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与开腹术临床效果对比

李英锋

关键词:微创, 腹腔镜,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开腹式, 胃癌,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与开腹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50例远端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腹胃癌切除术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在临床治疗远端胃癌患者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满意度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且研究治疗喉癌患者中采取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参与诊治的60例喉癌患者进行样本的平均分组研究,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分析对比实验组和参照组喉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参照组喉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物质生活、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护理满意度均低于实验组各项数据指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延续护理干预应用在喉癌患者中存在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晓玲;张剑利;陈翠云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制备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索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制备方法,进而可以明确在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指标,挖掘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新的生物标志物,探讨其在临床诊断方面应用的前景以及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 在未对大鼠进行气管插管术的情况下,借助RM6240系列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和HX-300动物呼吸机辅助,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结果 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左室前壁心肌组织变苍白,收缩减弱.并结合心电图R波振幅增加,ST段升高等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建立成功.结论 此次研究无需对大鼠进行气管插管术,成功建立了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提高了模型制备的成功率和存活率,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信的基础数据.

    作者:贾茹;祝慧慧;侯广玉;孙健;王莹;栾海蓉;李爽;魏韬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应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应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研究时段内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开展研究,分组原则: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病例样本均46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基于此试验组增加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评分、并发症,试验组较低(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应用雾化吸入治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积极预防与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艾学才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对比应用宫腔镜电切术与传统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2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77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行传统刮宫术治疗疾病,观察组则行宫腔镜辅助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经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1.62% 的发生率(P<0.05).结论 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月经量,降低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天玉;刘湘鄂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患者满意度相关因素分析对医学生培养模式的启示

    目的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临床工作中的欠缺,从而为目前的医学生培养模式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2—2015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患者对整个诊疗过程的满意度情况作出回顾分析,分析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进而讨论目前医学生培养中的不足之处.结果 首次与住院医师会面等待时间、对所患疾病现状解释、对预期治疗结果解释(OR=7.665,95%CI 2.427~24.207,P=0.001)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因此,患者的满意度主要和医患沟通的程度直接相关.结论 经分析,医患沟通情况是影响满意度的主要问题.医患沟通相关课程和医患沟通的相关培养可能是改善医患沟通效果的方式.

    作者:王娜娜;郭传骥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内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风险管理研究

    目的 探讨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内镜治疗的基础上加之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8月—2018年8月选取3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18例,对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对实验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两组发生风险事件的几率.结果 实验组发生风险事件的几率为16.67%(3/18),明显低于参照组发生风险事件的几率55.56%(10/1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内镜治疗的基础上加之护理风险管理,可避免风险事件发生.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恩替卡韦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纳入本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n=40,对照组患者使用康艾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使用恩替卡韦.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总缓解率6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功能的观察,观察组的总胆红素等相关指标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并且在治疗后的跟踪随访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

    作者:步同亮;胥与韩;刘小林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体会

    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实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畜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发展,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战场,能否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来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学生,是高校目前的首要问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为了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以本科生为主持人开展的科技项目.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做法,可谓当前较为有效的途径,文章分析了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现实情况,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中的促进作用,提升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以期实现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者:朱弘焱;赵颂;王春强;马巍;田玉民;苏玉虹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胃穿孔采用腹腔镜修补术的治疗观察及临床评价

    目的 探究胃穿孔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观察及临床评价.方法 选取胃穿孔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考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在手术指标情况方面,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的术后疼痛方面,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7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3例术后应用镇静剂,对照组有21例术后应用镇静剂,观察组镇静剂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穿孔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效果良好.

    作者:张振毫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新媒体下的特应性皮炎健康教育总结及探讨

    特应性皮炎是我科一个发病率逐年增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因其发病人群增多,受累患者年龄小,病程漫长,病情顽固,故对家庭及社会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而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及时的健康教育及皮肤健康管理指导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讲座等教育模式对于患者的健康管理收效甚微,且浪费较多的人力及精力.故本文以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例运用微信、微视频等模式对于特应性皮炎的患者进行实时动态的健康指导以及教育,并针对其进行了经验总结以及探讨,从而为其他慢性皮肤疾病患者的长期健康管理及教育提供更有利及丰富的经验借鉴.

