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华;杨绪红
皮肤病与性病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形态学科,皮损形态多样,病种复杂繁多,不容易辨别,皮肤性病的诊治又与其他学科差别大,专业性极强.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临床工作开始的重要阶段,故而临床实习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理论结合实际、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文章在皮肤科的实习教学中探索采用多种模式(包括PBL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翻转课堂等)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技能以及独立学习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探索如何提高皮肤科临床实习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杨莹;陈晓红;张延;曾霓;杨英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研究患者的SBP、DBP指标值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BP、DBP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显著的改良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患者满意度也较高,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陈萍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选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两组护理总体满意率、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总体满意率、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护理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及产妇的心理状态,并提升产妇的满意度.
作者:刘春勤;付衡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期依从性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及神经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第7天及治疗后第14天的NHI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第7天及治疗后第14天与对照组对应时间段的NHISS评分相比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依从性,促进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顾莹;张睿;陶东霞;刘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的检查效果和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5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患者47例记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收治的不存在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47例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了解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栓塞的诊断意义.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检查,能够确诊的患者有46例(97.87%),准确率较高.实验组患者CFV、SFV、PTV、MGV内径值均小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PO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能够有效发现下肢静脉栓塞,操作简单、无创是值得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有效方法.
作者:高建国;胡雪飞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行院前急救联合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院前急救,观察组行院前急救联合介入治疗,对比其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96.30%,相比对照组急救效果较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急救联合介入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茆祎;秦国良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继发性剥脱性皮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8年8月入本院治疗的继发性剥脱性皮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均39例.A组给予综合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住院时间短于B组;死亡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B组为25.6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87%,B组为76.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继发性剥脱性皮炎患者行综合护理可缩短其治疗时间,减少死亡情况,且安全性高.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于慢性咽炎雾化加微波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实施护理干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行慢性咽炎雾化加微波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经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口腔溃疡发生率、患者症状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且研究组的口腔溃疡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4.00%),研究组患者症状评分为(134.24±3.41)分,低于对照组的(165.24±3.24)分,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咽炎雾化加微波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够将患者的治疗时间有效缩短,可以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王敏;张丽君;孙玉萍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进食护理干预对肝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6例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进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营养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进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或减少肝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夏秀丹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在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院采取手术治疗并需行全身麻醉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于手术期间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右美托咪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T2时的HR和MA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T1、T2和T3时的FBG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麻醉过程当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可维持患者生命体重稳定,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周丽丽;郭耀军;郭惠云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中纤维桩加全瓷冠治疗对患牙修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8年3月进行口腔修复的老年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修复要求,将其分为金属烤瓷组和全瓷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金属烤瓷冠联合金属桩修复治疗和全瓷冠联合纤维桩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全瓷组患者修复后成功率高于金属烤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金属桩联合金属烤瓷冠修复相比,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
作者:齐红丽 刊期: 2019年第06期
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sis fracture,OF)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愈后差,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期寿命、身心健康,增加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早期对其进行预测极为重要.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骨密度、FRAX检测工具、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定量骨超声等.FRAX是一种应用临床危险因素来评估每一位个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绝对风险的工具,应用广泛.骨密度预测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是一个总体风险.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应用于骨折预测的研究结论尚存在争议.定量骨超声不能进行统一质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研究表明,FRAX工具能够预测个体10年内发生主要部位及髋部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比其它的方法更优越.
作者:唐孝华;李峰;朱钧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药物镇痛联合全程护理在产房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200例产妇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实行药物镇痛分娩.对照组施行普通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全程护理.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92%)、产妇满意度为(85%)均高于对照组的(81%、66%),实验组在两项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2,9.758,P均<0.05).实验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为(8.18±2.16)h,低于对照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10.17±3.0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181,P<0.05).结论 药物镇痛联合全程护理优于药物镇痛联合普通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采取全程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生产时的疼痛感,减少了总产程时间,提升了产妇满意度.
作者:余昆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奥马哈系统对甲亢患者延续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后出院的9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在常规延续护理基础上,增加奥马哈系统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从疾病知晓率的对比上,观察组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FT3、FT4低于对照组,且TSH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自我管理能力上来看,观察组患者在各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亢患者实施奥马哈系统延续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晓率,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可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崔梅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CT与MRI增强扫描应用于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诊治的84例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疑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CT增强扫描(CT)与MRI增强扫描(MRI),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采用CT检验中,存在12例透明细胞软骨肉瘤;采用MRI检验中,存在10例透明细胞软骨肉瘤,两种检验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验方法主要病变部位为股骨位置,形态则主要为叶状;两种检验方法的钙化类型以点状钙化为主,骨质破坏程度以溶骨性破坏为主,MRI中有8例不均匀分隔状强化,CT中则有7例.结论 MRI与CT增强扫描均可有效诊断透明细胞软骨肉瘤,临床可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适宜的检查方法,以提升诊断结果.
作者:邓浩;喻峰;侯江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教学联合问题导向教学的效果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手术室实习生68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4名)与实验组(3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的方式,实验组采用情景教学联合问题导向教学的方式.综合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习生的实习效率,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实习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实习生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实习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实习生的教学满意率为76.47%,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情景教学联合问题导向教学对提高手术室实习生对教学满意率有很好的效果并且实习效率显著.
作者:冯华玉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其致病原因.肾小球滤过率是衡量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其准确数值较难测量,临床工作中常采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来代替.本文对eGFR与动脉狭窄及心脑血管病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分析,认为eGFR下降可能是动脉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与颈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成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是人体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促使斑块形成及血管狭窄的发生,从而引起卒中.eGFR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也密切相关,eGFR水平越低,冠心病发生率越高.因此,对eGFR水平的控制在预防及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聂一晴;谭斐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生后第14天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86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补充益生菌.观察两组患儿不同日龄肠道菌群变化以及体质量增长速度、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两组不同日龄之间的乳酸杆菌与双歧杆菌数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加菌群数量呈现逐渐递增的状态.在出生后7 d、14 d时,观察组乳酸杆菌与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增长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服用益生菌有助于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与双歧杆菌数量,尤其在生后14 d效果较为明显,进而改善患儿胃肠道功能,促进康复.
作者:刘波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院前急救,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由家属护送入院,未进行院前急救操作;观察组患者均由我院急救车现场接回,医护人员陪同,接诊过程中采取院前急救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有效转运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有效转运时间分别为90.00%、(0.93±0.16)h,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有效转运时间分别为74.29%、(1.32±0.35)h,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86%(9/7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20/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625,P=0.022).结论 院前急救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缩短转运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急救有效率.
作者:张华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异位妊娠的保守手术过程中使用腹腔镜联合甲氨喋呤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的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为三组.甲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喋呤治疗,乙组采用单独腹腔镜手术治疗,丙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HCG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再次妊娠情况.结果 比较三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乙组与丙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与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甲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优于丙组,甲组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乙组与丙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HCG恢复正常时间及再次妊娠情况均优于乙组与丙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异位妊娠的保守手术过程中使用腹腔镜联合甲氨喋呤的效果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失血量甲,缩短月经恢复正常时间、HCG恢复正常时间,改善再次妊娠情况.
作者:胡敏 刊期: 201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