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红珍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模式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呼吸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疾病知识掌握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水平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疾病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治疗费用比对照组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在呼吸内科患者中的实施,通过医护人员共同协作,能够显著提高呼吸内科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促使患者提高疾病知识掌握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玉贤;谭春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对患有口腔颔面骨折疾病的患者应用微型钛板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患有口腔颔面骨折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结果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微型钛板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不锈钢板治疗,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有口腔颔面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微型钛板技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
作者:王忠;周莹;潘玲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1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5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不良情况的发生.
作者:张凤玲;钟洁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胃肠道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6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有无并发胃肠道症状进行分组,分析SLE并发胃肠道症状的有关因素.结果本组SLE并发胃肠道症状的患者共24例,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低C3(OR=0.975)、低CH50(OR=0.824)、ANCA阳性(OR=6.430)、雷诺氏现象(OR=3.692)与SLE并发胃肠道症状密切相关(P<0.05),可作为该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胃肠道症状是 SLE 患者可逆的并发症,ANCA 阳性、低补体血症、雷诺氏现象作为 SLE 并发胃肠道症状的预测因素.
作者:尕玛扎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新生儿感染的预防效果以及其重症感染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新生儿40例,采取随机法将新生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感染率、重症感染率、感染部位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中感染率为0.00%,重症感染率为0.00%.相较与对照组新生儿的感染率25.00%、重症感染率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对预防新生儿感染,降低重症感染率效果显著,对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作用明显.
作者:张国蕾;赵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学教育体制完善、留学费用低廉,吸引越来越多留学生来华学医.实习作为医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阶段,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实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留学生在妇产科实习过程中面临语言障碍、患者认可度低、技能难掌握等诸多困难,针对这些情况,妇产科教研室对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研究和探索,以求摸索出一套适合留学生实习使用的带教方法,从而调动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教师带教的责任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医学毕业生.
作者:许梅燕;史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ringle法及Glisson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在肝脏切除手术中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肝脏切除手术的患者,疾病诊断为原发肝脏肿瘤,类型为肝血管肉瘤、肝细胞腺瘤、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Glisson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和对照组(接受Pringle法肝血流阻断法).对比两组术前生化结果、术中相关指标及输血情况、术后3天肝功能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术前生化结果(Hb、PLT、PT、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天术后肝功能(ALT、AST、TBIL)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切除手术中,采取Glisson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可以减少手术出血量,减少术中出血,同时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作者:吴培生;罗永香;叶坤伟;麻元亮;江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122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61)及对照组(n=6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96.72%,高于对照组86.89%(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并可优化护理质量.
作者:刘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行推拿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8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静脉注射治疗,推拿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治疗转归率;颈椎疼痛、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症状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推拿组疾病治疗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推拿组颈椎疼痛、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推拿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行推拿治疗的可行性高,可加速患者症状消退,减轻疼痛,促进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杨永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输尿管结石患者,采取钬激光碎石术的疗效优于气压弹道碎石术.
作者:易俊;崔木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维药欧芹根对脂肪肝大鼠脂联素、TNF-α 的作用,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高脂乳剂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分别用欧芹根粗提物与欧芹根总黄酮分别干预,4周后处死动物并用ELISA法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脂联素水平,观察实验结果.结果 欧芹根粗提物与欧芹根总黄酮均能改善脂联素的表达情况,但程度不同.且欧芹根粗提物和总黄酮对TNF-α 的影响在数值上有差距,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欧芹根有调节脂联素的作用,也是该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妍;高宏;刘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BL联合CBS教学法在血液净化科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进修医生共30名,选取其中的15名进修学员进行PBL教学(对照组),剩余的15名进修学员则使用PBL联合CBS教学.在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员评价教学质量及效果,并通过考核的方式比较两组学员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能力.结果 观察组考核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学员有13名(86.67%)认为PBL联合CBS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及课堂效果.结论 在血液净化科教学中应极力推荐使用PBL联合CBS教学法进行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员理论知识掌握度与技能操作能力.
作者:刘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在县级医院的继续教育下,基层全科医生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78例心衰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并对县域内66名全科医生进行新版心衰指南的继续教育,考核通过后再对干预组进行随访管理及教育;而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二级预防1年后,观察此教育模式对心衰患者管理水平的影响.结果 教育后全科医生对心衰的知晓率、标准化药物使用率均较教育前增高(P<0.05).干预组心衰患者的疾病知晓率、标准化药物使用率、心衰自我管理率、6 min步行距离(6 MWD)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心衰再入院率,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县级医院继续教育下,全科医生对心衰的管理水平提高,进而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作者:蒋飞;张伟;齐五松;王少军;李杨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小儿腹泻患儿中双歧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医院治疗的小儿腹泻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25例.乙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蒙脱石散,甲组加用双歧三联活菌片,对患儿的临床情况、疗效、免疫功能进行总结.结果 乙组呕吐缓解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大便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都多于甲组,P<0.05.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P<0.05.乙组免疫球蛋白A、CD4/CD8、免疫球蛋白G都少于甲组,P<0.05.结论 在小儿腹泻患儿中,双歧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的治疗有效率高,可迅速缓解患儿的症状,并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王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对肝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肝癌早期患者纳入PHC组,同期80例良性肝病患者为良性病变组,80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AFP和CEA水平,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对照组和良性病变组AFP和CEA水平均低于PHC组.单独检测,AFP的特异度较高,为83.13%,CEA的敏感度较高,为73.75%,二者联用,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检测,为81.25% 和88.00%.结论 AFP和CEA联用能提高诊断敏感度,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尚淑庆;宋启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针刺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比较治疗效果、VAS、灼烧感、瘙痒感评分.结果 治疗效果观察组较高;VAS、灼烧感、瘙痒感评分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瘙痒、疼痛等症状.
作者:张廷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维持营养供给与消耗平衡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关键是提高住院老年患者生存机率、改善预后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文章阐述了现阶段住院老年患者营养客观状况,分析了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原因,介绍了临床常用营养评估方法及住院老年患者营养干预措施,旨在为改善住院老年人营养状况、提高住院老年患者健康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陈星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将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应用于ICU病房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撤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相应研究标准选取60例在ICU病房行机械通气的清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撤机时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使用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以两组患者撤机成功率比较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撤机成功率为96.7%,高于患者对照组撤机成功率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ICU病房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撤机中成功率.
作者:刘焕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治疗中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指导下情绪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行硫酸镁、硝苯地平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指导下情绪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和情绪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情绪(SAS/S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及出院前,观察组血压测定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7 d及出院前的情绪评定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平均水平(P<0.01).对照组干预7 d及出院前血压、情绪评定均低于本组干预前水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硫酸镁、硝苯地平可有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但配合情绪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快速控制孕妇血压水平.
作者:向华居;王琳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吲哚美辛栓术前术后塞肛预防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伴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随机法将102例本院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且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分组:47例对照组未给予吲哚美辛栓塞肛,55例治疗组术前术后予以吲哚美辛栓塞肛,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术后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胰腺炎发生率1.82%,低于对照组的16.36%(P<0.05).结论 对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选吲哚美辛栓塞肛,可有效防治术后伴发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
作者:余学春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