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凝固治疗眼睑基底细胞癌3例

易梅

关键词:微波凝固治疗, 微创手术, 医务工作者, 现报告如下, 基底细胞癌, 效果满意, 手术切除, 放射治疗, 恶性肿瘤, 原位癌, 破坏性, 眼科, 面部, 美容, 临床, 毁损, 患者
摘要:基底细胞癌是眼科常见恶性肿瘤,一经确诊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但手术破坏性大,也给部分患者面部造成终身毁损,影响美容及今后生活.尤其是提倡微创手术的今天,尤其受到病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关注.近两年,我科对三例早期眼部原位癌采取微波凝固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抑郁症及治疗有哪些常用药物

    我们的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生活中有许多的困难和不如意,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日益增大的压力,你的情绪也许会变得十分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睡眠质量下降,且经常感到疲倦乏力,身体局部不适,如胸闷、心慌、头痛、背痛等,甚至经常哭泣、紧张、害怕、消极等.也许你自己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正在四处求医,做过许多检查,服过许多药物,有过许多诊断,但总的效果不明显,你可能认为医生没把您的疾病诊断准确.

    作者:熊慧群;穆云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东营市2001-2002年麻疹的流行病学分析

    2001年11月至2002年6月份,东营市发生了麻疹疫情,局部呈现爆发.这是近10年来我市首次发生麻疹的爆发流行.为探讨麻疹的流行因素,以加速控制麻疹,现将2001-2002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缪建防;王华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筛窦切除及其综合治疗对多发性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鼻息肉为常见病,多发于成年人.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要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常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为使患者能一次手术根治或延长复发时间,作者于1998年至2004年间对82例多发性鼻息肉者分组进行了息肉摘除筛窦开放或切除、抗感染、抗变态反应、鼻中隔矫正、鼻窦开放等综合治疗,并对所有病人进行了随访、观察和对比.

    作者:王爱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浅谈老年住院病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导致老年住院病人睡眠障碍的因素,从而实施护理干预,使老年病人恢复正常睡眠状态.方法采用护患访谈式调查法.结果(1)环境因素是影响老年住院病人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2)老年人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也严重影响着睡眠质量的高低;(3)心理及健康状态也是影响老年人睡眠状态的主要因素.结论采取护理干预对老年病人睡眠障碍的纠正是护理工作不可忽视的内容.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铸造(牙合)支托结合锻丝卡环制作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体会

    笔者自2000年以来在临床上应用铸造(牙合)支托与锻丝卡环结合制作简单可摘局部义齿,完成修复工作,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春英;田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探讨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胰胆管造影(ERCP)术的临床应用和观察护理.方法对成功进行ERCP术的26例病人的临床经验和手术前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通过ERCP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11例,胆系炎症4例,胆总管肿瘤5例,急性胰腺炎5例,胆管蛔虫1例.结论ERCP术是消化内镜手术的一部分,属于介入和微创手术,对多数胆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乙肝病毒e抗体和核心抗体二项阳性的DNA检测分析

    乙肝病毒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在临床上大约可占2-10%,而人们对这部分人的基因检测往往比较忽略,其实这部分人群里也有少数有病毒的复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刘延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静推及静滴心律平致心脏停搏1例抢救与护理

    1病例报告患者,女,60岁,因冠心病心绞痛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96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入院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静滴硝酸甘油,极化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口服鲁南欣康,倍他乐克,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心前区疼痛消失,症状减轻.入院36小时,突然出现心慌,气促,心前区不适感,心率188次/分.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遵医嘱立即给予心律平70mg加入5%GS20ml,以2ml/分的速度静推,半小时后心率降至160次/分,然后心律平140mg加入5%GS150ml,以5ml/分的速度静滴,当心律平总量用到170mg时,患者突然心率急剧下降,以致心跳骤停,血压降为零,患者出现叹气样呼吸.立即停用心律平,给予叩击心前区,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静推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等,12分钟后,心率上升至90次/分,血压上升至120/80mmHg,病人转危为安,病情渐趋稳定.

    作者:牟雪梅;牟效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细菌谱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药敏情况.方法对我院2003.1~2005.1收治128例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患者中有62例患者血等标本细菌培养阳性,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率为54.8%,革兰阳性菌为45.2%,2例(0 3%)为混合菌感染.在革兰阴性菌组中以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克雷伯杆、铜绿假单胞菌菌、阴沟肠杆菌为主,在革兰性阳菌组中,以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提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100%),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三代头孢哌酮等有较高耐药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100%),对苯唑西林、青霉素等耐药率较高.结论在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可能不需要常规应用抗菌素,因耐药菌株的增加,临床用药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对高危患者经检验碳(杂)青霉烯类和糖肽类的联合应用可能是一较好选择.

