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杰
子宫内膜息肉是女性常见的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之一,多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包括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或围绝经期点滴状阴道出血等,亦可降低妊娠率引起息肉相关性不孕症等.虽多表现为良性病变,但其起病隐匿,相当一部分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多在健康体检或治疗其他系统疾病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的,且具有一定的恶变潜能,恶变率可高达12.9%,因此对其恶变的高危因素的识别和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高廷;朱耀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职工体检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保健科66例体检职工作为研究对象.符合随机原则,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33例;实施健康教育)和对照组(33例;不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职工体检后各项临床数据并计算出统计学分析数值.结果 观察组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超体质量异常率、脂肪肝异常率、血糖异常率、血压异常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均优于对照组职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健康生活方式可诱发疾病,可威胁人们健康,可导致代谢综合征明显增加并可严重影响职工日常生活.健康教育对职工体检结果的影响较大,可有效预防慢性病疾病,可辅助慢性病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因此,保健科职工需要利用健康教育手册、宣传栏及创新工作模式、建立全程健康管理、教育模式来实施健康教育,通过不断丰富医学、健康教育知识、热情周到服务来促使健康教育取得良性循环,促使保健科职工身体更加健康.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对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64例高危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胎儿脐血流及胎心情况分为四组,每组各41例,对比四组患者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结果 Ⅳ 组产妇脐带绕颈、羊水过少、羊水污染、剖宫产发生率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于 Ⅰ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 组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剖宫产率及羊水污染发生率高于 Ⅰ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 组产妇剖宫产的发生率高于 Ⅲ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危妊娠产妇采用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能够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检测率,降低剖宫产与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王素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本科教育中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多为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LBL法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为提高西部地方医学院校在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效果.本文就LBL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双规教学模式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实施过程与实际教学体会进行探讨.LBL-CBL联合教学法在运用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际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LBL-CBL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宋家乐;任源;桂中玉;莫玲;曾榛;王程强;钱波;吴兰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少弱精症患者血液微量元素检验结果与精液质量相关性.方法 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因少弱精症疾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84名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精液分析及血液微量元素含量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 ,并就影响精液质量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血液检验后,血清钙及铜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锌、铅数据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锌含量与精子活率存在负相关(P<0.05);血清铅含量与精子密度及正常形态精子率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铜含量与精子密度呈正相关,与精子向前运动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通过对少弱精症患者血液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明确各微量元素对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关系,并参考数据资料确定相关治疗方法,对患者精液质量的改善及不育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仰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将接受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的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学生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学生使用常规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观察组学生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学.观察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阅片成绩以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成绩,可激励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等.
作者:董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T定位增强扫描对胸部肿瘤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共120例,均是从本院2016年9月—2017年11月所接收的胸部肿瘤患者中选出的,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120例胸部肿瘤患者中,有78例患者所患肿瘤分布在纵膈上,有42例患者所患肿瘤为各类型肺癌.此次研究所选取的120例患者均接受CT定位增强扫描.结果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20例患者在接受CT增强扫描之后发现,在患者靶区内随机采样对其进行扫描,其剂量中大的差异为3.14%,但是在正常组织区域内随机采样对患者进行扫描,其大差异可以达到5.10%,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P<0.05).经本次研究发现,剂量点的不同所造成的大差异可以达到10.00%.结论 在胸部肿瘤患者的3DCRT计划当中,患者在接受CT定位增强扫描时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剂量影响的.因此在后续的工作当中,临床工作人员在对胸部肿瘤患者实施放疗时,对造影剂剂量的使用以及其所会造成的影响进行考虑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董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人际心理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5月收集68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先就诊的34例设为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将后就诊的34例设为治疗组,联合人际心理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比较HAMD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3个月,治疗组评分分别为(12.48±5.91)分、(8.58±3.45)分,对照组分别为(19.49±4.56)分、(14.83±4.52)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人际心理治疗,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周瑞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QCC护理模式对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1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QCC护理模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睡眠障碍的比例(92.73%)高于对照组(7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与睡眠质量.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所中老年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单一组(43例)单纯使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联合组(43例)行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疗效与血压变异性(白天舒张血压变异性(d DBPV)、白天收缩血压变异性(d SBPV)、夜晚舒张血压变异性(n DBPV)、夜晚收缩血压变异性(n SBPV)、24 h平均舒张血压变异系数(24 h DBPV)、24 h平均收缩血压变异系数(24 h SBPV)情况.结果 联合组疗效优于单一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压变异性各项指标均低于单一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有助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降低患者血压变异性.
