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玲;王庆阳
中药在我国有着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不朽贡献,可以说是我国的国粹.由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及历史、文化等原因,长期以来,中药学科及产业化发展处于停滞状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药产业持续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
作者:孙忠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谵妄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临床上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躁动不安,言语杂乱[1].我科2003年6月-2004年1月共收治老年脑梗塞病人280例,其中出现谵妄精神状态的有40例,除5例留有部分性遗忘症状外,其余神态均恢复正常,能进行正常交流和日常生活,现将谵妄的护理措施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伊献丽;张艳;吴戈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在消化道肿瘤中仅次于胃癌.然而,临诊时常因忽视直肠指诊检查,把直肠癌漏诊、误诊为痔.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对痔疮患者例行直肠指诊,结果在208例因痔求诊的患者中检出直肠癌4例,均经直肠镜活检送病理学证实为直肠腺癌,占就诊痔疮患者的1.9%.痔疮史长者达25年,4例直肠癌患者均在本院首次门诊经直肠指诊发现,其中2例患者曾在外院按痔疮治疗,均否认曾接受过直肠指诊.
作者:张明华;刘伟宁;周美娟;刘海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慢性肺心病和冠心病均为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疾病,两者常合并存在,合并率在20%左右,合并后使病情复杂化,易相互掩盖并加重病情,造成漏诊或误诊.现就我院确诊的2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治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贾明跃;张关文;张晓光;贺威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60岁,因冠心病心绞痛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96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入院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静滴硝酸甘油,极化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口服鲁南欣康,倍他乐克,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心前区疼痛消失,症状减轻.入院36小时,突然出现心慌,气促,心前区不适感,心率188次/分.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遵医嘱立即给予心律平70mg加入5%GS20ml,以2ml/分的速度静推,半小时后心率降至160次/分,然后心律平140mg加入5%GS150ml,以5ml/分的速度静滴,当心律平总量用到170mg时,患者突然心率急剧下降,以致心跳骤停,血压降为零,患者出现叹气样呼吸.立即停用心律平,给予叩击心前区,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静推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等,12分钟后,心率上升至90次/分,血压上升至120/80mmHg,病人转危为安,病情渐趋稳定.
作者:牟雪梅;牟效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抗感染药物就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终治愈疾病.但在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感染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根据目前对用药情况的了解,本文就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问题讨论分析如下:
作者:张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早孕无痛人工流产,镇痛效果非常好,可使病人在完全无知无痛的情况下,顺利的完成人流手术,深受早孕行人工流产妇女的欢迎.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接收无痛人流的人数200例,为了确保手术安全,我院在无痛手术室配备了专职护士,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绪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肺癌接受放射治疗中或放疗后诊断为放射性肺炎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西医治疗组、西医治疗加中药治疗组.比较两组病人症状、体征改善缓解的程度及CT、胸片的变化情况,用精确法卡方检验.结果26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放肺病人,显效17例(65.3%),有效6例(23.2%),无效3例(11.5%),显效+有效达88.5%.22例单纯西医治疗的病人,显效6例(27.3%),有效8例(36.3%),无效8例(36.3%),显效+有效为63.6%.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有明显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放肺的疗效.
作者:邢晓波;张美莲;孙顺昌;张晓涛;黄祖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2001年11月至2002年6月份,东营市发生了麻疹疫情,局部呈现爆发.这是近10年来我市首次发生麻疹的爆发流行.为探讨麻疹的流行因素,以加速控制麻疹,现将2001-2002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缪建防;王华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医疗卫生行业知识密集,知识更新日新月异,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因此连续性医学教育始终贯穿于医务人员工作生涯,在职培训也成为医疗机构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水平和保持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的内容.目前医院主要承担着住院医师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这两项教育促使医务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更新,补充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笔者在日常医学教育管理工作中有以下体会:
作者:耿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我所承担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十个区县抽验药品的检验任务.检品主要来自广大农村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零售药店、个体诊所等.根据我所药品监督检验结果统计分析,近年来在城区已较少见假劣药品的踪迹.由于农村的落后状况,监督力度不够,大量假劣药品流向农村.针对这一现状,辖区内各区县食品药品监管分局本着监、帮、促,为人民管好药的原则,不断摸索如何监管药品流通、使用领域中药品的质量,让人民吃上放心药.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现已初见成效.本文就2003年-2004年的药品检验结果统计,求证农村药品配送网络的建设是监管药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封玉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应激性溃疡是机体在应激状况下胃的粘膜组织会出现一种以胃粘膜糜烂或浅表溃疡为特征的急性胃粘膜病变,并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危重患儿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为多器官衰竭的诱因.故及早发现并采取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们对2001年2月-2003年2月诊疗的危重症并应激性溃疡出血56例报告如下:
作者:任晓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氟喹诺酮药为一类广谱抗菌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喹诺酮类药物在我国自1962年问世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到1978年发现在喹诺酮类药的骨架6位上添加氟原子、7位上的H由哌嗪基或其衍生物取代,可增强药物与细菌的结合能力以及对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这样构成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使抗菌谱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提高了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葡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的活性,也加强了对革兰氏阴性菌,如肠杆菌科细菌及绿脓杆菌的活性.近几年新开发的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进一步加强了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包括提高对肺炎链球菌的活性并扩展至对衣原体、支原体、厌氧菌的治疗.
