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0例腹部感染的厌氧菌分析

朱道;黎雪英;刘志平

关键词:腹部感染, 细菌学, 厌氧菌
摘要:目的探讨80例外科腹部感染患者脓性标本厌氧菌的菌种分布,疾病类型与厌氧菌感染的关系及耐药性状.方法采用抽气换气厌氧环境下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归类及药敏检测.结果66例培养阳性,总检出率82.5%,其中单纯厌氧菌和需氧菌检出率,分别占阳性标本的27.3%和33.3%,混合阳性占39.4%.药敏检测以氯霉素、林可霉素、灭滴灵敏感.结论检出的厌氧菌中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60.7%(34/56),需氧菌中同样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60.6%(40/60),腹部感染患者常表现为一个病灶中除可能出现多种厌氧菌外,并常与需氧菌同时存在,以膈下脓肿患者多见100%(6/6).厌氧菌对抗菌药物有较稳定的敏感性.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硝普钠、多巴胺、白蛋白合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而难治性心力衰竭往往导致患者死亡,如何使患者尽快改善症状、挽救患者的生命是我们临床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1999年3月-2004年10月,我们对收治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静脉滴注硝普钠、多巴胺及白蛋白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贾明跃;张关文;张晓光;于垂恭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药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中药在我国有着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不朽贡献,可以说是我国的国粹.由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及历史、文化等原因,长期以来,中药学科及产业化发展处于停滞状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药产业持续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

    作者:孙忠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酒精性肝硬化50例临床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应酬的普遍性,酒精生产量和长期酗酒人数的增加,酒精性肝损害随之增加,按酒精对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临床上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本文总结我院近5年来酒精性肝硬化(ALC)50例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

    作者:王桂兰;朱利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输液反应及其防治

    临床输液是利用液体重量产生正压或大气压的作用,将液体输入体内,又称补液法.在此过程中,临床输液经常发生反应,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为了杜绝临床输液反应,现将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症状以及防治方法简述一下,以保证临床输液安全.

    作者:王艳娜;孙薇;王东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多巴胺联合压宁定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许多患者病程较长,经多种药物综合治疗不见好转,甚至还有恶化,发展为难治性心力衰竭.在基层医院,对于该类病人,我们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试加用多巴胺和压宁定联合治疗,共观察34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生;毕贞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对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点滴

    脑出血多见于高血压患者,由于脑动脉破裂,血液渗入脑实质,可导致昏迷和瘫痪,病死率较高,患者的症状与出血量和出血的部位有关.通过二十年来对脑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实践的总结,下面谈几点护理脑出血病人的体会:

    作者:王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室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了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物品的重要任务,抓好供应室感染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为防止医院交叉感染,供应室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作者:金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乙肝病毒e抗体和核心抗体二项阳性的DNA检测分析

    乙肝病毒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在临床上大约可占2-10%,而人们对这部分人的基因检测往往比较忽略,其实这部分人群里也有少数有病毒的复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刘延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的护理体会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是我国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目前对白内障尚无肯定的药物治疗方法,所以手术仍是白内障复明的主要手段.我科自1998年至今共收治白内障患者600例,其中糖尿病所致白内障70例,均行手术治疗,在护理方面有其特殊性,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珍;车燕;刘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双侧乳腺原发性T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双侧乳腺原发性T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光镜、免疫组化标记观察.结果①1例34岁女性患有原发性双侧乳腺恶性肿瘤.②组织学特点:瘤细胞呈片状及条索状排列,部分围血管分布,有明显嗜血管现象,瘤细胞胞质少,核小,深染有异型,部分核扭曲,染色质细,无淋巴上皮病变.③免疫组化染色:LCA、CD3、CD43均为阳性,而CD20、CD79a、CKLMW均为阴性.④随访:术后4个月死亡.结论乳腺原发性T细胞淋巴瘤是极为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作者:张建;张晓莉;成爱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细菌谱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药敏情况.方法对我院2003.1~2005.1收治128例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患者中有62例患者血等标本细菌培养阳性,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率为54.8%,革兰阳性菌为45.2%,2例(0 3%)为混合菌感染.在革兰阴性菌组中以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克雷伯杆、铜绿假单胞菌菌、阴沟肠杆菌为主,在革兰性阳菌组中,以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提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100%),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三代头孢哌酮等有较高耐药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100%),对苯唑西林、青霉素等耐药率较高.结论在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可能不需要常规应用抗菌素,因耐药菌株的增加,临床用药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对高危患者经检验碳(杂)青霉烯类和糖肽类的联合应用可能是一较好选择.

