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脂活血片治疗脂肪肝130例临床观察

姚斌;彭绪坤

关键词:降脂活血片, 脂肪肝
摘要:目的 降脂活血片治疗脂肪肝疗效探讨.方法 将13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予降脂活血片加降脂宁片及护肝片口服,对照组64例给予降脂宁片及护肝片口服,2月为1疗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降脂活血片治疗脂肪肝有很好的疗效.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治

    目的 提高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6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22例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4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 22例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者,无尿失禁及尿瘘发生;4例非手术治疗者经定期尿道扩张及药物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膀胱尿道镜和尿流动力学检查是该病可靠的诊断手段,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是佳治疗方法.

    作者:崔胜堂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卤米松软膏与皮炎平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卤米松软膏与皮炎平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卤米松软膏治疗43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并将皮炎平软膏治疗4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用药后第1、2、3周的疗效.结果 卤米松软膏疗效明显好于皮炎平,且安全性高.结论 卤米松软膏是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良药.

    作者:陆茂;叶俊儒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pre-S1测定在抗HBV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前S1蛋白(Pre-S1)测定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中作为疗效判定指标的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Pre-S1,结合ALT、HBVDNA、HBeAg检测,根据上述指标转换情况判断抗HBV治疗效果.结果 在CHB治疗中甲、乙两组分别用不同标准判断抗HBV疗效,结果甲组在ALT复常、HB-VDNA阴转及HBeAg血清转换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Pre-S1阴转作为判断疗效指标比乙组更确切可靠(u=2.60,p<0.01).结论 在CHB抗HBV治疗中,仅以ALT复常、HBVDNA及HBeAg阴转作为疗效判定指标有一定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合并检测相对保守的Pre-S1作为病毒复制与否的指标来判断疗效更确切可靠.

    作者:孙和才;李淑丽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宫腔填塞纱条用于剖宫产严重出血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宫腔填塞纱条在剖宫产严重大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12例经使用缩宫素、按摩子宫无效的剖宫产严重大出血患者,在输血、输液的情况下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宫腔填塞纱条的止血效果.结果 12例患者出血均得到控制,无1例子宫切除.结论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宫腔纱条填塞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严重出血的有效方法,效果明显,减少了子宫切除的危险.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情况,探讨其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12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尿路感染发生率26.7%,膀胱炎多见.60岁以上、女性、病程≥10年、营养状况差、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失代尝期、糖化血红蛋白≥7.5%者感染率越高(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很常见,严格控制血糖,防治急慢性并发症,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积极去除炎性病变,治疗泌尿系梗阻,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改善营养,是预防糖尿病尿路感染的关键措施.

    作者:史一平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脓肿一期行阑尾切除体会

    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脓肿162例,一期行阑尾切除156例,手术切除率达96.2%,未发生感染扩散,肠管损伤.报告如下:

    作者:郭玉波;王霆;陈洪杰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青光眼患者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原因,以利于以后工作中减少浅前房的发生.方法 206例(245只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对其病历分析.结果 术后25只眼(10.2%)发生浅前房.结果 分析:引流过畅(9/25,36%),房水渗露(5/25,20%),脉络膜脱离(3/25,12%),恶性青光眼(2/25,8%),虹膜睫状体炎(1/25,4%),原因不明(5/25,20%),经对症治疗前房均可恢复.结论 对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术前应充分分析,适当治疗,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周军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204例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我院临床病人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我院临床送检标本中所分离的真菌,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梅里埃API CANDIDA 2.0进行菌株鉴定,康泰FUNGUS药敏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年中所分离的204株真菌含7个种类的真菌,其中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大,为41.1%,7种真菌对7种抗真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平均耐药率为13.1%.结论 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耐药菌株的产生也在增多.

    作者:张东航;杨松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利用Excel计算权重系数

    一个针对医疗机构的统一标准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各医院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权重系数的确定是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确定权重系数的方法很多,比如特尔裴法、层次分析法、专家一次测定法、专家预测法、定性定量权数确定法等.优序图用于确定权重时具有简便、结果可靠、容易理解,便于管理者和使用者掌握及推广应用等优点[1].使用自编程序和数据库对优序图的调查表进行数据汇总处理,对于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来说具有一定困难,本文利用电子表格Excel填制优序图调查表、汇总计算权重系数.

