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航;杨松
目的 观察大剂量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受体拮抗剂(ARB)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51例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用常规剂量与加用大剂量ACEI及ARB联合治疗的疗效差异,治疗前后监测24小时尿蛋白(UP)、血肌酐(Scr)、血浆白蛋白(ALB)及血脂状况,并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组在提高疗效、降低Scr、减少UP、增加ALB及改善血脂状态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ACEI及ARB联合治疗能明显促进各项指标好转、提高疗效、安全性好、可进一步改善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的临床预后.
作者:张建国;任姜汶;李展旭;张理 刊期: 2006年第29期
果洛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处三江源头,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高寒缺氧,为了减轻人工流产时的痛苦,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解除受术者的恐慌心理,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本文对人工流产手术前使用静脉推注安定10ml,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06年第29期
为观察福辛普利对肾性高血压及尿蛋白的疗效,我科对30例慢性肾衰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应用福辛普利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建莉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脑脉泰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作用.方法 将68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服用脑脉泰胶囊治疗,对照组服用脑复康治疗,观察12周,评价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P300变化.结果 治疗组上述评定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脉泰胶囊能促进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
作者:张建平;胡永涛;张新颜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为临床上常见的前臂骨缺损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以骨间背血管为蒂的尺骨骨膜瓣包绕前臂骨缺损髂骨植骨处.临床治疗应用9例.结果 经随访2~10个月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该骨膜瓣手术操作简单,解剖恒定,对供区影响小,不损伤主要血管,是治疗前臂骨缺损患者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范呈晓;索艳晖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宫腔填塞纱条在剖宫产严重大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12例经使用缩宫素、按摩子宫无效的剖宫产严重大出血患者,在输血、输液的情况下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宫腔填塞纱条的止血效果.结果 12例患者出血均得到控制,无1例子宫切除.结论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宫腔纱条填塞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严重出血的有效方法,效果明显,减少了子宫切除的危险.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阑尾切除术不缝腹膜原理.方法 结合文献资料对300例阑尾切除术不缝腹膜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0例手术病人术后复查出现1例肠粘连,切口感染3例.结论 阑尾切除术不缝腹膜的目的 是预防肠粘连.
作者:朱镇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情况,探讨其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12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尿路感染发生率26.7%,膀胱炎多见.60岁以上、女性、病程≥10年、营养状况差、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失代尝期、糖化血红蛋白≥7.5%者感染率越高(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很常见,严格控制血糖,防治急慢性并发症,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积极去除炎性病变,治疗泌尿系梗阻,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改善营养,是预防糖尿病尿路感染的关键措施.
作者:史一平 刊期: 2006年第29期
近日,偶见1双手自觉冰凉20余年,形体消瘦之男性患者,中医辨证考虑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入手进行诊治,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3诊显效.详述如下:
作者:吴春燕;李永海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使用微量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使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小剂量胰岛素,并进行血糖和尿常规监测(1次/2h),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酸中毒纠正后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结果 所有病例血糖均有明显下降,且控制稳定,尿酮体在6~12h内消失,后未再出现阳性表现,CO2CP在1~3天恢复正常.结论 该方法使血糖控制稳定,治疗时间缩短,且剂量正确,易于调整,操作简便.
