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价值分析

张廷明

关键词:针刺夹脊穴, 刺络拔罐,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摘要:目的 分析针刺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比较治疗效果、VAS、灼烧感、瘙痒感评分.结果 治疗效果观察组较高;VAS、灼烧感、瘙痒感评分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瘙痒、疼痛等症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继续医学教育对全科医生管理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究在县级医院的继续教育下,基层全科医生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78例心衰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并对县域内66名全科医生进行新版心衰指南的继续教育,考核通过后再对干预组进行随访管理及教育;而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二级预防1年后,观察此教育模式对心衰患者管理水平的影响.结果 教育后全科医生对心衰的知晓率、标准化药物使用率均较教育前增高(P<0.05).干预组心衰患者的疾病知晓率、标准化药物使用率、心衰自我管理率、6 min步行距离(6 MWD)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心衰再入院率,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县级医院继续教育下,全科医生对心衰的管理水平提高,进而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作者:蒋飞;张伟;齐五松;王少军;李杨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服务的施行意义分析与研究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服务的施行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手术室患者88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施行细节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手术室环境舒适度、术前准备完善情况、术中配合评分;干预前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环境舒适度、术前准备完善情况、术中配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不良心理状态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服务的施行意义在于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更好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减轻护理纠纷.

    作者:张蓉芳;柳娟娟;刘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介入治疗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治疗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终止妊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预先进行介入治疗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介入治疗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治疗中有着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杨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在我院2014年3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肝脓肿患者20例予以回顾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超声引导穿刺抽吸治疗,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置管引流介入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林宗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胃肠道症状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胃肠道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6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有无并发胃肠道症状进行分组,分析SLE并发胃肠道症状的有关因素.结果本组SLE并发胃肠道症状的患者共24例,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低C3(OR=0.975)、低CH50(OR=0.824)、ANCA阳性(OR=6.430)、雷诺氏现象(OR=3.692)与SLE并发胃肠道症状密切相关(P<0.05),可作为该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胃肠道症状是 SLE 患者可逆的并发症,ANCA 阳性、低补体血症、雷诺氏现象作为 SLE 并发胃肠道症状的预测因素.

    作者:尕玛扎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是近年来兴起的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及成效的教学方法.基于我国目前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现状,通过分析案例教学法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我国医患沟通教育的应用,探讨如何有效地将两者有机结合并应用于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中,以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的能力.

    作者:贺军;齐硕;邱俊;江川;李小艳;陈国栋;刘江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规程,加强工作人员职业培训与考核,强化医疗器械处理流程质量控制.结果 通过采取各种管理方法及考核评定加强消毒供应室工作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使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素质得到提高,工作质量得到保证,管理期间未出现因消毒灭菌不严导致的医院感染事件,有效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 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可明显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保障医疗护理质量安全,利于促进医院良好、持续发展.

    作者:周敏;张艳;吴琼凤;潘文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制定与管理分析

    目的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方案护理,分析其制定内容以及管理方案.方法 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所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选取42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经过集束化护理干预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更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VAP发生率.

    作者:魏梅培;朱世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诊手术治疗肝外伤的方式及有效性评定

    目的 探讨应用损伤控制急诊手术治疗肝外伤的方式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7年1月88例肝外伤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损伤控制急诊手术.比较两组肝外伤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时间、出血、术后下地、出院时间;各项应激反应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肝外伤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操作时间、出血、术后下地、出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应激反应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手术治疗肝外伤采用损伤控制的方式有效性高,可减轻对患者的不良应激,减少手术创伤,加速术后康复.

