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忠;邓忠贵;廖锦先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病机制及在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4年9月本院的26例伴有TIA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并随机对26例无TIA的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5例,治愈率为80.76%.对照组基本痊愈2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8例,无变化4例,治愈率为53.84%.两组患者治愈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TIA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微栓子学说及脑血管痉挛有关.TIA诱导神经组织产生缺血耐受即缺血预处理,使大脑通过内源性或血管保护机制以对抗脑梗塞后的严重损害,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赵建民 刊期: 2006年第29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良的生活方式及工作压力侵袭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改善生活及工作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某高校教职工1 586人脂肪肝的检出情况及与高血脂、高血压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为高校教师身体保健及疾病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徐亚娟 刊期: 2006年第29期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急症,终止此类心律失常对患者的预后及原发病的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4年来,我们采用Ⅲ类(可达龙注射剂)和Ⅰ类(心律平注射剂)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组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药物,观察其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艳琴;曹跃金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原因,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来459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 因社会因素剖宫产手术153例,占33.3%,居首位.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手术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作者:杨素云;吕树红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70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7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同时饮食控制和改变生活方式,对照组未用任何调脂药物,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d,1个月后观察血脂及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1个月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与甘油三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血脂参数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血浆CRP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浆CRP浓度的降低与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降低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呈显著负相关(r=-0.22,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短期内安全有效地降低血浆CRP水平,且独立于降血脂作用,可有效减少CHD事件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李海波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为临床上常见的前臂骨缺损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以骨间背血管为蒂的尺骨骨膜瓣包绕前臂骨缺损髂骨植骨处.临床治疗应用9例.结果 经随访2~10个月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该骨膜瓣手术操作简单,解剖恒定,对供区影响小,不损伤主要血管,是治疗前臂骨缺损患者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范呈晓;索艳晖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对126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的分析,得出其在胸部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单侧肺通气麻醉116例,外伤性血气胸局部麻醉胸腔探查10例.肺大泡用缝合切割钉(Endo-GIA)切除8例,单纯切除后用丝线缝合26例,单纯结扎12例;气胸单纯胸膜粘连松解7例,单纯胸膜固定12例;肺错构瘤切除6例,肺转移癌切除9例,其他肺良性结节楔形切除24例;结核性脓胸纤维板剥脱5例,膈肌破裂修补3例,凝固性血胸清除4例;其中辅以5~8cm小切口16例.结果 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常见的并发症是肺漏气,包裹性积液.结论 VATS的适应证不断扩大,除肺大泡、气胸外,应用较多的还是周围型肺癌或其他肺周围良性结节切除、外伤性膈肌破裂、良恶性胸腔积液等的诊治.
作者:张富全;张建国;高敬增;连爱民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西比灵胶囊治疗饮酒所致头晕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西比灵胶囊,对照组服乘晕宁.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1%,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25%,有效率7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西比灵胶囊治疗饮酒所致头晕疗效显著,用药时间短,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吴志忠;赵黾;胡小勇;刘海春;何琪;章智敏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约2/3脑卒中患者遗留功能障碍,其中常见的是偏瘫.及时有效的早期康复介入能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能力.
作者:李巍 刊期: 2006年第29期
本文概述老年性痴呆药物治疗的应用,为临床治疗老年性痴呆提供用药参考.
作者:张德全 刊期: 2006年第29期
颈椎病病程长,易复发,治疗效果差,又无特效办法,尤以神经根型颈椎病为著,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不但费用高,而且风险大.近年来我科采用手法配合颈部神经根或韧带封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牛拥军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VitE按摩治疗早产儿硬肿症疗效观察,大大提高早产儿治愈率.方法 将2002年1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56例患硬肿症的早产儿,采用抽签方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VitE按摩加常规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VitE涂抹加常规综合护理,均观察患儿硬肿消退情况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观察组患儿硬肿消失快,治愈率高,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结论 VitE按摩治疗早产儿硬肿症疗效确切,缩短住院时间,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朱慧玲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使用微量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使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小剂量胰岛素,并进行血糖和尿常规监测(1次/2h),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酸中毒纠正后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结果 所有病例血糖均有明显下降,且控制稳定,尿酮体在6~12h内消失,后未再出现阳性表现,CO2CP在1~3天恢复正常.结论 该方法使血糖控制稳定,治疗时间缩短,且剂量正确,易于调整,操作简便.
