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薇;张志民
目的 观察生化汤加味联合抗菌药对提高药物完全流产率,降低药物流产(药流)后阴道持续出血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门诊药物流产者315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5例,观察组胎囊排出后给予加味生化汤治疗,每习1剂,分2次服完,同时口服替硝唑1g,每日1次,环丙沙星500mg,每日2次,均连服5天.对照组160例,对照组胎囊排出后不予服用加味生化汤及上述抗菌药.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不全流产率、持续阴道出血率分别为95.5%、4.5%及9.7%,而对照组分别为90.0%、10.0%及23.1%,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生化汤加味及抗菌药联合治疗能提高药物完全流产率,降低不全流产率及持续阴道出血率,并能很好的预防和控制感染,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亚芳;黄平洁;卢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萨奇病毒A16型和明道病毒71型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发热和手、足皮肤疱疹,口腔粘膜溃疡.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感染后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作者:韩基生;李向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RHEpo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Ⅲ期食管痛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62例欲接受根治性放疗的Ⅲ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放疗前Ⅰ周给予RHEpo 3万U,皮下注射,每周1次,至放疗结束.放疗用6MV X射线进行三维适形照射,DT1.8~2.0Gy/次,每周5次,中位剂量为DT64Gy.对照组行单纯三维适形照射,照射野和剂量同试验组,中位剂量为DT65Gy.结果 放疗DT20Gy时,试验组完全消退率(CRR)6.7%(2/30),对照组CRR6.7%(2/30)(χ2=0.2679,P=0.6048);放疗DT40Gy时,试验组CRR33.3%(10/30),对照组CRR16.7%(5/30)(χ2=2.2222,P=0.1360);放疗结束时,试验组CRR50.0%(15/30),对照组CRR26.7%(8/30)(χ2=3.4548,P=0.0631);放疗后1个月,试验组CRR63.3%(19/30),对照组CRR36.7%(11/30)(χ2=4.2667,P=0.0389);放疗后6个月,试验组CRR66.7%(20/30),对照组CRR40.0%(12/30)(χ2=4.2857,P=0.0384).两组在血液学毒性方面有统计学差异(χ2=8.1481,P=0.0043).结论 RHEpo联合三维适形放疗能明显提高Ⅲ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血液学毒性轻微,并可预见能延长患者的远期生存,值得临床上试用推广.
作者:孙衍伟;周嘉云;苏彤;安永恒;梁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马蹄内翻足是儿童骨科常见的先天性残疾病症之一.据统计,每1 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例,即发病率为1‰,全球每年有超过100 000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出生,80%在发展中国家,其中多数得不到治疗或治疗不当[1,2].
作者:王盛明;庄志强;王亚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肌筋膜疼痛是指局部肌肉疼痛,同时伴随激痛点产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青年居多,多数患者可指出疼痛部位,痛可向远处放射,如涉及肩臂部或上背部以及头部,还可伴有交感神经症状如头晕、耳鸣等.
作者:费英俊;贾春雨;冯建来;郜时华;支世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腹部X线平片检查,常可判断是否存在肠梗阻和推测梗阻的部位.然而急性肠梗阻起病急、病情变化快,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常常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难题,而延误诊断和手术时机是造成肠梗阻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付建成;陈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近年来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实验指标相结合的研究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不仅有助于揭示证候本质,指导临床治疗,还是中两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必由之路.
作者:郑琪超;徐尚华;曹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量以上结核性心包积液经心包腔内注入尿激酶结合经皮留置导管心包引流治疗减少心包粘连和缩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确诊为结核性心包积液60例,在超声心动图定位下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经皮心包腔内置入多孔中心静脉导管,并经导管行心包积液闭式引流,直至积液不再流出,用尿激酶5万IU加入生理盐水20ml经导管注入心包腔内,夹管24h后将其全部排出,直至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包积液消失或仅剩少量,心包纤维素或粘连消失,即可拔出引流导管.结果 经皮心包腔内尿激酶治疗有利于心包积液彻底引流,减少纤维素在心包内沉积,复查超声和胸片显示心包积液完全消失43例,少量积液17例,但其积液包裹和心包粘连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患者对心包腔内尿激酶治疗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无出血和继发感染发生.结论 经皮导管心包内尿激酶纤溶治疗能安全、有效地预防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心包粘连和缩窄的发生.
作者:邹雪燕;张小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对冠心病患者开胸手术围术期平均动脉压、心率、ST-T段的变化及肌钙蛋白T(TnT)释放水平的影响.方法 3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Ⅱ组术中采用TEA复合全身麻醉,观察两组围术期平均动脉压、心率、ST-T段的变化及TnT释放水平.结果 各个时间点Ⅰ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Ⅱ组各时点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改善Ⅰ组总有效率为33.3%,Ⅱ组总有效率为86.7%;TnT含量在术后1h开始升高(P<0.05),24h达峰值(P<0.05),术后48h有所下降,组间比较术后24h及48h Ⅱ组患者TnT水平低于Ⅰ组(P<0.05).结论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稳定,心肌缺血改善明显,TnT值明显低于单纯全麻组,能有效地抑制术中应激反应,减轻心肌损伤,有利于其预后.
