率,溶栓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使大量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存活,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从2005年1月~2006年2月我们根据无症状性心衰的诊断标准,收治96例患者进行追踪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同时性大肠重复癌1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同时性大肠重复癌的(以下简称大肠重复癌)术前检查、病理诊断及组织发生.方法:对15例大肠重复癌做一回顾并结合术前检查及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15例大肠重复癌术前检查完全确诊12例,漏诊3例,病理诊断4例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不同.结论:大肠重复癌较少见,术前容易漏诊,且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免疫表型可以不同,支持多点癌变学说.

    作者:王兴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纳洛酮治疗脑干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纳洛酮治疗脑干损伤与常规治疗的疗效,进一步探讨治疗脑干损伤的方法.方法:将近年来收治的61例脑干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予纳洛酮治疗,伤后6个月采用GOS判定预后.结果:统计学分析:分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洛酮在治疗脑干损伤中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玉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不育症患者抗精子抗体ELISA测定与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定量检测不育症患者血中抗精子总抗体(T-Ig)、IgC和IgA水平,提高检测结果对临床的参考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T-Ig、IgA和IgG,制作标准曲线,行方法学考察并确定参考值范围及初步临床应用.结果:T-Ig、IgA和IgG的测定上限可达500 U/ml;回收率在96.4%%~103%之间;批内重复性<7.0%;参考值范围为T-Ig<74.3 U/ml,IgA<55.2 U/ml,IgG<61.3 U/ml.经在临床的初步应用表明,在不育患者中T-Ig超过参考值上限的比例男性23.7%,女性31.1%,但二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中T-Ig与IgG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与IgA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同时测定T-Ig和IgA对不育患者进行诊断.

    作者:冯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ROU)是口腔黏膜病中常见的一种,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我科自1999年以来采用中药吴萸散穴位贴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凯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新生儿惊厥42例临床分析及治疗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临床表现的特点和急救措施.方法:对我院42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急救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新生儿惊厥的病因顺位依次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9例,颅内出血8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7例,此3种病因占全部病例的80%.惊厥发作类型以轻微型为主.结论: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关键是做好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新生儿轻微型惊厥在临床上不易被发现,需密切观察,及时诊治.止痉药首选苯巴比妥钠静脉推注.

    作者:郭春来;李晓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脑梗死急性期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法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据我院2006年以来,脑梗死急性期210例患者,对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脑梗死急性期经抗凝治疗89例,治愈27例,显效39例,好转20例,无效1例,恶化2例;抗血小板治疗121例,治愈34例,显效57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恶化5例.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抗凝与抗血小板的治疗方法均为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在无条件或尚未行凝血四项或INR等抗凝功能检测的医院,无禁忌证的脑梗死急性期,建议首选并尽早开始使用抗血小板治疗.

    作者:亢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乳腺癌手术的重要术式之一,但术后不少患者常有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我科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期间在行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共12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伟;温世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ET-1、CGRP、NO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1、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5例妊高征患者及3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浆ET-1、CGRP、NO浓度.结果:妊高征患者血浆ET-1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CGRP、NO则明显下降.妊高征组患者血浆ET-1与平均动脉压(MAP)呈正相关(r=0.62,P<0.05),CGRP与MAP呈负相关(r=-0.54,P<0.05).结论:ET-1、CGRP、NO共同参与妊高征的病理生理过程,联合检测其血浆浓度可以作为监测PIH病情的重要指标.

    作者:郭有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和预防肝癌术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3年12月东方肝胆医院收治的48例肝癌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任取同期收治的48例无复发肝癌病例作为对照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病例术前伴有肝硬化、肿瘤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多结节融合型、细胞分化Ⅲ级和Ⅳ级的比例明显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大小是肝癌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术前伴有肝硬化、肿瘤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多结节融合型、细胞分化Ⅲ级和Ⅳ级也是肝癌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刚;郑东海;吴孟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川芎嗪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1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15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60 mg(200 m1),1次/d静点,15 d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显效率51.0%、有效率23.5%,总有效率74.5%;治疗组显效率64.3%,有效率26.5%,总有效率9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吴静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与猝死关系

    探讨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与猝死的关系,以求早期防治,笔者对10多年来收治的119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定期心电监测,并作了随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文;孟凡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阜新地区上尿路结石成分分析

    目的:通过化学定性方法了解阜新地区居民上尿路结石的成分构成,指导临床制定防治结石及预防结石的方法.方法:采用化学定性方法对1 000例阜新地区居民上尿路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结果:阜新地区居民上尿路结石成分复杂,以草酸钙及草酸与其他成分混合结石居多(79%).结论:尿石症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条件、代谢紊乱及泌尿系统本身疾患有关.我们建议:①有条件的单位均应开展此项技术,这对制定针对性较强的预防结石复发的措施提供了有效依据;②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应限制含钙高、含草酸高的食物的摄人,避免高动物蛋白、高糖和高动物脂肪饮食.

    作者:耿德伟;岳惠卿;董抒华;陶梅;王吉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门诊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评价门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门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17例,并与同期住院患者相比较.结果:与住院患者相比,门诊组年龄低[(50±5.8)岁,(68±7.2)岁,P<0.05],平均住院日少[(2±0.6)d,(14±5.6)d,P<0.05],并发症没有增加,且无死亡.结论:门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冠脉介入诊疗技术成熟的医院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王红石;王乐丰;杨新春;迟永辉;葛永贵;李唯铭;徐立;倪祝华;夏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预激综合征1例

    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预激综合征少见,本院遇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以反复腰臀痛伴左膝关节痛1月于2006年3月就诊.就诊前1月渐起腰臀痛、左侧膝关节肿痛,夜间、晨起时疼痛明显,活动后无发热、胸痛,到本院就诊.其兄在本院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无心血管受累.体格检查:发育正常,心界无扩大,心率100/min,律齐,心音强,无杂音.

    作者:陈勇;孙伏清;庄国梁;林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指针护理防治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指针护理防治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210例PCEA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70例.对照Ⅰ组采用术后PCEA常规护理(做深呼吸、心理疏导等),对照Ⅱ组采用术后PCEA常规护理并术后2 h常规肌注胃复安10 mg,实验组采用术后PCEA常规护理并予以指针护理.结果:3组患者均在术后48 h内观察恶心呕吐情况,对照Ⅰ组恶心呕吐程度与对照Ⅱ组和实验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实验组与对照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后PCEA后即时给予指针护理,可有效防治恶心呕吐的发生,操作简便,无痛苦,无副作用.

    作者:黄红桂;蒋乐云;罗小叶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提高外周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与技巧

    浅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抢救和实验检查的常用基础护理操作,如何提高外周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与减轻疼痛,一直是护理工作者研究的内容,现将操作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程连心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肾损伤临床诊治分析

    我院自1998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闭合性肾损伤患者60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郑光顺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