    作者:闵传新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婴儿亚临床型佝偻病社区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亚临床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进行社区干预效果.方法 对60例符合亚临床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家长进行社区健康促进干预.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BAL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比对照组明显下降,t=5.525,P<0.001.结论 积极的健康干预,对减少亚临床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病率、提高治愈率具有贯彻抓早、抓小、抓彻底的重要意义.

    作者:李铁华;周鑫;戴少敏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1998年6月~2005年6月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中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及治疗方面具有其复杂性、多样性及隐蔽性,其疼痛以非典型疼痛多见.无痛型以6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塞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心功能不全、心率失常发生率高,基础疾病及继发脏器受损所占比例较高.结论 针对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特点,在治疗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行直接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螺内脂的干预治疗等.

    作者:侯伦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扁桃体切除+增殖体刮除对小儿鼾症的治疗

    鼾症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对儿童有多方面的影响,呈增多趋势.我院2001年~2005年收治患儿113例,现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季超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治疗效果,为今后选择CIN佳术式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对20例行LEEP的CIN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恢复情况及预后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观察和记录.结果 手术时间:2~5min者10例,6~10min者6例,11~15min者2例,15~30min者1例,大于30min者1例,手术出血量小于5ml者9例,5~10ml者8例,11~15ml者1例,16~20ml者1例,大于20ml者1例,术后疼痛0级5例,Ⅰ级13例,Ⅱ级1例,Ⅲ级1例,LEEP术后病变残留者0例,治愈者19例,病变持续存在者0例,复发者1例.结论 LEEP治疗CIN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微、术后病理检查复发少、预后佳的特点.LEEP治疗CIN费用低、快速安全、操作容易、疗效好、复发率低,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邹缄;姬爱冬;谭志红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65例中心静脉置管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及其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及其临床应用,观察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置管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颈内静脉置管成功率92%,锁骨下静脉置管成功率94%,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具有使用可靠、成功率高的特点.

    作者:张浩;何兵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腮腺混合瘤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腮腺混合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手术切除是惟一的治疗方法,既控制肿瘤的复发又尽量避免并发症是手术的要点.本文就腮腺浅叶切除术、腮腺全切除术与肿瘤简单摘除术3种手术方法进行比较,发现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或深叶切除比简单摘除肿瘤手术效果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作者:张冬根;王冬英;曾才花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33例治疗分析

    上段食管癌手术治疗有许多术式可供选择,并各有其优缺点.我科自2002年3月至2006年7月采用颈胸腹三切口(右胸前外侧)术式为33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施行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剑峰;蒋治平;陈汉生;张寅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炎琥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临床常见病,大部分患儿使用口服药在门诊治愈,但有部分病例疗效不佳.本组60例均为门诊治疗效果差者,给予肌注炎琥宁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坤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中下段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40例中下段直肠癌接受TME的情况.结果 1例术中发现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瘘术;1例术后2年发现肝转移;1例保肛手术,术后1年复发,改行meil术,随诊1年无异常;其余近期随访无异常,术后无吻合口瘘及排尿、性功能障碍发生.结论 TME是减少直肠癌术后复发和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全德;谭阳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成人过敏性紫癜误诊分析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较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亦称免疫性血管性疾病.临床主要有皮肤型、腹型、肾型、关节型及其它类型,皮肤型多见.发病人群多为儿童,成人少见,尤以腹痛为首发表现者,极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6月~2004年4月收治的以腹痛为首发表现10例成人过敏性紫癜患者,其中内镜检查8例,以探索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误诊原因.

    作者:佟雨红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血浆置换结合血液透析抢救鱼胆中毒并严重肝损伤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结合血液透析在合并有严重肝功能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鱼胆中毒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离心式血浆置换结合血液透析,对8例急性鱼胆中毒患者除常规对症治疗外,于入院48h内行1~2次血浆置换,然后行血液透析2~3次/周,检测血浆置换及透析前后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情况,观察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黄疸于入院2~3天后渐退,平均住院23天,7例治愈,1例因经济原因病情稳定后自动出院.结论 血浆置换结合血液透析,对合并有严重肝功能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鱼胆中毒患者,能迅速、有效地清除血中内、外源性毒素,缩短昏迷清醒时间,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胡宏;刘金洪;许忠仁 刊期: 2006年第2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