作者:陈宏;柯昌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较低,约占所有胆管细胞癌的10%,因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早期发现该病较为困难,超声作为一种极其普及的检查方法,对该病的早期诊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图像表现,总结其特征,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石慧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80例外科腹部感染患者脓性标本厌氧菌的菌种分布,疾病类型与厌氧菌感染的关系及耐药性状.方法采用抽气换气厌氧环境下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归类及药敏检测.结果66例培养阳性,总检出率82.5%,其中单纯厌氧菌和需氧菌检出率,分别占阳性标本的27.3%和33.3%,混合阳性占39.4%.药敏检测以氯霉素、林可霉素、灭滴灵敏感.结论检出的厌氧菌中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60.7%(34/56),需氧菌中同样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60.6%(40/60),腹部感染患者常表现为一个病灶中除可能出现多种厌氧菌外,并常与需氧菌同时存在,以膈下脓肿患者多见100%(6/6).厌氧菌对抗菌药物有较稳定的敏感性.
作者:朱道;黎雪英;刘志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医院感染是我国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更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现将我院1995年5月-1997年5月174例上下呼吸道感染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路萍;王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放疗结合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将88例晚期(Ⅲ或Ⅳ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放疗结合化疗组(A组)45例;单纯放疗组(B组)43例.A组放疗前接受CMF或FAC方案化疗3个疗程,每周1次,化疗结束后休息1周开始放疗.B组行单纯性放疗.两组放疗剂量6400~7800cGy,两组放疗方法、时间、剂量分割均相同.结果(1)A组的近期疗效(CR+PR)为91%,高于B组的67.4%(P<0.05);(2)A组的骨髓抑制及胃肠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P<0.05);(3)A组、B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97.8%和93%,差异无显著性,A组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66.7%和48.8%,高于B组的67.4%、39.5%和23.8%(P<0.05).结论放疗结合化疗可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2、3、5年生存率,但骨髓抑制及胃肠反应增加.
作者:曾德豪;苏炳光;张坤强;温尊北;苏德庆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语言是护患沟通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之一,同时也是护理人员道德修养和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努力运用语言艺术和技巧,打开患者心灵的窗户,达到佳的治疗效果是现代医疗模式的需要,也是护患沟通技巧的基本要素.
作者:王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胰胆管造影(ERCP)术的临床应用和观察护理.方法对成功进行ERCP术的26例病人的临床经验和手术前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通过ERCP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11例,胆系炎症4例,胆总管肿瘤5例,急性胰腺炎5例,胆管蛔虫1例.结论ERCP术是消化内镜手术的一部分,属于介入和微创手术,对多数胆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改进后的治疗方法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方法复位时使骨折端桡侧嵌插、尺侧分离,前臂屈曲旋前位固定,矫正尺偏及尺侧斜,以恢复骨折段正常轴线,尺轴型矫枉过正成轻度桡偏.需手术者,采用改进的后内侧手术入路,不切断肱三头肌.当尺侧骨皮质塌明显,复位后尺侧骨折端遗留间隙过大时,同时截除部分桡侧骨折端骨质,其截除高度相当于尺侧骨皮质塌陷的高度,并需术中测携带角,以防截除桡侧骨质过多造成肘外翻.判定复位优良的标准是恢复骨折段的正常轴线,不是骨折断端的局部对正、对齐.结果118例中79例得到15年随访,平均3.4年.通过摄肘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测量数据:CA角15.27°±3.81°,BA角28.41°±3.17°,肘内翻发生率3.43%.结论从生物力学及小儿肱骨髁上部解剖学观测角度,肘内翻发生虽有其客观因素,但治疗时只要彻底纠正尺偏倾斜并维持复位后的稳定,可使肘内翻发生率降至低限度.
作者:庞瑞明;盛朝辉;刘汉娇;陈海良;张柳萍;王健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