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顺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肌内注射30 d造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造模成功后再连续灌胃给药30 d,观察乳腺增生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乳腺增生胶囊能降低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增生胶囊可改变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增加乳房的微循环灌注量,这是其治疗和预防乳腺增生病的机理之一.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149例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米索前列醇400 μg口服(米索组),150例产妇立即给予臀部肌内注射缩宫素20 U(缩宫素组).观察两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米索组使用药物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①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次、孕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米索组与缩宫素组相比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皆明显小于缩宫素组(P<0.01);③米索组服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皆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米索组5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皆为一过性,无需治疗.结论:胎儿娩出后产妇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能产生强有力的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高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
作者:韩悦;丁艺华;龙凤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并发大出血术中应用自体血回输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异位妊娠并腹腔大出血者3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19).观察组进行自体血回输,对照组给予异体血输入.观察两种输血方式对休克纠正的效果、输血并发症的发生及病人预后情况.结果:38例病人均痊愈出院.观察组每例平均回输自体浓缩红细胞(636±208)ml,未再输入库血,不良反应少;对照组每例输入异体浓缩红细胞(663±119)ml,输血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术中采用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安全有效,可节约血源,减少自体血的丢失,减少输入异型血引起的不良反应,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时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罗燕;邓淑芽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不仅有特定的寄居场所、侵犯部位和典型的临床表现,还因不同病期病原微生物感染活力的影响不同,在组织中及分泌物中的出没率也不一样.因此,为确保提高阳性检出率,笔者针对常见性病涂片检查的临床意义、提高涂片检查的技术性问题及常见几种性传播疾病临床检查标本的正确采集及处置方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刘新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回顾性分析肝细胞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的原因.方法:使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方法,选择15例肝细胞癌动脉期无强化病例.结果:首次CT多期增强扫描,9例动脉期无强化,另外6例因设备、技术问题动脉期无强化.结论:肝细胞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除肿瘤固有因素外,尚有CT设备因素,扫描技术因素,病员及环境因素.
作者:亓波;闰敏;王小红;孙世元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脑膜脑炎、睾丸炎为常见并发症,但是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伴高血压脑病临床罕见报道.本院近几年发现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我院的健康助理员分布于各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承担着部分基础护理和全部非护理性工作,为临床护理提供支持.2005年我们对全院各科健康助理员的工作量按科室、类别进行统计汇总,以便为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吴玉霞;张静;邓梅;聂敏华;王雨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自制调查表对医院肿瘤科住院的6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入院后健康教育实施后,健康教育组100%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坚持复查,95.83%的患者完成全部治疗,出院4周的患者掌握出院后的自我照顾知识有85%以上.结论:健康教育的实施应根据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疾病的发展,在心理、饮食、自我护理等方面给予适当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关雪晴;伍妙慈;陈赛;周礼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护患交流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及相互作用的过程[1].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在护理工作中,为了解决病人现在的或潜在的身心问题,护患交流的有效实现至关重要.本文对护理实践中交流策略的实施加以分析,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陈怀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是宫颈病变的两种诊断技术.1941年,巴氏首次报道宫颈涂片诊断宫颈癌,杨大望1951年首次将巴氏阴道细胞学检查引进我国,其阳性准确率可达85%~95.4%,大大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但其敏感率较低,约为41%,假阴性率为15%~40%.
作者:凌玉婕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早期病灶清除联合药物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15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眼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采用早期病灶清除联合药物治疗3~6个月,随访6~18个月.结果:15眼中11眼症状消失,角膜上皮愈合,视力提高,2眼反复发作,2眼角膜坏死穿孔.结论:早期病灶清除联合药物治疗是棘阿米巴角膜炎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楚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垫枕对锁骨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锁骨骨折肩臂带加肩挑式夹板外固定后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40例采用自制塔形垫垫双肩胛间区,对照组40例采用小软枕垫肩胛间区,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协助复位、维持固定,减轻肢体肿胀、增加舒适度等方面的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研究组在协助复位、维持同定,减轻肢体肿胀、增加舒适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塔形垫能使锁骨骨折患者的肩关节充分外展和后伸,起到协助矫正锁骨重叠移位,维持固定的效果,并可减轻肢体肿胀,增加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乐云;肖说华;赵峥嵘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美能)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6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4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美能60~80 ml加人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3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用门冬氨酸钾镁30 ml、甘利欣30 m1加入10%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两组均为1次/d,连续4~6周为1个疗程.用药前及用药期间每2周化验1次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2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显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金环;孙艳华;马金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随着药品品种的不断增加,临床药物应用不合理或滥用的情况时有发生,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为预防和降低患者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集到的102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赵芳;裴蕾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临床护理观察是护士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护理专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以来,护士的观察能力与水平作为较弱的环节已经引起了广大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1].笔者通过多年的带教和管理,总结出培养、提高护士观察能力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白桂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1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15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60 mg(200 m1),1次/d静点,15 d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显效率51.0%、有效率23.5%,总有效率74.5%;治疗组显效率64.3%,有效率26.5%,总有效率9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吴静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继承和发扬民族医学的科学内涵,让世界了解中医学,让中医学走向世界,无疑是我们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2006年以来,中医药事业出现了很多问题,就在这个时候,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大洋洲主席林子强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1992年全球第一个承认中医合法化的澳大利亚,又于2002年率先在大学设立了中医本科课程,由此,祖国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又迈进了一大步.
作者:贾茹;师慧青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标准,评价保肛术后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肛门指诊、直肠腔内超声、盆腔CT、MRI、术前活检病理确诊的96例低位直肠癌用美国Johnsor吻合器、闭合器行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全组除发生1例直肠阴道瘘外无手术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寿命表法计算3年生存率78.1%,局部复发率5.2%.术后病人排便功能优者达84.0%,12~18个月排便次数和排便功能接近正常,无完全性排便失禁.结论:本法对低位直肠癌疗效良好,并对该术式的适应证作出总结.
作者:任辉;冯基业;谢建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手术加健择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3月~2003年3月收治的中晚期胰腺癌病人56例,采用姑息性手术加泵植入区域化疗健择为主的化疗方案.结果:行姑息性手术加术后以健择为主的化疗方案的患者分别生存0.5~3年,中位生存期19个月,同时复发和转移率也很低,且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及Ⅳ度不良反应.结论:该方法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有效、安全和低毒的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冯爱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我院60例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提出行之有效的诊治措施.结果:经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在2周至6个月时间内面神经功能均明显好转,预后良好.结论: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多为伤后3 d开始出现并进行性加重,发病后予及时综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均能治愈.
作者:尹惠广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