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和家长满意度.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对治疗效果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治疗当中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可以起到更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夏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小儿不完全川崎病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7年8月参与纳入的60例川崎病患儿,以是否存在典型临床症状将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存在典型症状的患儿纳入参照组,不存在典型症状患儿纳入实验组,统计观察两组川崎病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以及冠状动脉病超声检出率.结果 实验组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外周白细胞计数、血小板、C-反应蛋白与参照组典型川崎病患儿数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超声检出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完全川崎病对小婴儿造成严重影响,与典型川崎病比较,冠状动脉受损情况更严重,在诊断川崎病中需要对诊断指标之外的体征进行判断,结合超声检查以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判断,为进一步治疗小儿不完全川崎病提供依据.
作者:王显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案例教学法(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是近年来兴起的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及成效的教学方法.基于我国目前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现状,通过分析案例教学法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我国医患沟通教育的应用,探讨如何有效地将两者有机结合并应用于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中,以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的能力.
作者:贺军;齐硕;邱俊;江川;李小艳;陈国栋;刘江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微创内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内固定技术应用于胫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好,能有效加快患者的骨折愈合进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安全性高,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更有优势.
作者:仝国强;赵鹏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给予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系统护理干预后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为4.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于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使用多索茶碱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FEV1、FVC和VC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17.50%)(P<0.05).结论 多索茶碱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治疗效果优于氨茶碱.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学教育体制完善、留学费用低廉,吸引越来越多留学生来华学医.实习作为医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阶段,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实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留学生在妇产科实习过程中面临语言障碍、患者认可度低、技能难掌握等诸多困难,针对这些情况,妇产科教研室对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研究和探索,以求摸索出一套适合留学生实习使用的带教方法,从而调动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教师带教的责任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医学毕业生.
作者:许梅燕;史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案.方法 收集我院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加用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和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真分析引起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原因,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护理相关内容.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中心进行子宫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选择综合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护理,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为73.91%.观察组手术耗时(45.61±6.57)min,停止出血时间(5.2±2.1)d,术后并发症率4.35%;对照组手术耗时(72.14±10.31)min,停止出血时间(8.5±3.2)d,术后并发症率30.4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手术耗时短于对照组,停止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率少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能够全面改善患者病情,缩短出血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慧文;刘娜;张小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肌肉骨骼超声诊断足踝部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70例足踝部关节炎患者分为实验组(痛风性关节炎,35例)和对照组(非痛风性关节炎,35例),对比观察两组高频超声表现.结果 实验组检出病变关节60个,双轮廓征18.33%,尿酸盐点状结晶沉积70.00%,痛风石31.67%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肉骨骼超声能够为足踝部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影像学信息.
作者:霍中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喹硫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3例.常规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研究组在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治疗同时服用喹硫平.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HAMD抑郁评分下降情况比常规组更加突出(P<0.05).结论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通过喹硫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的疗效十分突出,抑郁症状缓解明显,且不良反应少,较为安全.
作者:黄雪萍;文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入院的52例肾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去顶减压术治疗患者肾囊肿疾病,观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52例患者平均的手术时间为(45.27±8.33)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7.26±12.46)ml,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23.57±4.29)小时,平均住院时间为(7.38±4.27)天.结论 临床上进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时,形成创口小,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且手术时长较短,术后预后良好.
作者:吴方圆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分析激素依赖性皮炎样皮肤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皮肤科确诊收治的50例因外用化妆品而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该类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50例患者中,皮炎18例(36.0%),痤疮12例(24.0%),酒渣鼻10例(20.0%),毛细血管扩张6例(12.0%),色素沉着4例(8.0%).50例患者分为两组,乙组的治疗有效率水平明显优于甲组(P<0.05).结论 临床分析明确激素依赖性皮炎特点后,临床可选择雷公藤片用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英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治疗中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指导下情绪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行硫酸镁、硝苯地平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指导下情绪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和情绪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情绪(SAS/S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及出院前,观察组血压测定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7 d及出院前的情绪评定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平均水平(P<0.01).对照组干预7 d及出院前血压、情绪评定均低于本组干预前水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硫酸镁、硝苯地平可有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但配合情绪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快速控制孕妇血压水平.
作者:向华居;王琳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将整体护理实行于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和血液采集的过程中,观察及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本献血办公室献血的100例无偿献血者归入本文数据分析及研究资料,实行分组的时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2组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合格率、献血不良反应率.结果 实验组献血合格率80.00%,高于参照组的62.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献血不良反应率1.00%,低于参照组的7.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和血液采集的过程中采取整体护理展示较优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晓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对肝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肝癌早期患者纳入PHC组,同期80例良性肝病患者为良性病变组,80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AFP和CEA水平,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对照组和良性病变组AFP和CEA水平均低于PHC组.单独检测,AFP的特异度较高,为83.13%,CEA的敏感度较高,为73.75%,二者联用,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检测,为81.25% 和88.00%.结论 AFP和CEA联用能提高诊断敏感度,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尚淑庆;宋启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维持营养供给与消耗平衡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关键是提高住院老年患者生存机率、改善预后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文章阐述了现阶段住院老年患者营养客观状况,分析了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原因,介绍了临床常用营养评估方法及住院老年患者营养干预措施,旨在为改善住院老年人营养状况、提高住院老年患者健康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陈星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导师制在神经病学预见习及实习教学的作用.方法选取120名本科学生,随机分为导师制预见习组(n=60)和对照组(n=60).导师制预见习组在学习神经病学理论课程前一学期开始实施导师带领学生预见习、见习、实习全程教学,通过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习成绩和实习期间临床综合能力考核了解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导师制预见习组学生理论成绩(P<0.05)、临床实习成绩(P<0.01)及临床综合能力(P<0.01)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导师制预见习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神经病学教学水平.
作者:蒋国红;吴铮铮;王长明;徐平;于娜;徐忠祥;徐祖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配合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6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心内科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组,分别为参照组(65例,阿司匹林治疗)和治疗组(61例,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临床各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但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可有效提升治疗效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青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对于手术室新护士给予特殊培训模式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新护士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0名新护士作为实验组,给予特殊培训模式学习,其余10名新护士给予传统方式学习,通过比较两组新护士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操作成绩,比较不同新护士培训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室新护士带教学习时间缩短,且带教老师满意度和手术室急救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殊培训模式可以缩短手术室新护士的学习时间,提高了手术室急救能力,增加了带教老师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