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元
目的:分析食管贲门癌术后腹泻的机理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丙谷胺片每次0.4 g,每日3次口服.复方苯乙哌啶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结果:本组78例,1 d治愈38例,2 d治愈25例,3 d治愈12例,4 d治愈3例.结论:丙谷胺能通过竞争胃泌素受体,具有抗胃泌素和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复方苯乙哌啶片是通过提高肠张力,减少小肠推进性运动,从而使腹泻得以治愈.
作者:赵华勇;白卫云;王艳荣;苑星 刊期: 2006年第36期
中医学认为盆腔疼痛证乃内蕴或外感或病后邪气未除,瘀积胞中以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经络郁滞冲任受损所致.本科在以中医为主治疗盆腔疼痛证过程中配合中医辨证施护取得良好疗效,现把几点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蔡晓珺 刊期: 2006年第36期
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进行性逐渐衰竭的综合征,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各地都很高.家属面对患者的一系列症状无所适从,加上家属本身在社会中的各种精神压力、长期照顾病人的疲劳、即将失去亲人的痛苦等,很容易产生医患纠纷.临床中,我们根据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特点,对患者进行适时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贾趁;石华冰;韩艳军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分析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诊断明确的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19例甲状腺癌的CT表现,统计甲状腺病灶的边缘、密度等征象.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局限,表现为囊性低密度影,边缘光滑,可见到囊壁.恶性甲状腺肿瘤呈等密度或混杂密度,边界不清,强度不均,并向邻近组织侵犯.结论:CT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方敏;灯志奇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与临床诊断.方法:对108例HIE患儿进行CT检查,分析其临床与CT表现.结果:108例新生儿检查中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脑实质内出血13例,硬膜下血肿10例,脑室内出血1例,颅骨骨折或颅缝分离3例.结论:CT扫捕有助于明确HIE的脑损伤情况,对于预后评估有参考价值.
作者:曲保忠;蒋高民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观察中药外治辨证施护用于胃脘痛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辨证施护组采用穴位贴敷、药物兜肚、饮食调护、情志护理、证候观察等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80例采用一般护理方法,不注意饮食、情志调护,不应用外治方法.结果:辨证施护组总有效率为94.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对比,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中药外治及综合护理措施对胃脘痛寒证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马勤;刘艳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比较早产儿和难产儿与顺产儿视网膜出血发生的比例,筛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方法:对1 035例新生儿进行眼底检查,了解视网膜出血的发生率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1 035例新生儿中,视网膜出血157例,其中经阴道分娩142例,剖腹产15例.早产儿视网膜出血65例,发生率为41.40%;难产儿视网膜出血 72例,发生率为45.86%;顺产儿视网膜出血20例,发生率为12.74%.结论:早产儿及难产儿视网膜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顺产儿.
作者:何维铭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盐酸吉西他滨(gemcitabine hydrochloride)化学名2'-脱氧-2'2'-盐酸二氟脱氧胞苷,是一种阿糖胞苷类似物,属于新型抗嘧啶核苷酸代谢化疗药物,属细胞周期特异性抗代谢类药物,主要作用于DNA合成期的肿瘤细胞,即S期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阻止G1期向S期的进展,具有抗瘤谱广、作用机制独特、毒性反应低、与其他化疗药物无交叉耐药且毒性反应无叠加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本文针对近5年来盐酸吉西他滨的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赵可新;胡建平;单靖珊;马骐;葛军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1例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患者、31例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和28名正常对照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并测定各临床生化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血浆Hcy,MCP-1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P值分别为(P<0.01)(P<0.01);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组血浆Hcy,MCP-1水平较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增高P值分别为(P<0.05)(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在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组中血浆Hcy与MCP-1正相关(P<0.05).结论:增高的血浆Hcy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其与MCP-1之间相互作用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机制之一.
