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蝶骨嵴脑膜瘤术后脑梗死5例分析

梁超;关俊宏;吕涛

关键词:蝶骨嵴, 脑膜瘤术后, 脑梗死, 患者情况, 致残率, 死亡率
摘要:蝶骨嵴脑膜瘤术后脑梗死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现对我科2005年5月~2008年10月5例蝶骨嵴脑膜瘤术后脑梗死患者情况分析如下.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重症难治性心力衰竭(severe Refractory Heart Failure,SRHF)是各种原冈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心力衰竭症状持续严重的临床症候群,且对各种治疗反应较差,预后凶险.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使用硝普钠联用大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SRHF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庆辉;刘霞;杨天伦;周波;周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指护理人员与患者交往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姿势去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受,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帮助其建立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佳身心状态.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有侥幸、悲观、绝望、恐惧、愤怒、焦虑不安、孤独等,在化疗期间又严重地恐惧紧张,心理上惧怕化疗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严重影响病程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化疗心理指导.对27例化疗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其抑郁、焦虑情绪有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朝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肺癌MMP-9和VEGF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84例肺癌组织中MMP-9和VEGF的表达.结果 肺癌组织MMP-9和VEGF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小细胞肺癌和腺癌MMP-9表达高于鳞癌(P<0.01).肺癌MMP-9表达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19<0.01),Ⅲ期和Ⅳ期高于Ⅰ期和Ⅱ期(P<0.05).肺癌VEGF表达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Ⅲ期和Ⅳ期高于Ⅰ期和Ⅱ期(P<0.05).肺癌MMP-9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MMP-9和VEGF表达与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秦蓁;罗彬;王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Graves'病合并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研究进展

    Graves'病又名弥漫性甲状腺肿并甲亢,是一种内分泌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由于自身免疫、高代谢状态及高甲状腺素的毒性作用等因素,5%~20%的患者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偏低[2-3],而接受药物的患者特别是ATD更容易出现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可致粒细胞减少或缺乏[4],易继发严重感染、脓毒血症、败血症甚至诱发甲亢危象[5],危及生命.现就Graves'病合并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发生机制及防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伍军伟;凌俊宏;龙健忠;王福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成人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在某合资企业选择700例20~55岁的健康成人,随机分2组,均以0、1、6程序分5μg/0.5ml、10μg/1.0 ml的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1个月观察免疫效果.结果 ①5μg/0.5ml组:抗-HBs阳转率为94.4%,男女之间无差异,<35岁组显著高于≥35岁组;抗-HBs滴度的中位数为365.90 mIu/ml,男女之间无差异,<35岁组显著高于≥35岁组;②10μg/1.0ml组:抗-HBs阳转率为94.6%,男女之间、<35岁组和≥35岁组之间无差异;抗-HBs滴度的中位数为455.55mIu/ml,男女之间无差异,<35岁组显著高于≥35岁组;③两组比较:两组免疫后的感染模式无差异,抗-HBs阳转率无差异,两组免疫后抗-HBs滴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具有良好的免疫原件和安全性,35岁以下成人接种疫苗效果优于35岁以上,接种疫苗后抗-HBs持续保护时间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作者:董关华;林玉娣;钱燕华;姜永;邓于;丁珊;任一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腺癌59例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59例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自2000年1月~2008年1月本科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59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史资料,分析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结果 患者的死亡率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年龄显著相关.结论 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乳腺癌是有价值的预后因素.

    作者:邓秋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贝那普利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口服)和银杏达萸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1次,缓慢静滴),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A1b)、肌酐(Scr)、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U-A1b明显降低(P<0.05,P<0.01),但Scr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U-A1b、TC、TG、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的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不仅降低蛋白尿,还具有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纠正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在保护肾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两药合用在延缓DN进展方面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起到协同作用.