    作者:张晓岚;李东宁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与微创治疗优势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与微创治疗优势.方法 抽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7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后临床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1%,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患者发病时血压急剧升高,伴随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失等症.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黄伟;杜璠;余亦男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食管癌的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及综合治疗

    目的 观察食管癌的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5月,35例食管癌患者治疗方案为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及综合治疗,纳入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35例患者行常规治疗,纳入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统计,实验组35例患者共清扫出471枚淋巴结,平均(18.7±2.6)枚.两组转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采用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术联合术后化疗的综合方法治疗时,治疗效果可显著提高,提升患者近期生存率.

    作者:杨凡;莫涛;何兴鸿;张林丰;何岩;周李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高校教师国内访学的收获与感悟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院是黑龙江省首批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改变,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教师的专业素质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面对新的时代需求,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地寻求个人发展,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才能获得持续性发展.国内访学是受到广大高校教师认可的一种继续教育方式.为适应现代教育对高校教师的需求,提升自身素养,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进修访学,在这一年中,通过参加该校的教学及科研活动,使本人受益良多.

    作者:杜凤霞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在我院麻醉科规范化实习的60名住院医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住院医师给予PBL教学法,观察组住院医师给予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法.观察和评估两组住院医师的学习成绩、学习积极性和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住院医师的基础知识得分、理解记忆得分、临床应用得分、综合分析得分和考试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麻醉科住院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受到住院医师的广泛欢迎.

    作者:王中林;蔡翼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在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结合在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参与研究的胃肠道肿瘤切除术患者64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3月.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两组,予以肠外营养的32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结合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比实施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应用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结合可对肠道功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李红樱;范敏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观察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

    目的 分析静脉留置针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62例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分别接受护理干预、常规维护,对比静脉炎发生情况以及置管基本情况、置管舒适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静脉炎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较对照组来说更低,且一次性置管成功率、GCQ评分较对照组来说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静脉留置针患者的置管情况,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提高舒适度.

    作者:王婷茹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继续教育对策研究

    目的 了解我国当前关节外科医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规范技术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调整、提高我国全膝关节置换术继续教育水平提供指导.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参加2017年TKA继续教育课程的医师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甲以下级别医院医师在TKA术前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和术前使用模板进行参数测量的人数比例低于三甲医院医师(P<0.05);参与调查者中有28.83% 未开展TKA翻修手术;受调查者对本次继续教育过程中的两种新型教学方式认可率分别达到76.58%和82.88%,而对于之后将分级教学及增加助教的方式,接受医师比率分别为77.48% 及81.08%.结论 (1)我国基层医师TKA手术不规范现象仍然存在;(2)我国关节外科医师对全膝关节翻修手术术前准备尚有不足;(3)现阶段TKA继续教育课程认可度高,但仍无法满足不同级别医院医师的学习需求.

    作者:田润;王坤正;杨佩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微课结合案例模拟在诊断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微课与案例模拟结合下对诊断实验技能课程的教学体会.方法 将2017年9月—2018年1月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微课与案例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各单项测试成绩、学科总成绩与教学满意度调查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各单项测试后的学科总成绩[(69.6±15.6)分vs.(60.5±19.5)分(t=8.72,P<0.05)]与优良率[(16%vs.2%)(χ2=35.06,P<0.05)]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对教学的问卷调查满意度更好(46%vs.10%)(χ2=29.57,P<0.05).结论 微课结合案例模拟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诊断学习成绩,使更多的学生乐于接受,并能提高诊断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马懿;吴铮铮;谭天海;聂永胜;李娟;李嘉静;陈丽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小青龙汤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小青龙汤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9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小青龙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参照组(77.78%),不良反应发生率(4.44%)低于参照组(17.78%),实验组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青龙汤可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金瑞凡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脑钠肽在心血管临床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究脑钠肽(BNP)在心血管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建立观察组,以其中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建立心肌梗死亚组、50例心力衰竭患者建立心力衰竭亚组,同期纳入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心功能以及脑钠肽水平情况.结果 心力衰竭亚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相比于心肌梗死亚组显著更高,对比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而观察组(心肌梗死亚组以及心力衰竭亚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更高(P<0.05).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等级越高则血浆脑钠肽检测水平越高(P<0.05).结论 血浆脑钠肽检测水平升高可做为心力衰竭症状与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临床诊治的重要指标.

    作者:彭大艳;肖永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