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病灶清除联合药物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楚静

关键词:角膜炎, 棘阿米巴, 病灶清除, 药物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病灶清除联合药物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15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眼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采用早期病灶清除联合药物治疗3~6个月,随访6~18个月.结果:15眼中11眼症状消失,角膜上皮愈合,视力提高,2眼反复发作,2眼角膜坏死穿孔.结论:早期病灶清除联合药物治疗是棘阿米巴角膜炎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乳腺癌病理生物学特征及术式选择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病理生物学特征及手术术式选择.方法:通过对施行根治术的青年乳腺癌(青年组)与老年乳腺癌(老年组)在病理学特征、生物学特点,手术术式三方面对比分析,探讨青年乳腺癌的合理治疗方法.结果:青年组癌组织分级Ⅲ级,脉管侵犯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ER表达阴性率,C-erbB-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手术术式两组无差异.结论:青年乳腺癌在病理生物学方面具有其独特的特征,与老年组存在差异,应谨慎选择术式,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温世春;王少烽;潘伟;吴威;刘世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健康助理员工作量的统计与分析

    我院的健康助理员分布于各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承担着部分基础护理和全部非护理性工作,为临床护理提供支持.2005年我们对全院各科健康助理员的工作量按科室、类别进行统计汇总,以便为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吴玉霞;张静;邓梅;聂敏华;王雨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不典型文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4岁,2001年无诱因出现心悸,突发突止,持续1 min左右自行缓解,未诊治.就诊前1周上述症状明显而来我院,体格检查:精神可,血压:120/70 mmHg,心率:77/min,心律齐,心界不大,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常规12导联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作者:刘建荣;惠永平;张东利;张金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以类风湿关节炎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4例临床分析

    肿瘤可以引起风湿性病样的临床表现,有人称之为副癌综合征[1].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疾病[2].我科自2002年3月~2006年6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210例,其中4例后诊断为恶性肿瘤,且都是以类风湿关节炎为首发表现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悦;张丽颖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故障检修实例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仪器也随之不断更新换代,生化分析是临床诊断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血液和其他体液生化分析测定的数据,再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帮助诊断疾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就是把生化分析中的取样、加试剂、去干扰物、混合、保温反应,P检测、结果计算和显示,以及清洗等步骤自动化的仪器,它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稳定了检验质量.

    作者:尹庆华;何春珊;葛丹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5例疗效观察

    自从胰岛素应用以来,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死亡率明显下降,但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并未明显下降,特别是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死亡率日益增高.如何防治糖尿病肾病是当前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作者:张连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门诊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评价门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门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17例,并与同期住院患者相比较.结果:与住院患者相比,门诊组年龄低[(50±5.8)岁,(68±7.2)岁,P<0.05],平均住院日少[(2±0.6)d,(14±5.6)d,P<0.05],并发症没有增加,且无死亡.结论:门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冠脉介入诊疗技术成熟的医院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王红石;王乐丰;杨新春;迟永辉;葛永贵;李唯铭;徐立;倪祝华;夏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膝关节镜的临床应用体会

    随着关节镜手术器械及各种配套设备的发展,当今的关节镜外科在关节镜检的基础上,能对关节内大多数疾病进行治疗,甚至还可应用在关节以外的治疗中,由于它的手术创伤小、美观、康复快、效果好,关节镜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方瑞;冯剑;沈兵;谢福林;林可夫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细叶黑三棱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分析细叶黑三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细叶黑三棱挥发油,经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其挥发油中分离出11个色谱峰,鉴定出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978%.结论: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33.226%)、亚油酸(14.941%)、邻苯二甲酸双(2-甲氧基)乙酯(13.482%)、邻苯二甲酸双(2-甲基)丙酯(12.382%).

    作者:崔炳权;郭晓玲;林元藻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中央性前置胎盘、横位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孕3产1流1.因停经34+4周,阴道流血1 h,于2006年2月8日收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6月9日,停经45 d自觉早孕症状,60 d症状自然消失,孕4+个月自觉胎动,孕26周至29周左右反复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先后2次住院保胎对症治疗,于26周住院检查时发现血糖升高,达9.3 mmol/L,给予胰岛素治疗,孕期无发冷发热,无头昏、眼花及心悸等症状,此次因阴道流液急诊来住院.