作者:肖华鑫;徐友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双通道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全麻在ASAⅡ~Ⅲ级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手术50例,年龄62-89岁,ASAⅡ~Ⅲ级,手术时间1~3h.随机分为2组,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组(TCI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Ⅰ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全凭静脉和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观察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离开手术间的时间,并观察术后是否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术后躁动、肌肉僵直等不良反应.结果 TCI组患者较Ⅰ组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离开手术间的时间均早,并且术后不良反应低.结论 与静吸复合全麻相比,在ASAⅡ~Ⅲ级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双通道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朝宇;陈素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199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12例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免疫组化检查证实ER、PR和HER2/neu均为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144例(20.2%).回顾性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生存预后等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本组病例中有20.2%(144/712)为三阴性乳腺癌,多见于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无明显关系.截至2009年10月31日,14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2~147个月),有57例患者出现复发及转移,38例已死亡.三阴性乳腺癌组局部复发率及骨、脑转移发生率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组患者相比并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肺、肝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生存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2、5、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1.1%%、58.2%和53.7%,总生存率分别为80.8%、66.5%和55.2%.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约占所有原发性乳腺癌中1/5.这些患者以伴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容易发生内脏转移及总生存率低为主要特点,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无明显关系.伴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容易出现肺转移和肝转移可能与该器官表达某些特异性受体有关,也可能是导致三阴性乳腺癌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
作者:杜彩文;陈宏武;黄文河;张国君;洪超群;陈炯玉;魏晓龙;马长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Swan-Ganz导管、PiCCO导管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心脏前负荷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方法 通过动物实验,依次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法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Swan-Ganz导管法测定肺小动脉楔压(PCWP)和PiCCO导管法测定胸腔内血容量(ITBV),并观察呼气末正压(PEEP)、血管活性药物和血容量快速变化时,上述指标相对于基础值的变化,对比研究其反映心脏前负荷的正确性与灵敏性.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在PEEP增高至10cmH2O时,CVP、PCWP增高(P<0.05);血管活性药町以增高CVP值(P<0.05),但不影响PCWP、LVEDV和ITBV;在血容量快速变化时,PCWP、LVEDV和ITBV产生相应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而CVP的变化不明显.结论 相较经典的Swan-Ganz导管和无创的超声法,PiCCO导管法测量心脏前负荷结果 可信,创伤小且具可重复性,值得推广.
作者:曾元英;曹一飞;郭剑锋;陈刚;席与斌;吴允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恩再适对脑梗死后肢体疼痛、麻木的疗效.方法 脑梗死后肢体疼痛、麻木患者80例,随机选择40例为恩再适治疗组、40例为维生素B12对照组.治疗组每天静点恩再适2支(7.2单位),对照组1次/天,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500mg.4周后对比观察患者疼痛、麻木症状及正中、腓总、胫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3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恩再适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疼痛、麻木的症状和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对脑梗死后肢体疼痛、麻木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作者:黄辉海;郑兴敏;陈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患者,女,53岁,因下唇肿胀1小时来诊.1小时前食用卤鸭头后,下唇出现肿胀,无疼痛和瘙痒.体检:系统检查无异常.
作者:王远清;杨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重症肺炎是ICU常见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以控制感染为主,辅以祛痰及对症治疗.痰热清注射液是国家实行中药指纹图谱检测标准后第一个标准上市的中药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镇惊的作用.
作者:陈一凡;彭文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冠心病是一种由多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引起的慢性疾病,目前已公认的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吸烟史等.
作者:李正;高继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过去认为大出血是肝脏切除手术的主要危险,但随着手术技术提高、手术器械的改进、对患者术前评估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肝脏解剖的深入了解,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小,使麻醉趋于简化.
作者:毛美睿;许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Ezrin和PTEN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6例胃癌组织,另收集3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作为对照.采用Elivisio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粘膜中Ezrin和PTE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 Ezrin在正常胃粘膜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9%、78.6%.PTEN则分别表达为100%、62.7%;Ezrin和PTEN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而与肿瘤的TNM分期、病变部位、血清CEA水平相关(P<0.05);Ezrin和PTEN二者表达强度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280,P<0.05).结论 联合检测Ezrin和PTEN的表达有助于胃癌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的预测.
作者:王佳斌;范钟麟;王学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包皮环切术是泌尿科常见手术,但有时因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甚至会给患者造成难以恢复的严重损害.既往传统手术容易出现出血、感染及包皮淋巴性水肿、线结残留及痛性勃起等并发症,临床医生做了多种手术改进,方法各异.
作者:黄建峰;杨绥冲;聂勇;王刚;常浩生;张秀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 ,统计分析273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 27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52株来自痰及支气管吸出物(占92.3%),其次为伤口分泌物12株(占4.4%).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科室ICU病房检出率高,占40.7%,其次为呼吸内科,占16.1%.27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48株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10.0%),氨苄青霉素(97.0%)耐药率高.慢性肺部疾病和脑血管疾患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的主要基础疾病.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多来自于痰及支气管吸出物标本,感染率高为ICU病房,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控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作者:陈奕慧;林红燕;付飞;史兆驹;林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