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误诊为急性白血病7例分析

童向民;罗依;宋菊贞

关键词:应用过程,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误诊, 粒系集落形成单位, 骨髓增生低下, 急性白血病, 细胞分化, 类白血病, 骨髓抑制, 外周血, 缩短, 临床, 疗效, 功能
摘要: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具有刺激粒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向中性粒细胞分化成熟,增加其数量,并向外周血释放的功能,可加快粒细胞恢复,缩短骨髓抑制时间[1].近年来,G-CSF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增生低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现象,以致误诊为急性白血病.现报道7例如下.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美满霉素联合维生素C等治疗酒渣鼻疗效观察

    酒渣鼻为好发于中年人颜面中部的潮红斑,常伴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尤其是遇冷遇热、情绪激动及精神紧张时更为明显.且大多数为女性患者,严重影响其美容及自尊,有的甚至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疗法.笔者在探索多种酒渣鼻治疗方案的同时,发现美满霉素联合维生素C等治疗本病疗效满意,故于1998年3月至1999年5月进行了疗效观察,并与口服甲硝唑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云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不同品牌小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贫血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分别用德国宝灵曼公司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HuEPO,商品名生血素)和南京华欣药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α-HuEPO,商品名宁红欣)治疗肾性贫血,观察其对血液透析晚期尿毒症贫血患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小福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斑点杂交法检测结核杆菌

    实验室诊断结核杆菌主要依靠涂片法和分离培养法.我院虽然采用集菌涂片法,但检出率仍然不高,而分离培养所需时间又太长,近年来应用PCR技术直接测定结核杆菌的DNA[1~3],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方法.我们通过应用PCR斑点杂交法对137份样本进行了检测,并同时用集菌涂片和分离培养法进行比较,以了解PCR斑点杂交法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建成;邵祝洪;方桂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兰索拉唑或奥美拉唑加羟氨苄青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多中心疗效观察

    胃溃疡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有部分患者可发生癌变.对其治疗方案较多,但不统一.笔者在丽水地区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加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Hp)的胃溃疡患者,以观察临床效果.

    作者:陈军贤;李万树;沈建伟;徐永胜;丁夷峰;陈芝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出血后粘膜内镜特征与再出血的关系

    急诊内镜检查已成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诊断阳性率达80%~94%.但急诊内镜检查能否通过有关溃疡征象预测再出血发生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为此,笔者分析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内镜下Forrest分级与再出血发生率的关系.

    作者:郑君杰;夏宣平;王文星;许大波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两种方式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囊肿疗效分析

    肝囊肿一直以手术切除和手术内引流为主要治疗方法[1],近年以B超引导穿刺再注射无水酒精硬化治疗[2,3],收到一定效果,但仍有较多不良反应和较高复发率.其多与无水酒精注入量、酒精吸收和酒精作用时间有关.笔者采用置管分次无水酒精注射法(观察组)治疗肝囊肿,并与无水酒精直接注射疗法(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以了解置管分次无水酒精注射法的使用价值.

    作者:江晓肖;陈达伟;马炬明;沈四新;朱建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西沙必利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31例疗效观察

    酸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1].长期以来,抑酸一直是治疗GERD的主要措施.现已认识到GERD是一种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不仅下食管括约肌(LES)功能异常,食管体部可能有清除力下降,且约有1/2病人存在胃排空延缓[2].我院近2年用胃肠动力剂西沙必利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31例,并观察其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朱雅碧;陈军贤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Hp)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一直为临床医师所关注.我院1993年5月~1999年8月共作胃镜检查7565份,同时检测Hp感染情况,现将这些资料作一分析,以探讨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之间的关系.

    作者:阳凡;程玲;程家欣;余传定;管小娟;戴一扬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血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测定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比较血清可溶性幽门螺杆菌(Hp)免疫复合物(Hp-IC)测定与Hp特异性IgG抗体(Hp-IgG)测定的价值.方法 Hp-IC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式ELISA,Hp-IgG测定采用间接ELISA.结果 42例Hp感染阳性患者Hp-IC阳性33例(78.6%),Hp-IgG阳性19例(45.2%);38例Hp感染阴性患者Hp-IC阳性6例(15.8%),Hp-IgG阳性12例(31.6%).两种测定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Hp-IC为78.6%、84.2%,而Hp-IgG为45.2%、68.4%,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26例患者治疗前、后Hp-IC水平分别为(0.863±0.374)mg/L、(0.141±0.097)mg/L,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Hp-IgG为(334.1±30.3)mg/L、(31.7±29.4)mg/L,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Hp-IC测定优于Hp-IgG测定,可作为诊断Hp感染的临床选择方法之一.

    作者:林洁;谢鑫友;赵峰;朱永良;钱可大;杜勤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的测定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测定在肝硬化患者脑部损害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MBP水平.结果 6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MBP为1.17(0.46~13.09)μg/L,高于正常对照组1.00(0.50~1.32)μg/L(P<0.01).其中亚临床型和临床型肝性脑病组为13.60(10.54~20.28)μg/L,高于无肝性脑病组[1.00(0.44~7.98)μg/L];按肝功能Child分级,A级[0.44(0.70~1.02)μg/L]、B级[1.17(0.74~4.39)μg/L]、C级[15.17(13.00~28.11)μg/L]之间MBP水平有差异.结论血清MBP测定对临床上诊断亚临床型或早期肝性脑病有一定价值.

