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长抑素与参芎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曾俊涛;陈静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 参芎注射液, 生长抑素, 联合治疗
摘要:目的:评价生长抑素和参芎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在4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中,21名患者为生长抑素、参芎注射液治疗组,20名患者接受为生长抑素,观察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的演变.结果:生长抑素和参芎注射液联合治疗组在APACHEⅡ评分改善方面较单纯生长抑素治疗组疗效好(P《0.05).结论:参芎注射液和生长抑素联合应用治疗重症胰腺炎,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胰腺微循环的改善,局部炎症反应的减轻有关.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高血压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予单纯西药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满意.

    作者:卢世庆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双胎妊娠1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对双胎妊娠135例作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单胎妊娠150例作比较.结果:双胎妊娠的子痫前期、贫血、胎膜早破和早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单胎妊娠,差异具有显著性;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以剖宫分娩为主.结论:双胎妊娠的产前监护及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和治疗,分娩方式的正确选择对于改善双胎妊娠的预后和降低双胎妊娠的围生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妹;林怡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总结2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具有临床症状或体征而就诊,14例查体发现后就诊.肿瘤位于胰腺头部的10例,颈部2例,体尾部13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明确诊断,16例有免疫染色结果.10例行单纯肿瘤切除或剥除术,9例行肿瘤切除的同时切除脾脏.4例行胰十二指肠根治术,1例行胰体尾部肿瘤切除、胰体尾部空肠吻合术,1例行肿瘤部分切除.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患者,一般手术能够完整切除,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王涛;刘荣;魏东;高春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1例早期妊娠致瘢痕子宫破裂的抢救及护理

    子宫破裂是指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的破裂,是产科极为严重的并发症,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常引起母婴死亡[1].由于我国孕期保健及产科质量的提高,其发生率已显著下降.但近年来,因剖宫产率增高,瘢痕子宫破裂有上升趋势,但发生于早期妊娠者极为罕见.2007年8月我科收治一位早期妊娠致瘢痕子宫破裂的患者,经积极抢救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昌玉;黄道育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谈中药脱色方法

    目前应用于中药脱色的方法及工艺很多,但大致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分类[1].1 利用溶解度差异根据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脱色,这属于常用、简单的方法,但是效果比较差.

    作者:毕丽华;谭志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体会

    脑卒中是引起假性球麻痹常见的原因.由于假性球麻痹可导致患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因此,对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正规的早期康复训练,可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减少病残率,促使吞咽功能大限度地得到恢复或代偿[1].本文总结了我科对收治的48例脑卒中导致假性球麻痹性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体会.

    作者:姜稳妮;张彩云;赵新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输液反应24例初步分析

    目的:对临床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分析,并找出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对24例门诊输液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对可能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污染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结论: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改善操作环境,严格操作规程.

    作者:邹敏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IgA肾病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检测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尿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和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0例IgA肾病患者及38例健康人的尿液MCP-1水平进行检测,并与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IgA肾病患者尿液MCP-1水平(123.47±18.56)pg/ml高于正常人(20.74±3.73)pg/ml.结论:IgA肾病患者尿MCP-1水平增高.

    作者:刘程;王松霞;韦涌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双胎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

    通过对双胎早产、低体重儿在喂养、保温、保湿、呼吸等方面的精心护理,患儿完全康复,此病例的护理经验可为相同情况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全姬淑;刘淼;李丽红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哌拉西林抗铜绿假单胞菌的特性及临床应用

    哌拉西林是青霉素类中活性强的抗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铜绿假单胞菌是外伤感染、二重感染以及老年人肺部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尤其常见于重症监护病房(ICU)、烧伤病房及老年病房的医院感染患者.

    作者:李运景;郭锡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不同部位和年龄的正常人神经感觉定量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正常人不同部位行定量感觉测试(QST),并研究温度觉阈值与年龄、部位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检测230名正常人左手大鱼际、小鱼际、左侧外踝、左侧足背四个部位的冷觉、温觉、冷痛觉、热痛觉.结果:与足背比较,大小鱼际冷觉、热觉、热痛觉敏感,大鱼际冷痛觉敏感性差.外踝热觉、热痛觉敏感性差,冷痛觉敏感.年龄是重要相关因素,随年龄增加,热觉、冷觉、热痛觉、冷痛觉阈值增加.结论:温度觉阈值与检查部位高度相关,不同部位适宜应用不同参考值,年龄对定量感觉检查影响显著,应按年龄段制定正常参考值.