    作者:李红梅;李淑玲;卢水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98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组80例,非冠心病组18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27例,双支病变组29例,多支病变组24例.常规检测血尿酸水平,分析各组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339.45±88.04)μmmol/L,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293.92±74.51)μmmol/L(P<0.01),单支病变组(332.0±80.30)μmmol/L,双支病变组(337.81±95.72)μmmol/L,多支病变组(352.23±80.04)μmmol/L,血尿酸水平呈递增趋势.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李淑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肌钙蛋白T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肌钙蛋白T(cTnT)对预测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受累程度和短期预后的临床利用价值.方法 4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比较血清cTnT升高和正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右心室受累程度和临床预后.结果 40例患者中,18例患者(45%)cTnT水平升高,作为cTnT阳性组.其余22例患者(55%)cTnT水平正常,作为cTnT阴性组.在cTnT阳性组中,12例患者(66.7%)有右心室扩张或运动减弱,而cTnT阴性组中有3例患者(13.6%)有右心室扩张或运动减弱,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cTnT阳性组右室收缩压明显高于cTnT阴性组(P<0.05).cTnT阳性组心源性休克发生例数明显多于cTnT阴性组(P<0.05).结论 血清cTnT水平升高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有较高的发生右室功能不全和心源性休克的风险,cTnT对于急性肺栓塞患者风险评估和预测短期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刚丽;孙晓义;张新莉;寇露鑫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核医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计算机及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教育模式的重大变革.本文结合核医学教学分析了基于单机、局域网以及因特网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继伟;桑士标;李清茹;王栋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儿童白血病口腔感染的护理及预防

    口腔是白血病常见感染部位之一,化疗后更易并发口腔炎及口腔溃疡,影响患者正常饮食,造成营养缺乏,水和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甚至导致健康状态不良及免疫功能下降,加重全身性感染而危及生命.儿童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发生率与血液病类型及化疗药物的剂量等有关,感染率高.因此.有效预防和加强护理,积极防治口腔感染极为重要.近年来我科在观察、护理儿童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并发口腔黏膜感染方面取得一定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伟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气道异物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多见于5岁以下儿奄,3岁以下多,偶见于成人.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及紫绀.气道异物的治疗除了及时手术取出异物外,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也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我科2005~2008年共收治气道异物患者5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印小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尿微量蛋白含量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血压升高数年以后可引起小动脉硬化病变,肾脏为主要受累的靶器官之一.早期肾损害缺乏临床表现,而常规检查很难发现阳性结果.临床上若能早期发现高血压的肾损害,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对于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重大意义.我们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98例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G)、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并与正常健康人的结果进行比较,以进一步探讨尿微量蛋白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

    作者:赵郁珍;陈党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甲氰吡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08例疗效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患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1].我科采用甲氰吡酮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永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8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三叶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结果 锁定钢板治疗组的疗效与三叶钢板治疗组,在满意度、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和输血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刚板可使骨折部得到复位及稳定的固定,对骨和软组织血供影响小,可使患肩关节早期安全的活动,避免关节僵硬,足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 .

    作者:余火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二烯丙基三硫化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般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会无选择地损伤正常组织和细胞,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性的损伤,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食用大蒜可降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其抗癌作用主要归功于它所含的有机硫化物,主要包括二烯丙基硫化物(diallyl sulfide,DAS)、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Ie,DADS)、二烯丙基三硫(diallyl trisulfide,DATS)等.有效浓度的上述物质可引起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当抗肿瘤药物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诱导肿瘤细胞死亡时,不会引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对机体正常细胞影响小.DATS在一些实验中显示出优于其他烯丙基硫化物的抗癌作用.下面就一些实验研究结果对其引起的恶性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肖志科;姜浩;唐圣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带教几点体会

    护生进入临床科室实习是护理教育的后阶段,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在这个阶段得以实现,我院这几年来一直担负着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现将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非脱垂大子宫阴式切除术76例临床分析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阴式与腹式大子宫切除术的比例差异很大[1].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国外文献报道了阴式大子官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2-4].在我国,长期以来,阴式子宫切除术多限于子宫脱垂的小子宫患者.随着微创手术的开展.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更优于经腹小切口及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设备、技术受限),且深受患者欢迎.现总结我院开展的76例阴式非脱垂大子宫切除术的经验,并报道如下.

    作者:姜岩;闫京卫;武丽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治疗进展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以耳廓先天发育不良,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及颌面部畸形为特点的先天性畸形[1].其发病率差别很大,陈佳鹏等[2]研究提示:我国的发病率约为5.18/万.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治疗复杂而且困难,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自体组织及支架(自体、异体或人工合成材料)进行修复;另一类是利用耳赝复体(义耳)修复.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两类方法均有了较大的变化,现综述如下.

    作者:蒋文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PCI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PCI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选择确诊冠心病行PCI治疗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PCI后给予常规用药,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检测并分析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全血粘度高切、中切和低切方面明显降低(P<0.05),且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在治疗后全血粘度低切指标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此外,治疗组在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和卡松曲服应力方面与治疗前相比,亦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后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治疗后在全血还原粘度和卡松曲服应力方面水平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冠心病PCI后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缓解心绞痛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然尊;石蓓;许官学;王冬梅;沈长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北京航天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