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晓静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两种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对本院分别采用阿奇霉素连续静脉滴注(对照组)与静脉滴注后改为口服的序贯疗法(治疗组)治疗的112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成本-效果分析.结果: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及静脉滴注序贯治疗的成本分别是817.8、626.7元;有效率分别为85.19%、86.21%(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959.97、726.95.结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后改为口服的序贯疗法的经济效果明显优于连续静脉滴注.
作者:廖林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中氨基比林和安替比林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C18柱(150 mm×6.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285 nm.结果:氨基比林在21.4~214.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8.6%,RSD=1.53%.安替比林在9.4~94.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7%,RSD=0.85%.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赵素珍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AS)临床分析,进一步深化对Hp感染诱发AS发病机制的认识,避免由AS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胃炎病史3年以上病人495例,经纤维胃镜检查Hp感染阳性(A组)与Hp感染阴性(B组)病人,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病变,测量安静状态下的血压变化,明确原发性高血压(PHT)的诊断;行12导联体表心电图(ECG)及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诊断;行头颅CT检查,明确脑梗死(CI)的诊断.结果:经x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CAS发病率、PHT发病率、CHD发病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I发病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感染诱发AS,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彦茹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面对当今制、售假药手段不断翻新的现实,作为社会公众用药安全保护者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只有发现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在假劣药品治理工作中拥有主动权.本文探讨的关键是药品检验工作,思路是找出目前药品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将药品勘验的手段融人到药品检验工作中.逐渐在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中建立查处假劣药品时统一遵循的规范化程序--药品检验标准化操作化规程.
作者:单小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医院管理人才是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院发展的关键.特别在面对竞争日趋激烈,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多的今天,医院管理人才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支既熟悉本职业务,又精通和熟练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的高素质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前医院改革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目前医院管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从本院近年来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实现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健全医院管理队伍建设新机制、创建学习型组织等思考,总结出医院要适应改革的发展,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高素质管理才能和敬业精神的管理队伍,这是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与中央型肺癌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支气管内膜结核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纤支镜病检及痰检证实的48例中央型肺癌与6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多排螺旋CT表现,总结各型病变的影像学特点.结果:48例中央型肺癌中能够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44例,阻塞性肺不张8例:6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中能够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62例,管腔狭窄后扩张36例,阻塞性肺不张16例.结论:支气管管壁增厚的厚度及长度、管腔狭窄后是否有扩张,对中央型肺癌与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范金华;王桂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一步法测定丙氨酸转移酶(ALT)过低检测值的曲线监控,避免高活力丙氨酸转移酶的漏检.方法:选择本地区正常体检人员4792例,作丙氨酸转移酶活性测定,筛检出ALT<8μ/L者9例,同时对临床标本ALT<8μ/L者92例进行曲线监控,曲线异常标本作机外稀释后再测.结果:体检标本曲线缓慢下降,稀释后活力不高,临床标本92例中13例曲线异常占14%,稀释后活性增高>1700μ/L.结论:本地区正常人群ALT<8μ/L少见,出现ALT<8μ/L且曲线异常的检测结果,可能为高活性标本,有必要将标本稀释后上机再测.
作者:丁玉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排螺旋CT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三期或四期CT增强扫描,结合高压注射器技术进行多期CT增强.结果:螺旋CT多期增强检查,使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和确诊率明显提高.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罗静华;臧达;李富兴;蒋高民;马永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医学技术和现代化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科学的重要性逐步被人们认识.
作者:翟硕;田丽娜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护理道德是社会道德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它是护士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也是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和前提.特别是急诊病人病情急、突发事件多、心理准备不充分,病人及家属的角色转换未到位,心理依赖性强,因此对急诊护理工作者的要求非常高.本文主要针对急诊病人的特点阐述急诊护士应具备的护理道德和这些护理道德对急救病人的护理质量的影响.
作者:曾燕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白细胞介素1家族与颅脑损伤关系密切,其中IL-1β是主要的致炎物质,参与了颅脑损伤后的许多病理生理反应,如发热、白细胞聚集和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等,加重脑损伤;而IL-1受体拮抗剂(IL-1ra)能通过阻断IL-1β的致炎作用,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
作者:林重辉;杨应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壁内神经形态学和Cajal间质细胞的改变,探索结肠动力减弱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3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大鼠(STC组)和15例非便秘性大鼠(正常对照组)的结肠肌间神经丛内S-100蛋白和CAD的表达,以及Cajal间质细胞的改变.结果:STC组结肠肌间神经丛S-100、CAD主要表现为:黄褐色颗粒染色变深、浓集而且均匀性降低.CD117表达数量减少,染色强度变弱,大部分出现阴性表达.结论:STC组便秘3个月的大鼠,ICC网络减少或缺失,神经节细胞功能代偿性增强而且紊乱,导致神经纤维挛缩或者欠协调.
作者:吕福东;关丽珍;刘仍海;张子诚;谷素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偏头痛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其持续状态的临床症状严重.发作持续时间长,不宜缓解,是偏头痛临床发作中严重的类型之一,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并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作者:卢英泉;邵宗军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医院药学传统药剂工作相继淡化或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临床药学,而临床药学的发展必须由临床药师来完成,因此临床药学、临床药师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
作者:董颜凤;王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90例产妇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对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进入产程的9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总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罗哌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但有第二产程延长趋势.
作者:闫秀玲;贾彦彦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评价小剂量吲哒帕胺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小剂量吲哒帕胺(1.5 mg,1次/d),观察血压变化,并测定血糖、血脂、血尿酸、血钾,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服药8周后,降血压总有效率为83.3%,收缩压/舒张压由治疗前的(165.2±3.1),(97.5±11.2)mmHg降至治疗后的(141.2±11.8)/(88.1±8.9)mmHg,治疗2周即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持续8周.用药后血生化均无明显的变化.结论:小剂量吲哒帕胺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耐受性好,副作用少.
作者:余德奎;许佩群;谢荣迪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需要按压的时间.方法:选择我科648例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输液后分别按压3 min、5 min、10 min,观察有无皮下淤血,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组的淤血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A组差异有显著性,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静脉拔针后按压5 min已能有效防止皮下淤血的发生.
作者:孟凡霞;李岩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0例,口服铝碳酸镁(商品名:威地镁)1 000 mg,3次/d;B组40例,口服莫沙必利(商品名:新络纳)5 mg/次,3次/d;C组40例,口服铝碳酸镁(商品名:威地镁)1000 mg,3次/d,莫沙必利(商品名:新络纳)5m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铝碳酸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组的有效率87.5%,显效率70.0%,明显优于单用铝碳酸镁及莫沙必利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铝碳酸镁与莫沙必利联合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症状,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金韩;黄重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临床观察仲景乌头汤加减治疗痹证的疗效.方法:结合辨证论治,运用仲景乌头汤加减治疗痹证138例.结果:临床治愈98例,显效24例,有效例,治愈率71%,总有效率为96.3%.结论:仲景乌头汤是临床治疗痹证的有效方剂.
作者:李晓惠;罗增武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评价泰素帝联合希罗达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采用泰素帝联合希罗达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16例,泰素帝75 mg/m2第1天,希罗达1000 mg/m2第1~14天,2次/d,饭后半小时口服,每3周重复,所有患者均接受2周期以上化疗.结果:有效率68.8%,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手足综合征、皮肤色素沉着等,但均可耐受.结论:泰素帝联合希罗达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安全、有效方案.
作者:韩海年;唐冬霞 刊期: 200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