    作者:王璐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真菌性上颌窦炎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37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37例主要临床症状有鼻塞、流清涕伴头痛,涕中带血并有腥臭味或排出带有腥臭味的豆腐渣样碎屑团块;CT表现为上颌窦内不均匀性软组织密度影,伴不同程度的积液并常伴有沙粒状、小条片状、团块状的钙化;病变组织为大小不等灰白色、灰黄色、灰绿色、黑褐色干酪样团块状物或泥沙样物,伴出血、坏死.本组采用柯-陆式手术,术后冲洗随访8个月~3年,均无复发.结论: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早期以终病理诊断为依据,治疗以鼻窦清创术联合抗菌药物为主.

    作者:陈乐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肘管综合征6例治疗体会

    我院收治肘管综合征6例,现报道如下:1 典型病例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右侧5例,左侧1例,年龄24~56岁.其中4例有肘部外伤史,2例患者长期习惯将肘平放桌面.就诊表现为手无力,环小指麻木,功能受限.

    作者:梁明;徐彩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复方氨基酸加入腹透液改善腹透超滤的探讨

    腔停留时间或增加透析液中葡萄糖含量来增加超滤.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使用高糖的腹透液受限或上述治疗措施的超滤效果不佳,失超滤改善成为了临床工作的疑难点.为此,我们尝试了使用复方氨基酸加人常规腹膜透析液的方法,来改善患者的失超滤,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辉平;陈红;钟爱民;王友莲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眼爆炸伤病人的护理

    为了加强对眼爆炸伤病人的护理,提高眼损伤病人的治愈率.我科2005~2006年收治眼爆炸伤病人39例(43眼)病人,通过临床护理及心理护理,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的视力恢复到佳状态.

    作者:王涛;赵艳辉;陈萍;曲妆贞;高玉霞;郑敏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三种麻醉方法在人工流产术的应用

    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将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笑气吸人麻醉、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应用于门诊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人流)术中,各有其优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焕章;王耀华;亓晶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异位阑尾炎的诊治体会

    目的:提高异位阑尾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46例异位阑尾炎的诊治疗效.结果:46例异位阑尾炎,术前正确诊断42例,正确诊断率91.3%,一期切除阑尾41例,3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治愈,2例经保守治疗病情缓解,3月后切除阑尾.结论:了解异位阑尾的解剖特点及阑尾炎的腹痛转移规律,结合X线、B超、CT、CRP的检查结果,可以提高异位阑尾炎的正确诊断率.

    作者:周广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

    目的:总结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的诊治情况.结果:出血性卒中37例,缺血性卒中63例;高血压、冠心病为常见诱发疾病;动态发病以出血性卒中常见(64%),静态发病以缺血性卒中常见(61%);CT显示卒中好发部位为基底节.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有自身临床特点,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的治疗,对预防此病有积极意义.

    作者:邵桂满;荣阳;孙卓;汪彤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我国医院不合理用药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分析不合理用药的深层次原因,指出构建我国合理用药的社会促进体系必须从政策的完善入手,对用药实施全过程控制,对于相关学科要加大研究力度,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降.

    作者:宋铎;陈玉文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因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代谢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洗脱治疗2周后随机分成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和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高敏CRP水平.结果:替米沙坦餐后2 h血糖、血浆胰岛素、血清三酰甘油、LDL、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替米沙坦有较好的降压作用,而且还能降低空腹血糖、升高HDL,但对高敏CRP影响不大.结论:替米沙坦除了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外,还可以改善糖代谢、脂代谢和胰岛功能.对于老年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患者,尤其是代谢紊乱综合征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其代谢状态.

    作者:余正堂;雷明山;刘青云;饶一武;周丽芹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