作者:钱广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取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在饮食、用药、运动、自我监测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为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刘正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骨科临床本科实习生带教应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骨科接收的98例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传统教学法,观察组行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临床实习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评分分别为(91.14±4.15)分、(89.17±2.4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案分析能力总分(90.47±10.21)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临床本科实习生带教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实习效果,增强病案分析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
作者:陈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与评价医院健康教育全面质量管理(TQC)中关于PDCA循环管理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产科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79例患者为A组研究主体;选择本院妇科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79例患者为B组研究主体.均对其进行健康教育TQC,A组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B组实施该管理模式.对比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度和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 A组各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度均低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各项健康教育满意度均低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健康教育TQC中加用PDCA循环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度,提高其整体满意度.
作者:林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对硫酸镁与山莨菪碱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55例.A组患者采取硫酸镁治疗,B组患者采取山莨菪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蛋白尿水平均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水肿消退23例(41.82%),B组患者水肿消退34例(61.82%),B组患者水肿改善情况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与山莨菪碱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山莨菪碱在改善患者水肿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马频;颜丹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大多数医院传统的住院医师培训的重点在于临床和手术技能的培养,但是对于专业发展等非临床技能则缺乏正式的教学培训.方法 通过开展研讨会形式进行培训,议题包括骨科的职业道路,职业道德,时间管理,医学相关法规,心理疏导,医患沟通,科研能力等.在研讨会前和会后对住院医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确定每个议题的整体实用性和价值.结果 所有参与的住院医师表示他们会向其他住院医师推荐这个研讨会.该课程的平均综合评分为4.78分(4~5区间),打分区间为1分(差)到5分(优秀).高分主要来自于课程的实用性等方面.结论 非临床技能培训项目应当被纳入骨科住院医师的课程中.
作者:章浩;史晓辉;张雷;郑兴峰;白一帆;李亚楠;王辉清;杨宗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彩超检测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到某院进行检查的妊娠期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孕妇的评估,将孕妇划分为正常组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每组患者100例.观察两组孕妇S/D值,以及RI值和PI值.观察两组孕妇彩超子宫动脉血流频谱资料,根据现代医学相关标准,对比两组孕妇检测阳性率.结果 对两组孕妇进行检测,正常组孕妇S/D值,以及RI值和PI值的记录结果,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组孕妇值,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孕妇进行阳性检测率分析,正常组S/D值以及RI值和PI值的阳性检测率均低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孕妇相关值.结论 彩超检测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具有较高的预测效果.
作者:吴学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的临床作用.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106例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患者PT,计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随访统计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用药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PT值、INR值、华法林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发生抗凝相关并发症7例,发生率6.60%.结论 监测PT对华法林剂量合理使用、预防抗凝相关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秦蓁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衰患者心脏介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衰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0)与常规组(n=20).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予以针对性护理配合.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平均血压、心率、24 h尿量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心脏介入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衰患者的同时辅以针对性的护理配合,效果突出.
作者:文惠;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增强现实导航支气管镜技术(Lung Point)在呼吸内镜医生培训中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10名我院2017年1—6月呼吸内镜中心招录的呼吸内镜培训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按常规方式教学,B组根据胸部CT应用Lung Point系统在支气管镜术前重建支气管三维模型教学,每人操作20例次检查.将操作次数分为1~5例次、6~10例次、11~15例次、16~20例次.评价操作是否到达目标所在亚段支气管、到达目标所在亚段支气管所用时间,少于5分钟为及格,多于5分钟为不及格.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在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时间、定位精准率.结果 比较两种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所需时间,A组为(398.16±91.51)s,B组为(275.01±62.64)s,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操作时间的达标率,A组低于B组(24%vs.72%);两种培训法随着培训例次的增多,操作所花费时间逐渐减少.在常规培训法上,16~20例次比其余各例次组所花的时间明显减少,且随着操作例次增多,在规定时间内操作成功次数逐渐增多;在常规培训法上,各组次在规定时间内操作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但操作时间上,与1~5例次比较,另外三组明显减少.但6~10例次与11~15例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操作方法的定位精准率,常规培训法组低于Lung Point培训法(60%vs.84%),且不同例次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评价指标均达标,则A组低于B组(14%vs.53%).结论 增强现实导航支气管镜技术(Lung Point系统)可缩短呼吸内镜医师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成效.
作者:钟长镐;罗为展;陈愉;唐纯丽;陈小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妊娠剧吐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剧吐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妊娠剧吐患者护理的护理操作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妊娠剧吐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改善妊娠剧吐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理解力以及判断力.
作者:陈小芳;朱凌馨;彭雪珍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