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卢英泉;邵宗军

关键词:偏头痛, 苦碟子注射液
摘要:偏头痛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其持续状态的临床症状严重.发作持续时间长,不宜缓解,是偏头痛临床发作中严重的类型之一,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并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内膜结核与中央型肺癌在多排螺旋CT上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与中央型肺癌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支气管内膜结核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纤支镜病检及痰检证实的48例中央型肺癌与6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多排螺旋CT表现,总结各型病变的影像学特点.结果:48例中央型肺癌中能够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44例,阻塞性肺不张8例:6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中能够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62例,管腔狭窄后扩张36例,阻塞性肺不张16例.结论:支气管管壁增厚的厚度及长度、管腔狭窄后是否有扩张,对中央型肺癌与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范金华;王桂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国产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35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生长抑素治疗7~10d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血尿淀粉酶、肝功能恢复以及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等.结果:经过7~10 d生长抑素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血尿淀粉酶、肝功能以及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总有效率为84%.结论:国产生长抑素可以有效地控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迅速降低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冬梅;武胜;付文建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如何加强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管理人才是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院发展的关键.特别在面对竞争日趋激烈,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多的今天,医院管理人才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支既熟悉本职业务,又精通和熟练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的高素质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前医院改革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目前医院管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从本院近年来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实现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健全医院管理队伍建设新机制、创建学习型组织等思考,总结出医院要适应改革的发展,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高素质管理才能和敬业精神的管理队伍,这是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90例产妇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对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进入产程的9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总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罗哌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但有第二产程延长趋势.

    作者:闫秀玲;贾彦彦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丙泊酚不同靶控浓度输注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不同靶控输注浓度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脑氧代谢的影响及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丙泊酚佳靶控输注浓度,为临床使用丙泊酚提供研究根据.方法:将30例重度颅脑损伤拟行开颅手术的病例随机分为3个观察组(每组10例).实施丙泊酚TCI,目标浓度A、B、C组,分别为3、5、7μg/ml.麻醉诱导后,给予目标浓度.分别于术前(T0)、手术1 h(T1)、手术2 h(T2)及术毕(T3)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及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O2)、乳酸含量差(Da-jvL).结果:丙泊酚不同靶控浓度下脑氧代谢均下降,且随丙泊酚血浓度升高,代谢进一步降低,并没有发现代谢失衡现象.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能降低脑代谢,无氧供需失衡发生,脑代谢下降程度与丙泊酚浓度升高程度相一致.

    作者:吕波;温伟浩;夏凯;吴世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现代医院护士的角色类型

    本文从护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归纳,认为现代医院护士应具备的主要角色功能应该有:计划者、治疗者、合作者、利益维护者、代言人、管理者、协调者、健康咨询者、教育者、研究者、著作者和改革者等角色类型.

    作者:柴世学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生化分析仪曲线监控防止酶活力假性减低

    目的:探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一步法测定丙氨酸转移酶(ALT)过低检测值的曲线监控,避免高活力丙氨酸转移酶的漏检.方法:选择本地区正常体检人员4792例,作丙氨酸转移酶活性测定,筛检出ALT<8μ/L者9例,同时对临床标本ALT<8μ/L者92例进行曲线监控,曲线异常标本作机外稀释后再测.结果:体检标本曲线缓慢下降,稀释后活力不高,临床标本92例中13例曲线异常占14%,稀释后活性增高>1700μ/L.结论:本地区正常人群ALT<8μ/L少见,出现ALT<8μ/L且曲线异常的检测结果,可能为高活性标本,有必要将标本稀释后上机再测.

    作者:丁玉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依倍治疗维持性血透贫血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依倍(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贫血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36例MHD贫血患者应用依倍治疗12周,观察Hb、RBC、HCT、食欲及精神状态等变化以及副作用表现.结果:治疗前后患者Hb(g,L)分别为(69.55±.12.02)和(84.20±14.26)、RBC(×1012/L)分别为(2.82±0.64)和(3.26±0.52)、HCT分别为(0.23±0.03)和(0.26±0.05),治疗前后有极显著差异.部分患者血压升高(39%),经调整降压药物用量,血压得到控制.4例出现荨麻疹性过敏反应(11%),经对症处理消失.结论:依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疗效较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可控,而且价格较低,是MHD贫血患者较为理想的选择.