作者:杨慧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总结50例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本组均为脑外伤病人,其中脑震荡8例,脑挫裂伤37例,脑干损伤5例,继发颅内血肿者30例,有脑疝征象者26例.结果 本组经开颅手术36例,单纯内科治疗14例.随访0.5~3年,恢复良好19例,中残22例,重残5例,植物状态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易并发脑梗塞,且多为大面积,进一步加重脑损害,影响预后,治疗上应予以高度重视.小儿外科性脑梗塞,往往原发脑损伤较轻,若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加重,应高度考虑脑梗塞的可能,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丁健;冀玲琴 刊期: 2006年第29期
本文就博乐欣的临床治疗情况、药物副反应进行了讨论.
作者:程勇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吗啡单次注入硬膜外腔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3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20例.Ⅰ组术毕单次吗啡5 mg注入硬膜外腔,Ⅱ组术毕与硬膜外导管连接设置好的PCEA装置(5 mg吗啡加生理盐水至100 ml),Ⅲ组术毕不使用任何药物.结果 Ⅰ、Ⅱ组术后无明显疼痛感,镇痛效果良好,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Ⅲ组患者则有明显的术后疼痛感.Ⅰ组患者的术后肠蠕动完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Ⅰ、Ⅱ组患者产后出血、子宫复旧、泌乳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单次吗啡注射完全能达到PCEA的镇痛效果,且方法简单,适合推广使用.
作者:张心耸;王怀君 刊期: 2006年第29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较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亦称免疫性血管性疾病.临床主要有皮肤型、腹型、肾型、关节型及其它类型,皮肤型多见.发病人群多为儿童,成人少见,尤以腹痛为首发表现者,极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6月~2004年4月收治的以腹痛为首发表现10例成人过敏性紫癜患者,其中内镜检查8例,以探索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误诊原因.
作者:佟雨红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评估所建立的CA50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CA50 TRFIA)的技术指标及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CA50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分析其曲线的性质参数,研究该方法的特异性、精密度和回收率、灵敏度、稳定性、平行性,以及和免疫放射分析方法(IRMA)法间的相关性.结果 10批标准曲线拟合相关系数均值R为-0.9978±0.0022,大结合比Bm/Bo为127.26±9.85,批内和批间变异分别为2.6%和3.5%,平均回收率为108.61%,灵敏度为1.08 U/mL,测定结果与进口CA50 IRMA药盒测定值比较相关系数为0.94,其他肿瘤标志物无明显干扰,同批试剂连续6个月应用分析结果稳定.结论 CA50 TRFIA本底低干扰小,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无放射性污染,是一种非放射性的标记免疫新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峰;肖华龙;黄飙;虞竞峰;张瑞祥 刊期: 2006年第29期
产科外阴消毒是产科检查和分娩前常用的外阴皮肤消毒操作,消毒液经过不断地研究也不断变化着,从常用的低效消毒剂(1‰新洁尔灭[1]等)到目前常用的高效消毒剂(点尔康PVP碘伏等).但操作流程始终不变,目前我院和各大医院的产科主要按照《临床护理指导》所示的产科外阴消毒操作流程[2]进行临床操作.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存在一些弊端,故我院产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尽可能达到既利于病人又利于实际工作,以供大家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华;张雅新;徐庆贤 刊期: 2006年第29期
1 典型病例患者,女性,41岁,2003年6月18日入院.患者于1998年8月开始逐渐出现右眼视物不清,视力下降,并且愈发严重,曾多次到眼科医院就诊,诊断为右眼视神经炎,经治疗逐渐缓解.但于2003年3月症状复发并加重,视力明显下降,以后又逐渐缓解.如此反复多次.至该次就诊时右眼已全盲,无光感.既往健康.
作者:吴卫光 刊期: 2006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