    作者:胡炎军;朱求实;李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激素依赖性皮炎样皮肤病的临床特点

    目的 总结分析激素依赖性皮炎样皮肤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皮肤科确诊收治的50例因外用化妆品而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该类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50例患者中,皮炎18例(36.0%),痤疮12例(24.0%),酒渣鼻10例(20.0%),毛细血管扩张6例(12.0%),色素沉着4例(8.0%).50例患者分为两组,乙组的治疗有效率水平明显优于甲组(P<0.05).结论 临床分析明确激素依赖性皮炎特点后,临床可选择雷公藤片用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英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分析与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对于手术室新护士给予特殊培训模式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新护士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0名新护士作为实验组,给予特殊培训模式学习,其余10名新护士给予传统方式学习,通过比较两组新护士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操作成绩,比较不同新护士培训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室新护士带教学习时间缩短,且带教老师满意度和手术室急救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殊培训模式可以缩短手术室新护士的学习时间,提高了手术室急救能力,增加了带教老师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妊娠高血压治疗中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指导下情绪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治疗中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指导下情绪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行硫酸镁、硝苯地平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指导下情绪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和情绪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情绪(SAS/S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及出院前,观察组血压测定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7 d及出院前的情绪评定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平均水平(P<0.01).对照组干预7 d及出院前血压、情绪评定均低于本组干预前水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硫酸镁、硝苯地平可有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但配合情绪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快速控制孕妇血压水平.

    作者:向华居;王琳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患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240例,根据不同类型分为A组(腹膜型)、B组(卵巢型)、C组(混合型),每组各80例,对比三组的临床特点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和C组的单侧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的痛经发生率低于B组以及C组(P<0.05);C组的早期患者低于B组以及A组(P<0.05).结论 经血逆流造成的内膜种植学说可能是内异症发病机制的基础学说,腹膜型可能是先期病理改变.早期发现尤为重要,手术当中一定要高度警惕有无内异症病灶,缓解患者的疼痛,对患者生育以及降低复发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崔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护理

    目的 探究产房助产士的护理对于产后出血所产生的临床预防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入的产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科护理干预,实验组进行产房助产护士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6.28%,低于对照组产妇2.33%,P<0.05;实验组产妇的分娩结果不良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93%,P<0.05.结论 对产妇实行产房助产士预防护理干预对于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更佳的效果.

    作者:王庆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模式在呼吸内科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模式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呼吸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疾病知识掌握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水平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疾病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治疗费用比对照组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在呼吸内科患者中的实施,通过医护人员共同协作,能够显著提高呼吸内科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促使患者提高疾病知识掌握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玉贤;谭春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癌胚抗原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对肝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对肝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肝癌早期患者纳入PHC组,同期80例良性肝病患者为良性病变组,80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AFP和CEA水平,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对照组和良性病变组AFP和CEA水平均低于PHC组.单独检测,AFP的特异度较高,为83.13%,CEA的敏感度较高,为73.75%,二者联用,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检测,为81.25% 和88.00%.结论 AFP和CEA联用能提高诊断敏感度,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尚淑庆;宋启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核磁诊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核磁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9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CT组与核磁组各45例,分别应用CT与核磁进行诊断,对比病理结果,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CT组检出率为75.6%,核磁组检出率为91.1%,核磁组高于CT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检出 Ⅰ 期8例,Ⅱ 期16例,Ⅲ 期7例,Ⅳ 期3例;核磁组检出 Ⅰ 期11例,Ⅱ 期19例,Ⅲ 期8例,Ⅳ 期3例;核磁组 Ⅰ 期、Ⅱ 期的检出率高于CT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核磁诊断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林;徐泽国;敖斌;汤恩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结肠癌患者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32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6例,行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对照组(16例,行传统根治术),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2.5%)、复发率(6.3%)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

    作者:张红星;江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TE、TEC及紫杉醇周方案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对比

    目的 探讨TE、TEC及紫杉醇周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TE、TEC及紫杉醇周方案.对比三组治疗结束时临床疗效;三组治疗期间骨髓抑制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治疗结束时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血象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紫杉醇周组在骨髓抑制(血红蛋白、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发生情况上优于TE组及TEC组.结论 TE、TEC及紫杉醇周方案治疗乳腺癌疗效相似,但紫杉醇周方案副作用小.

    作者:史昌存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实践分析

    目的 研究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药物治疗中接受临床药师参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心血管内科患者100例,根据其就诊时间差异分组,实验组在临床药师参与下接受药物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比2组心血管内科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心血管内科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4.00%、治疗满意率92.00% 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在接受临床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临床药师的参与,则可以更好保证其药物治疗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

    作者:贺玲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