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目的探讨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影响克罗米酚(CC)促排卵的因素.方法对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用CC促排卵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RO)水平及胰岛素释放反应,分析了排卵结局与年龄、药物剂量、基础内分泌水平、胰岛素抵抗(IR)及体重指数(BMI)之间的关系.结果用克罗米酚促排卵周期的排卵率为48%(48/100),排卵组的基础血雄激素、LH、PRL及BMI均较无排卵组低,且胰岛素抵抗组的排卵率低于无胰岛素抵抗组.结论PCOS患者的高年龄、高雄激素、高LH血症、IR及高BMI对促排卵结局产生影响,且通过增加剂量也可影响促排卵结局.
作者:梁兢妮;罗增武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特点,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1981年3月~2005年12月经治的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的住院患者46例,分析其感染来源、细菌培养结果、全身症状及局部表现及其治疗方法.结果本组46例,38例痊愈,因并发症而救治无效8例死亡,病死率17.39%.结论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应早期及时切开引流,早期联合、足量使用敏感抗生素,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加强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宏斌 刊期: 2006年第14期
1概述20世纪30年代,Meyer首次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出的一种高黏性物质,根据其来源和成分,命名为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它广泛存在于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的细胞外间质中.已经从结缔组织、脐带、皮肤、鸡冠、关节滑液、脑、软骨、眼玻璃体等中分离得到.在哺乳动物体内,以玻璃体、脐带和关节滑液中含量高[1].
作者:杨红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片和洛伐他汀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高脂血症患者148例,给予辛伐他汀片和洛伐他汀胶囊,观察用药后血脂变化.结果经治疗3个月后,两组均有血清TC、TG、LDL-C显著下降及血清HDL-C升高作用;经t检验,治疗前后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血清TG、LDL-C降低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血清TC降低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片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较好,降血脂作用明显强于洛伐他汀胶囊.
作者:郝红;姜秀云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旨在观察疏解止通散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生化和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疏解止痛散,对照组使用阿米替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观性疗效与客观性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均有所缓解.结论疏解止痛散治疗紧张型头痛更安全有效.
作者:曹文斌;周伟雄;阎淑丽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调经固冲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排卵障碍所致不孕的60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调经固冲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采用剂量与治疗组相同的克罗米芬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生殖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雄激素睾酮(T)水平明显下降和雌二醇(E2)明显上升(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调经固冲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所致的不孕疗效高于单纯克罗米芬治疗.
作者:谢桂珍;周卓秀;孙荃荟;杨美春;陈文英;杨健;谈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的炎症,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本科自2003年8月~2005年6月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83例,取得显著疗效,治愈率达98.7%.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是一种方便、简单、经济、显效、无痛苦的较好方法.
作者:舒桂兰;姜丽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伴有近肝静脉(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损伤的外伤性肝破裂属于肝外伤Ⅴ级(依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1994年提出的肝外伤分级标准),较少见,病情凶险,救治困难,死亡率可达80%[1].死亡原因主要与暴露病变部位和止血困难有关.
作者:王瑞端;蔡中立;孔小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1病例介绍某患者,因间断黑便3天,伴乏力、气短,以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入院.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无酗酒史,有高血压病史5年,无出血性疾病史,无乙肝等传染病史.查体:T36.7℃,P108次/min,R22次/min,BP85/40mmHg,贫血貌,营养中等,神情,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瘀斑.
作者:吴学虎;孔凡茂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肺栓塞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其中以晕厥为主要表现者占10%左右,但首诊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现将临床误诊13例分析如下.
作者:史沛霞;高秀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是组织细胞系的一种恶性增生性疾病,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很难早期诊断,并极易被误诊.因此探讨本病的早期诊断方法,消除各种误诊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血液科通过对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经过,发现了一种能早期诊断该病的有效方法,即淋巴结印片,该方法快速简捷容易掌握,而且阳性率高,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王千山;孙启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由医疗人员操作,能用于收集糖尿病患者1~3天的血糖动态变化资料,作出血糖图谱的监测工具.它是糖尿病诊断治疗领域中一项全新的技术突破.动态血糖监测工作原理:CGMS由血糖记录器、电缆、探头、信息提取器和分析研究软件等组件构成.它一天能记录288个血糖值及其他事件,能将记录的数据下载到计算机上生成各种血糖图谱,可以反应患者24~72h连续血糖图,就像血糖的Holter机.