作者:王力;李华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瘢痕疙瘩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可由轻微外伤所引发.目前的治疗有药物、放射、手术等多种方法,但疗效报道不一[1,2].笔者采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联合冷冻治疗瘢痕疙瘩,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尚厦;欧毅敏 刊期: 2006年第36期
不孕症病因复杂,包括器质性病疫,性功能障碍,还包括心理方面的原因.我们对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1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不孕症患者68例,既往无精神病史,无内科疾病伴发.年龄25~40岁,同时选择正常育龄妇女68例作为对照,两组之间无差异.
作者:王会;张雁;毛旭华 刊期: 2006年第36期
为减轻人工流产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我院自2005年10月~2006年10月用丙泊酚静脉注射用于术中镇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手术,无禁忌症者共200例,年龄19~44岁,孕次1~7次,产次0~3次,平均孕龄46~70 d,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间年龄、孕次、产次、孕龄相似,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谷金凤;张慧华 刊期: 2006年第36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开展,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及美观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本文对开腹及腹腔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2005年5月住院患者术前诊为卵巢囊肿,在腹腔镜下手术者46例(为腹腔镜组).同时选择开腹手术41例作为对照,所选病例中肿瘤直径均小于15 cm,术前常规检查CA125、AFP、CEA、CA199,术中均送病理切片冰冻.两组患者年龄、孕产史、手术史等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倪筱蓉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例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的病人运用锁骨钩钢板治疗,13例修复喙锁韧带,5例未行喙锁韧带修复.结果:本组均得以随访,时间6~25月,采用Lazzcano标准评定术后功能,优16例,良2例.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固定可靠,利于早期锻炼及晚期功能恢复,是一较好的固定方式.
作者:梁军;方娟 刊期: 2006年第36期
雷米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的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快、作用消退迅速、镇痛强等特点.我院自2003年1月将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脑瘤手术病人,并与芬太尼复合异氟醚(ISO)静吸复合麻醉做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丛钢地;樊文福;钱镛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观察尿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5 736例男性进行体检,送检新鲜尿液30~50 ml,采用宏翔ZP-A自动薄层制片机,过滤器(HX)制备液基薄片涂片各1张,HE染片.观察有无癌细胞或可疑恶性细胞、非典型细胞、有无炎细胞和微生物.结果:共检出恶性肿瘤细胞7例,可疑恶性肿瘤细胞9例.其中,2006年的2 347例中还检出非典型细胞113例,炎细胞1 212例,微生物3例.结论:尿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判读结果,为泌尿系统的进一步检查提供了参考依据.尤其对泌尿系统肿瘤具有早预警、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作用,可对男性泌尿系统亚健康人群评估提供参数.
作者:韩萍;杜月蓉 刊期: 2006年第36期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它的发病与吸烟、饮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1,2].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5月~2006年11月在我院诊断冠心病并行冠脉状动脉造影151例,其中男98例,女53例,平均年龄57岁.
作者:孙淑华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胰胆管造影(ERCP)术的临床应用和观察护理.方法:对成功进行ERCP术的26例病人的临床经验和手术前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通过ERCP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11例,胆系炎症4例,胆总管肺瘤5例,急性胰腺炎5例,胆管蛔虫1例.结论:ERCP术对多数胆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华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胸腰椎骨折脱位17例,施行了AF系统治疗.结果:随访16例,随访时间短6个月,长36个月,骨片复位、脊柱的生理曲度、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未见椎弓根钉断钉现象.神经恢复情况:依据Frankle分级,除7例A级完全截瘫,无明显变化及2例E级外,其余8例,皆有1~2级的进步.结论:AF系统具有三维空间矫正力,结构简单,植入方便,复位准确、有效,畸形矫正充分,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短节段骨折的佳方法.
作者:朱明生;刘帅;杨林;张长江 刊期: 2006年第36期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死率高,若治疗不当、护理不周会导致失血性休克、肝功能衰竭,诱发肝性脑病[1].护理人员的细心观察和医护的默契配合,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该病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
作者:佟丽杰;石莉 刊期: 2006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