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对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

高宏琴;刘惠珍

关键词:护理质量管理, 医院感染, 发病率, 护理结果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质量管理对于入院患者感染发病率的影响,寻找高质量护理管理模式.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入院治疗的心脏科患者5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处理以及高质量护理管理,比较患者护理质量以及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282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感染(4.26%);而研究组的282例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感染(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重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降低院感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意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患者78例,均进行超声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理检查发现:良性病灶65例,恶性病灶13例.超声检查发现:良性病灶62例、恶性病灶12例、误诊4例.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超声诊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患者采纳超声诊断,可获得较高的诊断检出率,为患者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夏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导师制在神经病学预见习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导师制在神经病学预见习及实习教学的作用.方法选取120名本科学生,随机分为导师制预见习组(n=60)和对照组(n=60).导师制预见习组在学习神经病学理论课程前一学期开始实施导师带领学生预见习、见习、实习全程教学,通过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习成绩和实习期间临床综合能力考核了解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导师制预见习组学生理论成绩(P<0.05)、临床实习成绩(P<0.01)及临床综合能力(P<0.01)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导师制预见习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神经病学教学水平.

    作者:蒋国红;吴铮铮;王长明;徐平;于娜;徐忠祥;徐祖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患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240例,根据不同类型分为A组(腹膜型)、B组(卵巢型)、C组(混合型),每组各80例,对比三组的临床特点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和C组的单侧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的痛经发生率低于B组以及C组(P<0.05);C组的早期患者低于B组以及A组(P<0.05).结论 经血逆流造成的内膜种植学说可能是内异症发病机制的基础学说,腹膜型可能是先期病理改变.早期发现尤为重要,手术当中一定要高度警惕有无内异症病灶,缓解患者的疼痛,对患者生育以及降低复发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崔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制定与管理分析

    目的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方案护理,分析其制定内容以及管理方案.方法 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所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选取42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经过集束化护理干预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更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VAP发生率.

    作者:魏梅培;朱世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共情护理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共情护理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共情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命质量测定表的整体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共情护理可有效舒缓全子宫切除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学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3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满意度与疾病知晓率分别为95.38%,98.46%,对照组分别为78.46%,8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有着确切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卓珍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结肠癌患者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32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6例,行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对照组(16例,行传统根治术),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2.5%)、复发率(6.3%)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

    作者:张红星;江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依巴斯汀联合盐酸氮卓斯汀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依巴斯汀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治疗,实验组采用依巴斯汀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鼻痒、流涕、鼻塞、喷嚏)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鼻痒、流涕、鼻塞、喷嚏评分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11.67%(7/60)与对照组8.33%(5/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巴斯汀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任红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分析与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对于手术室新护士给予特殊培训模式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新护士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0名新护士作为实验组,给予特殊培训模式学习,其余10名新护士给予传统方式学习,通过比较两组新护士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操作成绩,比较不同新护士培训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室新护士带教学习时间缩短,且带教老师满意度和手术室急救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殊培训模式可以缩短手术室新护士的学习时间,提高了手术室急救能力,增加了带教老师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服务的施行意义分析与研究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服务的施行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手术室患者88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施行细节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手术室环境舒适度、术前准备完善情况、术中配合评分;干预前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环境舒适度、术前准备完善情况、术中配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不良心理状态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服务的施行意义在于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更好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减轻护理纠纷.

    作者:张蓉芳;柳娟娟;刘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对新生儿感染的预防效果及对其重症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新生儿感染的预防效果以及其重症感染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新生儿40例,采取随机法将新生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感染率、重症感染率、感染部位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中感染率为0.00%,重症感染率为0.00%.相较与对照组新生儿的感染率25.00%、重症感染率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对预防新生儿感染,降低重症感染率效果显著,对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作用明显.

    作者:张国蕾;赵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硫酸镁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硫酸镁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0月接收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1 s用力呼气量(FEV1)、大呼吸量(PEF)以及用力肺活量(FEV)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6.92%,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8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硫酸镁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应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之中,在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能够缓解患者肺部功能状况.

    作者:邱彩菊;陈向阳;周正;龚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八年制学生临床见习阶段心内科联合心外科CBL教学课程设计

    临床见习作为连接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桥梁,在医学生的早期职业生涯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有限的见习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成为临床教学关键.针对心血管疾病特点,在八年制医学生循环系统临床见习阶段采取心内科联合心外科的CBL教学模式,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提高了学生对心血管专业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大程度获取直接临床经验以及带教老师的间接经验,利于学生横向及纵向的宏观临床思维能力形成,同时节约了教学时间成本.

    作者:郑慧萍;徐敏;王贵松;冯海波;陈宝霞;崔仲奇;吴松;李丹;张喆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住院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及营养干预的重要性

    维持营养供给与消耗平衡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关键是提高住院老年患者生存机率、改善预后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文章阐述了现阶段住院老年患者营养客观状况,分析了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原因,介绍了临床常用营养评估方法及住院老年患者营养干预措施,旨在为改善住院老年人营养状况、提高住院老年患者健康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陈星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对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对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88例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护理满意度;术后各个时间机体疼痛情况;干预前后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领域功能.结果 观察组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个时间机体疼痛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领域功能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领域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对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满意度和生存质量.

    作者:陈正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对小肝癌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以小肝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并总结其双源CT动脉三期扫描结果,统计不同分期检查结果中的病灶数量.结果 40例小肝癌患者共检出病灶数量48个,平均直径(2.1±0.4)cm,平扫结果均表现出低密度或者等密度.同时动脉中期、动脉晚期检查强化值与动脉早期相比均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中期、动脉晚期病灶检出率与动脉早期相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对小肝癌患者的病灶诊断有积极帮助,但患者对动脉期的选择要求较高.

    作者:李丽;王小红;孙世元;刘淑霞;张可名;王月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翻转课堂在外科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翻转课堂在外科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疗效.方法选择我系2016年1—12月临床医学系专业学生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研究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学习成绩与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优秀、良好、不及格上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外科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能够改善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积极性.

    作者:刘爱华;刘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方法纳入2016年11月—2017年11月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禁饮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抑酸抑酶等对症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比较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转归率;恶心呕吐缓解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血清内毒素.结果观察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水、电解质及糖代谢紊乱情况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水、电解质及糖代谢紊乱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水、电解质及糖代谢,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

    作者:熊礼会;赵大华;彭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风险意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77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将患者分2组.对照组(39例)患者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实验组(38例)患者行风险意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行风险意识管理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使临床护理风险降低,提高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有利于创建和谐的医患护患关系.

    作者:侯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相关观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6年1月—2017年6月84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并分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转归率;药物安全特性;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压积.结果 联合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药物安全性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压积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压积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肯定,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恢复神经功能,安全性高.

    作者:张瑞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