    作者:吴洁清;路平;梁秋冬;赵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瓣膜置换术中温-冷-温灌注方法和单冷含血停搏液灌注的比较

    目的比较温-冷-温灌注方法和单冷含血停搏液灌注方法在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84例择期瓣膜置换病人分为2组,一组先用温血停搏液诱导停搏,继用冷血停搏液维持,开放主动脉前用温血停搏液再灌注(组Ⅰ).一组单用冷(4℃)含血停搏液灌注(组Ⅱ).2组病人性别、年龄、心功能、主要器官功能和身体状况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于麻醉开始前和主动脉开放后即刻、1h、3h、6h、12h、24h、48h、72h抽取外周血测定CK-MB、CTnT含量并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自动复跳率、正性肌力药物使用量和时间、辅助呼吸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结果2组病人术前CK-MB和CTnT无显著差异,术后均增高.组Ⅰ增高较组Ⅱ增高少,有统计学意义.组Ⅰ自动复跳率较组Ⅱ为高和辅助循环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使用量和时间等较组Ⅱ为少,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冷-温灌注方法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张明香;王永连;陈志军;王忠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走出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误区

    抗感染药物就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终治愈疾病.但在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感染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根据目前对用药情况的了解,本文就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问题讨论分析如下:

    作者:张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80例腹部感染的厌氧菌分析

    目的探讨80例外科腹部感染患者脓性标本厌氧菌的菌种分布,疾病类型与厌氧菌感染的关系及耐药性状.方法采用抽气换气厌氧环境下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归类及药敏检测.结果66例培养阳性,总检出率82.5%,其中单纯厌氧菌和需氧菌检出率,分别占阳性标本的27.3%和33.3%,混合阳性占39.4%.药敏检测以氯霉素、林可霉素、灭滴灵敏感.结论检出的厌氧菌中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60.7%(34/56),需氧菌中同样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60.6%(40/60),腹部感染患者常表现为一个病灶中除可能出现多种厌氧菌外,并常与需氧菌同时存在,以膈下脓肿患者多见100%(6/6).厌氧菌对抗菌药物有较稳定的敏感性.

    作者:朱道;黎雪英;刘志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现代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为了配合现代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的开展,巩固手术疗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采取个别指导方式以口头讲解及(或)患者阅读卡片,宣传手册、示范操作等方法进行.结果2例术后视网膜裂孔经激光封闭达到解剖复位,2例出现暂时眼压升高,其余均视网膜平伏,视力提高,其中光感1例,手动/眼前5例,指数17例,0.02-0.06 12例0.1-0.611例,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月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肠瘘病人双套管负压引流的护理

    目的总结16例肠瘘患者应用双套管负压引流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01年7月-2003年12月16例肠瘘患者采用双套管持续负压引流,适当局部冲洗,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结果16例患者心理状况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肠瘘治愈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双套管负压引流是治疗肠瘘的有效方法,健康教育可促进肠瘘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周锦玲;赖智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20例诊断体会

    慢性肺心病和冠心病均为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疾病,两者常合并存在,合并率在20%左右,合并后使病情复杂化,易相互掩盖并加重病情,造成漏诊或误诊.现就我院确诊的2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治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贾明跃;张关文;张晓光;贺威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阴道的细菌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及其治疗对策

    目的观察阴道的细菌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及其治疗对策.方法选择孕期在28-36周的孕妇216例,其中诊断为阴道的细菌感染者1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n=73例采用罗红霉素0.15g Bid×7天,并加用灭滴灵0.2g Tid×7天;安慰组(B)n=72例,采用VitB1 10mg Tid×7天;另选无细菌感染71例作为对照组(C).追踪观察孕妇发生早产的病例数.结果A组73例,发生早产15例,发生率为20.5%;B组72例,发生早产30例,发生率42.2%;C组71例,发生早产4例,发生率5.6%.经统计学检验A组与B组对比,P<0.05;B组与C组对比,P<0.01.检出阴道细菌为淋菌12例,早产发生8例,占66.6%,加德纳菌37例,早产发生18例,占48.6%,嗜血杆菌48例,早产发生21例,占43.7%,霉菌77例,早产发生5例,占6.4%等.结论孕妇合并阴道细菌感染,发生早产率高于无阴道细菌感染者,经过治疗可显著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肖玉慧;吴茂荣;陈俊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高血压病现代治疗的观察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的传统认识得到了更新,循证医学已成为共识.高血压病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也伴随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因此治疗要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改善上述诸代谢紊乱,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这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肖永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技巧与并发症的处理

    我院自1998年5月至2005年3月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20例,效果满意,现对其进行临床资料综合、归纳、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余波;刘金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临床观察

    近年来,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多趋势.即往强调早期较彻底的手术引流,目前的治疗原则越来越注重个体化治疗.手术主要针对坏死伴感染、腹腔脓肿、肠瘘、胆道梗阻以及假性囊肿等并发症.我院自1996年8月-2004年8月收治非胆源性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18例,皆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欧天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复合芬太尼行无痛人流的观察与护理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早孕无痛人工流产,镇痛效果非常好,可使病人在完全无知无痛的情况下,顺利的完成人流手术,深受早孕行人工流产妇女的欢迎.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接收无痛人流的人数200例,为了确保手术安全,我院在无痛手术室配备了专职护士,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绪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