    作者:孔令泉;熊俊;周黄涛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2004年2月~2007年1月我们对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行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即牵引疗法和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

    作者:赵亚芹;王春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药品监督管理视角下的假冒伪劣药品治理对策

    面对当今制、售假药手段不断翻新的现实,作为社会公众用药安全保护者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只有发现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在假劣药品治理工作中拥有主动权.本文探讨的关键是药品检验工作,思路是找出目前药品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将药品勘验的手段融人到药品检验工作中.逐渐在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中建立查处假劣药品时统一遵循的规范化程序--药品检验标准化操作化规程.

    作者:单小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OLP组外周血中除CD8+、细胞外,余CD3+、CD4+和CD56+细胞(NK细胞)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OLP组血清中IL-12产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IL-10的产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OLP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临床治疗须提高OLP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余珊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时间的研究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需要按压的时间.方法:选择我科648例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输液后分别按压3 min、5 min、10 min,观察有无皮下淤血,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组的淤血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A组差异有显著性,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静脉拔针后按压5 min已能有效防止皮下淤血的发生.

    作者:孟凡霞;李岩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加强慢性病防治要重视三级预防

    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生活水平在提高,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而人们的健康意识却相对滞后.体力活动逐渐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素的不合理饮食,使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快速增长,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作者:郜文玲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学好耳、鼻、咽喉科学的体会与经验介绍

    耳、鼻、咽喉以及气管、食管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要学好它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作者:孙际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调控基因Bcl-2、Bax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为脑复苏的研究及治疗开辟新的思路.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5 min再灌注1、6、12、24、48、72 h组.采用大鼠4条血管阻断方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TUNEL法观察不同再灌注时间组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及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脑缺血损伤后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增多,至再灌注48 h达到高峰,72 h后减少.Bcl-2表达至再灌注12 h时达高峰,再灌注24~72 h组逐渐减弱.Bax表达至48 h达高峰,再灌注72 h减少.结论:Bcl-2于再灌注早期表达增强,Bax于再灌注中期表达增强,Bcl-2,Bax比例失衡可能是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桂兰;于哩哩;白丽亚;毕长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难治性乳腺癌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联合(DOG方案)治疗难治性乳腺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7例病理证实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均接受过多西他赛分别联合阿霉素、顺铂,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后进展或无好转,再给予DOG方案化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例达到部分缓解,1例稳定,1例进展,有效率71.42%,临床获益率85.71%.结论:DOG方案是耐受蒽环类、紫杉类药物的难治性乳腺癌有效方案之一,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观察.

    作者:袁泉;李河钊;李刚;李伟卓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封面人物:于春江

    作者:刘林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新生儿窒息抢救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应用简单快捷的新生儿窒息抢救方法以提高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采用清理呼吸道、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药物综合治疗.结果:经上述方法抢救成活率高达98.75%.结论:提高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与窒息抢救方法、宫内缺氧情况、Apgar评分、窒息时间及抢救疗效有着明显的关系,加强围产期保健、产时监护,尤其发生窒息后快速正确地抢救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及减少伤残和后遗症的关键.

    作者:任淑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TPN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性并发症的护理

    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使患者能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作者:李惠东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的保护试验

    目的:制备特异性高的鸡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并对其进行体外和体内保护试验.方法:用眼镜王蛇毒免疫母鸡,在卵黄中产生抗眼镜王蛇毒抗体IgY,用水溶解法提取IgY,进行小鼠体外中和试验和体内保护试验.结果:体外、体内保护试验显示,6 mg/kg的IgY可有效中和小鼠体内低剂量(≤3LD50)的蛇毒,对致死剂量蛇毒有很好的保护效应.结论:从卵黄中制备的抗眼镜王蛇毒IgY可有效地中和眼镜王蛇毒.

    作者:黄月玲;丘剑峰;刘寒英;余清声;王桂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