    作者:宋震亚;闻树群;陆新良;黄鉴政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应用螺纹钉固位光固化树脂修复后牙严重缺损

    后牙严重缺损涉及3个牙面时,由于洞型复杂,不能制备成标准的Black分类的洞形,从而给牙体缺损的修复带来了困难.我们采用立体分布的螺纹钉辅助固位,再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该类缺损,经临床1~2年观察,疗效尚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国华;金光盛;叶余强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慢性胃炎患者不同辩证分型Hp感染和胃粘膜萎缩检出率比较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虽然现代医学研究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通过使用抗生素根除Hp能够使慢性活动性胃炎愈合,但仍无法控制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发展.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中医疗效较为肯定.笔者通过比较不同辨证分型Hp感染和胃粘膜萎缩的检出率,试图为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寻找依据.为此笔者于1997年2月~1998年4月进行了此项工作,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误诊为急性白血病7例分析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具有刺激粒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向中性粒细胞分化成熟,增加其数量,并向外周血释放的功能,可加快粒细胞恢复,缩短骨髓抑制时间[1].近年来,G-CSF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增生低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现象,以致误诊为急性白血病.现报道7例如下.

    作者:童向民;罗依;宋菊贞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以多发性浆膜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1例

    患者女性,69岁,因呼吸困难2周入院,无发热、咳嗽、消瘦、皮肤瘙痒,无心悸、胸痛,夜间能平卧,无腹痛、腹泻,自觉食欲减退.体检:呼吸26次/min,心率96次/min,血压12.3/8.4kPa,全身皮肤粘膜无肿块及溃疡灶,未及肿大的浅表淋巴结,唇稍发绀,气管居中,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双下肺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呼吸音低.心音低钝,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作者:陈彦凡;陈少贤;潘优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尿α1微球蛋白测定

    目的探查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肾功能受损情况.方法用Array 3.6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75例AS患者(18例为尿检异常组,57例为尿检正常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尿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结果 AS患者血α1-MG水平比正常对照组升高,其中尿检异常组高于尿检正常组.尿检异常组病情活动明显.各组间尿α1-MG水平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AS患者早期即有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而且伴尿检异常者受损更明显.

    作者:吴寿延;杨旭燕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医学论文写作的统计学要求和常见应用缺陷

    医学论文要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其中科学性是关键.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统计理论方法的正确应用,有助于提高论文的科学性.国内外医学期刊都很重视论文中的统计学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目前医学论文中统计学应用缺陷率仍相当高.为了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充分发掘信息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从研究设计到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全过程都要重视统计方法的应用,并在论文中以正确的方式加以报道.

    作者:谢隆化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AAE方案治疗难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复发、原发耐药以及继发性白血病,采用常规或一线的化疗方案治疗往往难以达到完全缓解,从而影响难治急性白血病的预后.我们从1995年起采用AAE方案治疗34例难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获得较好的完全缓解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海涛;钱文斌;金洁;叶琇锦;林茂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稳定、价廉、实用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60%乙醇加20mmol/L去氧胆酸钠、0.1%氨水、0.5mg/ml吲哚美辛3因素刺激SD大鼠胃粘膜24周.结果 3因素联合作用胃窦部和胃体部炎症级别(2.50和1.71)分别较空白对照组(0.50和0.75)高,胃窦部固有层厚度(2.17μm)和固有腺面积百分比(17.5%)分别比空白对照组(105μm和65.8%)低,胃体部固有层厚度与空白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壁细胞数(21)较空白对照组(30.6)减少.停止作用5周后病变程度无改变.结论 3因素联合作用24周能建立典型的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且稳定性好.

    作者:姜玲玲;黄怀德;姒健敏;季峰;厉有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心房粘液瘤并发栓塞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心房粘液瘤是心脏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占心脏原发性肿瘤的50%左右[1],其并发栓塞国内报道较少.为探讨本病的特点,笔者对19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心房粘液瘤患者是否并发栓塞,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理改变等方面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慧敏;何向蕾;吴延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血清新喋呤、可溶性CD8在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中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清新喋呤、可溶性CD8(sCD8)在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新喋呤和sCD8水平.结果胆囊癌患者血清新喋呤水平[(5.86±5.85)ng/ml]高于正常对照组[(1.37±0.75)ng/ml],中晚期组[(6.85±6.25)ng/ml]高于早期组[(2.27±1.16)ng/ml],中晚期和早期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胆囊癌患者血清sCD 8水平[(18.68±11.7)U/L]高于正常对照组[(9.89±3.13)U/L],中晚期组[(21.38±11.8)U/L]高于早期组[(8.93±3 13)U/L],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胆囊癌患者血清新喋呤与sCD 8水平呈正相关(r=0.63,P<0.01).结论胆囊癌患者血清新喋呤及sCD8水平升高,并与肿瘤进展有关.

    作者:王彩花;朱永良;钱可大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