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盆布兜牵引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体会

范元芝

关键词:骨盆, 牵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现报道如下, 医院合作, 疗效满意, 科学院, 骨伤科, 中医, 中国, 患者
摘要:自1993年至1995年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医院合作,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6例,其中有96例接受腰椎骨盆布兜牵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治疗慢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本病大多数表现为双下肢,尤以小腿、足背等处出现棕褐色斑片,压之不褪色;或出现铁锈色苔藓样紫癜性丘疹;或出现紫红色毛细管扩张和出血性的环状损害,瘙痒部分患者可出现.中医学记载的血瘙、血疳、血风疮相似.西医认为是慢性毛细血管炎疾病.

    作者:陈明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胃吻合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介绍国产可重复使用吻合器在食管胃吻合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我院1996年3月~2002年3月应用上海产GF-1及常州产WGW系列吻合器(24号、26号)进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消化道重建共41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手术及住院期间因呼吸衰竭死亡2例,发生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狭窄6例,吻合口出血4例.结论 掌握吻合器的结构和性能,正确使用吻合器,防止机械障碍影响吻合,国产吻合器同样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冰;韩庭跃;陈炳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49例(55肢)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平均随访14.5个月,48例于术后12~24周(平均17.7周)骨性愈合,下肢髋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例术后复查发现远端锁钉未能通过锁钉孔,远端锁钉于术后6个月断裂,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

    作者:冯江学;杨渊;陈海涛;黄巍峰;马志芳;张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住院眼外伤1044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眼外伤相关因素,探讨眼外伤的防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6~2006年1044例住院眼外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044例眼外伤占同期眼科住院病人33.69%,男性849例,女性195例,男:女=4.35:1,多发年龄11~40岁,职业依次为工人、学生、农民及学龄前儿童.致伤原因以异物及利器伤居多,占42.82%.治疗后裸眼视力低于0.05者477眼,占45.69%.结论 眼外伤是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应加强眼外伤的防治及普及教育,减少眼外伤的发生.

    作者:李仕忠;谢月球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低场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脑梗死及胶质瘤诊断的价值

    目的 研究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脑梗死及胶质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4例脑梗死、5例胶质瘤患者进行常规MR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并将DWI序列图像与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DWI序列急性脑梗死100%表现为高信号,陈旧性脑梗死42%表现为等信号,58%表现为低信号.胶质瘤其瘤体表现为混杂信号,瘤周水肿表现为等信号.结论 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像较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图像更早发现急性脑梗死的异常信号,能区分新旧梗死灶,并与胶质瘤鉴别.

    作者:蒙家彦;韦琳;谭俊扬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腹膜前间隙置平片治疗腹股沟疝

    目的 探讨腹膜前间隙置平片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经内环入路,分离腹膜与腹横筋膜间的疏松组织联系,创建腹膜前间隙,置补片于此间隙内.结果 48例病人均治愈,随访1~12个月无复发.结论 腹膜前间隙置补片治疗腹股沟疝方法简便、费用低、易推广.

    作者:罗建兴;黄政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黔东南州实施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5年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黔东南州世行贷款/英国增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5年的效果.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2~2006年黔东南州16个县(市)项目季报表.结果 5年全州初诊病人平均就诊率为1.78‰,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8 107例.初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82.68%,复治涂阳平均治愈率77.95%.结论 黔东南州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5年取得了显著成就,发现和治愈了大量肺结核病人.但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仍需进一步控制工作.

    作者:吴家莲;李涛;杨万忠;吴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我们自2002年2月~2006年3月对住院的35例子宫肌瘤患者用永久性栓塞剂PVA微粒进行超选择双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栓塞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兴强;蒋师;谭必勇;文咏梅;姚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外感发热临床疗效观察

    为了解热毒宁注射液对儿童外感发热的疗效,我对2006年11月~2007年2月在我院门诊因外感发热的患儿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退热时间的观察,现报导如下.

    作者:姚献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谈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发病率较高,其理想的治疗应在早期阶段,尤其在X线发现之前,如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可防止股骨头塌陷,保存关节功能.现将近年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非手术治疗和姑息性手术治疗归纳如下.

    作者:王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干扰素-α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目的 通过干扰素-α刺激体外培养的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检测树突状细胞CD80、CD86的表达,检测培养液中IL-12的浓度,以探讨干扰素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影响,进而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作用机理.方法 抽取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用Romani方法培养,对照组加入IL-4和GM-csf,实验组加入IL-4、GM-csf和干扰素-α培养;第9天时收集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0、CD86;第12天时收集上清,用ELISA法检测IL-12的浓度.结果 应用干扰素的试验组树突状细胞CD80、CD86的表达有所增加,上清中IL-12的浓度也较高.结论 干扰素促进慢性乙肝患者外周树突状细胞表型成熟和功能增强.

    作者:王言理;韩方正;万美容;张言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腔隙性脑梗塞126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本文通过126例腔隙性脑梗塞(简称腔梗)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探讨临床常见的危险因素与腔梗病变发生的关联性.

    作者:赵尔君;吕友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自拟降脂保肝汤合丹参滴注液治疗脂肪肝59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002年以来,作者采用自拟降脂保肝汤合丹参滴注液治疗脂肪肝59例,获得了较好疗效,并与内服多烯康胶丸和肌苷片治疗的5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蒙杏泽;朱小晓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奥氮平组(对照组)和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组(研究组),共观察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疗效显著,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5.7%和64.3%,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在1周末起效,对照组在2周末起效;治疗后1、2、4、6、8周末两组间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各周末IES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克服了抗抑郁药本身起效慢的缺点,且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许佳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新生儿呼吸衰竭1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及预后,以减少其病死率.方法 对127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作前瞻性研究.结果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发病率以早产儿组及低体重组显著高于足月儿组及体重2 500g以上组(P<0.01);出生时重度窒息、出生体重<2 500g及非医院出生的呼吸衰竭患儿辅助通气治疗发生率较高(P<0.01).结论 应用辅助通气治疗可明显提高呼吸衰竭的治愈率,强调防治窒息对呼吸衰竭预后的重要性.

    作者:何莉;易彬;高红霞;石静云;张悦;唐建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二次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能提高大多数瓣膜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少数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人工瓣膜障碍(卡瓣或人工瓣衰败)、人造瓣膜心内膜炎瓣周漏或又出现其它瓣膜病变等,需再次进行瓣膜置换术.由于组织广泛粘连,心功能差,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相对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围术期护理非常重要.1993年7月~2006年7月我院共有15例患者再次接受了瓣膜置换术,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在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甲状腺恶性结节的CT诊断价值分析

    当前,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不断提高.CT已成为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常用影像检查技术,本研究对21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CT影像表现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CT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朱红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乳癌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比较

    本研究旨在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可塞风用于乳癌术后镇痛的效果,并进行评估.

    作者:杨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丘脑出血微创治疗18例临床分析

    丘脑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常见的一种类型,我科自1999年至今对31例丘脑出血中的18例进行了微创治疗,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世信;孙兰;朱希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脑血管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急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有时出血量较大,不易自止,可迅速导致循环衰竭,使脑血管病症状更加恶化,死亡率高达50%~90%[1],现将我院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消化道出血38例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北京航天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