    作者:陈桂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ET-1、CGRP、NO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1、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5例妊高征患者及3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浆ET-1、CGRP、NO浓度.结果:妊高征患者血浆ET-1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CGRP、NO则明显下降.妊高征组患者血浆ET-1与平均动脉压(MAP)呈正相关(r=0.62,P<0.05),CGRP与MAP呈负相关(r=-0.54,P<0.05).结论:ET-1、CGRP、NO共同参与妊高征的病理生理过程,联合检测其血浆浓度可以作为监测PIH病情的重要指标.

    作者:郭有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孕中期羊水过少12例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羊膜腔灌注术治疗孕中期羊水过少的疗效.方法:对孕18~30周羊水过少孕产妇12例在B超监视下行羊膜腔灌注生理盐水.结果:灌注后发现1例肾发育不全,1例胎儿畸形,1例染色体异常予以引产.羊水过少时,羊膜腔内压力低于正常妊娠者治疗后羊水指数显著增加,治疗前羊水深度为(4.6±1.5)cm,治疗后为(7.6±2.8)cm(P<0.01);阴道分娩率为75.0%.结论:羊膜腔灌注术治疗孕中期羊水过少安全、有效.

    作者:王丽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美能)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6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4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美能60~80 ml加人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3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用门冬氨酸钾镁30 ml、甘利欣30 m1加入10%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两组均为1次/d,连续4~6周为1个疗程.用药前及用药期间每2周化验1次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2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显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金环;孙艳华;马金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治疗与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我院60例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提出行之有效的诊治措施.结果:经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在2周至6个月时间内面神经功能均明显好转,预后良好.结论: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多为伤后3 d开始出现并进行性加重,发病后予及时综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均能治愈.

    作者:尹惠广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伴高血压脑病3例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脑膜脑炎、睾丸炎为常见并发症,但是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伴高血压脑病临床罕见报道.本院近几年发现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营口市1985~2006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为制定相应对策,控制降低营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汇总并分析1985~2006年营口市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情况.结果:我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免疫相关疾病下降明显,但个别传染病如肺结核等发病出现反弹,艾滋病等新发传染病有上升可能.结论:在巩固以往控制传染病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应加强对肝炎、肺结核等重点传染病及艾滋病等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以达到全面控制并逐渐降低乃至消除有关传染病的目的,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作者:王琳;曹兴革;张淑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42例疱疹性峡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3例,应用热毒宁注射液5~10ml/d静脉滴注;对照组19例,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静脉滴注;连续3-5 d.2组对症治疗相同,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扰生素治疗.观察患者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比较疗效,同时观察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4.2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应用中未发现患儿有不适主诉,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优干利巴韦林,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张月玲;邸春阳;王谷声;柯俊;王耀田;霍姝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防范医疗纠纷的几条对策

    近年来,医疗纠纷正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呈现出5高趋势:各种形式的医疗纠纷发生数量高,到卫生行政部门上访人数高,诉讼数量高,患者提出的赔偿数额高,社会传媒曝光频率高.而武汉的医疗纠纷则呈现出4个特点:①发生率上升.

    作者:戴倩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天龙咳喘灵胶囊防治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NO机制

    目的:探讨天龙咳喘灵胶囊(TLC)防治大鼠慢性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NO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低氧组和低氧+TLC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两组置于常压低氧舱内饲养,10 h/d,共28 d,然后测定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动脉血中NO含量及NOS活性,并分析平均肺动脉压和NO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氧组大鼠mPAP显著升高;TLC干预后能显著抑制低氧所致的mPAP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慢性低氧使大鼠动脉血中NO含量和NOS活性显著降低,而低氧+TLC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O含量和NOS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mPAP与血浆NO含量之间呈负相关(r=0.745).结论:TLC可通过增加NO含量,抑制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作者:叶慧玲;王峰;余湘文;潘素滢;郑晓和;郭丽媛;潘俊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长托宁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长托宁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两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抢救治疗,反复彻底洗胃减少毒物再吸收,以长托宁+氯磷定作为治疗组,以阿托品+氯磷定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快,症状消失时间短、用药次数少;胆碱酯酶(chE)活力恢复快,恢复的程度较高;疗效好、病程短,治愈时间缩短.结论:长托宁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理想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随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