作者:杨慧 刊期: 2006年第29期
时辰药理是研究与时间相关的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包括药理效应与毒性、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等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规律.在临床用药时,根据人体的生理周期及节律来确定合理用药方案,选择佳用药时机,将有助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药物剂量和毒副反应,现将其分类阐述如下:
作者:张文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治疗效果,为今后选择CIN佳术式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对20例行LEEP的CIN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恢复情况及预后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观察和记录.结果 手术时间:2~5min者10例,6~10min者6例,11~15min者2例,15~30min者1例,大于30min者1例,手术出血量小于5ml者9例,5~10ml者8例,11~15ml者1例,16~20ml者1例,大于20ml者1例,术后疼痛0级5例,Ⅰ级13例,Ⅱ级1例,Ⅲ级1例,LEEP术后病变残留者0例,治愈者19例,病变持续存在者0例,复发者1例.结论 LEEP治疗CIN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微、术后病理检查复发少、预后佳的特点.LEEP治疗CIN费用低、快速安全、操作容易、疗效好、复发率低,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邹缄;姬爱冬;谭志红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口服甘露醇+电解质溶液清洁肠道对血清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40例妇科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前口服20%甘露醇200ml+林格氏溶液1 000ml清洁肠道,对清洁肠道前后血清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口服甘露醇+林格氏溶液后血清钾(K+)、钠(Na+)、钙(Ca2+)、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无显著差异,氯(Cl-)浓度上升,尿素氮(BUN)、肌酐(Cr)降低.结论 口服甘露醇肠道准备同时补充电解质,既能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 ,又能避免离子丢失所致的电解质失衡.
作者:黄凤玉;何钻玉;洪丽霞;吴美琴;唐丽娇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青光眼患者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原因,以利于以后工作中减少浅前房的发生.方法 206例(245只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对其病历分析.结果 术后25只眼(10.2%)发生浅前房.结果 分析:引流过畅(9/25,36%),房水渗露(5/25,20%),脉络膜脱离(3/25,12%),恶性青光眼(2/25,8%),虹膜睫状体炎(1/25,4%),原因不明(5/25,20%),经对症治疗前房均可恢复.结论 对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术前应充分分析,适当治疗,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周军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了64例颈内动脉系TIA患者颅外颈动脉,检测分析指标为颅外颈动脉硬化板块斑块的分布、狭窄度及超声分型.并将有症状侧与无症状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TIA患者无症状侧颅外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发生率(29.69%)明显高于有症状侧(10.9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TIA患者颅外颈动脉硬化斑块以扁平斑为多见,其次为硬斑和溃疡斑,且无症状侧软斑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是TIA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发现对于临床上预测无症状人群TIA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中国;周志明;许川 刊期: 2006年第29期
护理工作是医院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质量息息相关.护理质量的好坏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面镜子.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护理工作,使我国的护理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护理工作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护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笔者从事护理管理多年,深深体会到护理管理工作对护理事业适应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翠英 刊期: 2006年第29期
我科以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胃部分切除术后胃瘫10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立兵 刊期: 2006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前S1蛋白(Pre-S1)测定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中作为疗效判定指标的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Pre-S1,结合ALT、HBVDNA、HBeAg检测,根据上述指标转换情况判断抗HBV治疗效果.结果 在CHB治疗中甲、乙两组分别用不同标准判断抗HBV疗效,结果甲组在ALT复常、HB-VDNA阴转及HBeAg血清转换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Pre-S1阴转作为判断疗效指标比乙组更确切可靠(u=2.60,p<0.01).结论 在CHB抗HBV治疗中,仅以ALT复常、HBVDNA及HBeAg阴转作为疗效判定指标有一定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合并检测相对保守的Pre-S1作为病毒复制与否的指标来判断疗效更确切可靠.
作者:孙和才;李淑丽 刊期: 2006年第29期
产科外阴消毒是产科检查和分娩前常用的外阴皮肤消毒操作,消毒液经过不断地研究也不断变化着,从常用的低效消毒剂(1‰新洁尔灭[1]等)到目前常用的高效消毒剂(点尔康PVP碘伏等).但操作流程始终不变,目前我院和各大医院的产科主要按照《临床护理指导》所示的产科外阴消毒操作流程[2]进行临床操作.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存在一些弊端,故我院产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尽可能达到既利于病人又利于实际工作,以供大家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华;张雅新;徐庆贤 刊期: 2006年第29期
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脓肿162例,一期行阑尾切除156例,手术切除率达96.2%,未发生感染扩散,肠管损伤.报告如下:
作者:郭玉波;王霆;陈洪杰 刊期: 2006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