    作者:吴洁清;路平;梁秋冬;赵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乙肝五项室内质控的检测经验

    为了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我院近年来对乙肝五项的质量控制做了大量的工作.具体操作如下:

    作者:刘莉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LMWH)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LMWH在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不但验证了LMWH的疗效和安全性,而且拓宽了其应用领域.

    作者:李淑华;王云中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子宫破裂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破裂的原因、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子宫破裂的原因及处理.结果发生子宫破裂的原因为梗阻性难产占35.5%;疤痕子宫23.7%,滥用催产素者占19.7%,手术损伤21.1%.50例行子宫修补术;次全子宫切除术20例;全子宫切除4例;死亡2例.结论做好产前检查,提高住院分娩率,正确处理产程,合理应用催产素等能减少子宫破裂的发生,同时应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

    作者:陈俊琦;肖玉慧;吴茂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正确掌握氨茶碱的应用

    氨茶碱应用于临床已有60多年的历史,是广为人知的常用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的哮喘、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无论是在家庭、诊所、基层医院都较常用.但对其毒、副作用及使用方法以及对呼吸系统以外的其它治疗作用知道的大都不够确切,故存在一定的乱用药现象.我们对134名患呼吸系统疾病来我院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116人(占86、5%)在来院前用过氨茶碱,其中大多数出现过胃部不适、心悸、乏力、失眠、头晕等不良反应,大多数人不知道有乱用药的因素.故有必要对氨茶碱的正确使用进行宣教指导.

    作者:赵晓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28例体会

    带锁髓内钉技术自从应用以来,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骨科医生重视.其具有适应症广、手术创口小、对骨折环境干扰小、固定可靠、应力遮挡小及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我院自1998年6月-2005年3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护士长素质与护理管理技巧

    护理管理学既属于护理学,又属于管理学的分支学科范围.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是护理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指挥、协调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活动过程[1].作者参考有关文献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护理管理中应注意的技巧探讨如下:

    作者:江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青年与中老年结肠癌内镜的比较分析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发现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一般40岁以上多见,但青少年人也并非少见.作者总结了近6年结肠镜检查及临床资料,本文将其内镜表现及病理形态与中老年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引起同道重视,提高早期结肠癌检出率.

    作者:劳辉;梁翔;吴茂荣;何洪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所致重度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过程中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等是常见毒副作用,大多病人白细胞在治疗1-2周后即可恢复,但部分患者骨髓抑制严重,白血病患者在未缓解期的化疗表现较严重,白细胞<1.0×109/L.虽经治疗难以恢复,甚至引起严重感染,造成患者死亡.为减少患者痛苦,减轻经济负担,尽可能缩短住院天数,我们采取有效治疗方法,达到较满意效果.

    作者:高艳华;朱述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现代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为了配合现代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的开展,巩固手术疗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采取个别指导方式以口头讲解及(或)患者阅读卡片,宣传手册、示范操作等方法进行.结果2例术后视网膜裂孔经激光封闭达到解剖复位,2例出现暂时眼压升高,其余均视网膜平伏,视力提高,其中光感1例,手动/眼前5例,指数17例,0.02-0.06 12例0.1-0.611例,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月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