作者:江华;王月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人数逐渐增加,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分娩并发症及对母儿预后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对我院1991年1月~2000年1月235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科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休分析如下:
作者:任秀花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尿石症是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等部位结石的统称,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与环境、全身性疾病和泌尿系统有密切关系,有一定的地区性;与气候、水质、饮食、性别、遗传因素相关.本文就尿pH、血型、性别、职业,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以期找出与尿石症的关系.
作者:高光伟;冯向东;孙胤;席小红;段新静;孙振强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植入性胎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005年收治的21例植入性胎盘病例.结果植入性胎盘在前置胎盘中的发生率为4.310%,明显高于在非前置胎盘中的发生率0.0458%(P<0.01).结论有刮宫史,剖宫产史和子宫发育不良是植入性胎盘的好发因素.
作者:谢淑蓉;杨新青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进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普外科和普胸外科病人12例,平均(67±4)岁.心梗发生至手术间隔时间72~175d.麻醉选择为硬膜外阻滞或复合全身麻醉,保留硬膜外导管术后镇痛.结果病人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术中心电图监测无缺血性ST-T改变.术后病人镇痛效果良好.随访至出院,无1例出现急性心衰和心肌梗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应放宽时间限制.急性心梗康复期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的危险不仅与心梗发生的时间间隔相关,还取决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病人对体力活动的耐受程度及外科手术性质.充分的术前准备对稳定围手术期心脏功能十分重要.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是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较适合的麻醉方法.
作者:唐季生;曹秀丽;向美丽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软饮料导致的酮症(soft-drink ketosis)是常见于高度肥胖的青少年的糖尿病酮症,常常伴有酸中毒和意识障碍.经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后,多可以单纯饮食控制即可使血糖得到理想控制.本症的特点是发病时常常没有被诊断为糖尿病,有明显的肥胖,血中胰岛自身抗体阴性,既往和发病诱因多为大量饮用软饮料.本症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美国白人和日本有数十例报道,我国北京也有数例发现,笔者现报道1例病人的临床特点.
作者:陈思;李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使用Long Evans大鼠建立亚硒酸钠诱导白内障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0天龄的Long Evans大鼠5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5组,动物睁眼后(P14~16)用裂隙灯观察晶体混浊情况,按Shearer的白内障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和记录.结果生理盐水组晶体无混浊;亚硒酸钠10μmol/kg体重组晶体混浊情况分别为Ⅲ级20%、Ⅱ级50%、Ⅰ级20%、0级为30%;亚硒酸钠20μmol/kg体重组晶体混浊情况分别为Ⅳ20%、Ⅲ级30%、Ⅱ级20%、Ⅰ级15%、0级15%;亚硒酸钠30μmol/kg体重组晶体混浊情况分别为Ⅴ级10%、Ⅳ20%、Ⅲ级20%、Ⅱ级25%、Ⅰ级15%、0级10%;亚硒酸钠40μmol/kg体重组动物在注射1~3天后均死亡.结论成功建立了LongEvans大鼠亚硒酸钠诱导白内障的动物模型,其中30μmol/kg体重的剂量的诱导效果好,为亚硒酸钠诱导的白内障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尹沂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我们自2003年3月~2005年12月,应用妇康片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81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81例患者中,年龄41~56岁,出血时间短15天,长4个月.临床上以月经紊乱、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要表现.出血期间伴下腹部疼痛或其它不适,有的有贫血症状.检查子宫大小在正常范畴,全部经B超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B超报告子宫内膜厚0.8cm~2.7cm,均经诊刮后,病理报告为简单性增生47%.复杂性增生53%.
作者:康春红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及药疹的临床表现.方法对本院近2005年的7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以非特异性过敏反应为多见,临床上常表现为荨麻疹.静脉点滴方式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多,抗生素仍占首位.结论应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积极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荣玲;秦风婷 刊期: 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