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QCC护理模式对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影响评价

王丽君

关键词:QCC护理模式, 肺结核, 生存质量, 睡眠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QCC护理模式对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1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QCC护理模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睡眠障碍的比例(92.73%)高于对照组(7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与睡眠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目的 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将接受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的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学生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学生使用常规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观察组学生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学.观察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阅片成绩以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成绩,可激励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等.

    作者:董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在麻醉研究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微课结合以问题教学为导向的教学法(PBL)在麻醉研究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麻醉专业56名实习研究生,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传统组(28例),实验组采用微课结合PBL教学法,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考核学生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及问卷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所有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组,实验组问卷调查的满意程度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应用于麻醉研究生临床实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方波;陈东英;马克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析联合使用负压封闭引流、内补黄芪汤对糖尿病足溃疡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内补黄芪汤在糖尿病足溃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单纯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分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中药内补黄芪汤治疗,总结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组愈合时间、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血浆白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血糖水平、踝肱指数(ABI)、感觉传导速度(SNCV)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内补黄芪汤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临床治疗中确可收获更满意效果.

    作者:王晓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妊娠剧吐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剧吐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剧吐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妊娠剧吐患者护理的护理操作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妊娠剧吐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改善妊娠剧吐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理解力以及判断力.

    作者:陈小芳;朱凌馨;彭雪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自由体位分娩对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对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到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首次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50例.对照组产妇使用常规仰卧方式进行分娩,实验组产妇使用自有体位分娩方式,记录两组产妇分娩相关数据.结果 实验组产妇每个产程的需要的时间,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8.00%,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56.00%.实验组会阴侧切例数、产后出血例数、新生儿窒息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自由体位能够促进产妇顺利分娩,自然分娩率更高.

    作者:徐成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CBL和L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骨科临床本科实习生带教应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骨科接收的98例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传统教学法,观察组行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临床实习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评分分别为(91.14±4.15)分、(89.17±2.4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案分析能力总分(90.47±10.21)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临床本科实习生带教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实习效果,增强病案分析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

    作者:陈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多奈哌齐、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痴呆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多奈哌齐与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联用对首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首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性痴呆患者,按照其选择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单用多奈哌齐的40例对照组患者、联用多奈哌齐与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的40例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智能精神状态评分以及精神病病情程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智能精神状态评分以及精神病病情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奈哌齐与小剂量奥氮平合并使用可以有效提高首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智能精神状态,减轻其精神病病情.

    作者:倪珂;王春雁;于人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鼻喷剂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鼻喷剂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吸入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哮喘控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炎体征评分为(0.45±0.14)分,低于对照组的(1.53±0.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为(4.18±0.63)分,高于对照组的(3.51±0.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贾晓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彩超检测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超检测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到某院进行检查的妊娠期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孕妇的评估,将孕妇划分为正常组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每组患者100例.观察两组孕妇S/D值,以及RI值和PI值.观察两组孕妇彩超子宫动脉血流频谱资料,根据现代医学相关标准,对比两组孕妇检测阳性率.结果 对两组孕妇进行检测,正常组孕妇S/D值,以及RI值和PI值的记录结果,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组孕妇值,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孕妇进行阳性检测率分析,正常组S/D值以及RI值和PI值的阳性检测率均低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孕妇相关值.结论 彩超检测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具有较高的预测效果.

    作者:吴学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医院的感染管理和医疗安全息息相关,而作为降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操作如消毒,灭菌,隔离治疗等操作主要由医护人员来承担,由此可见,对护理进行管理在控制医院内部发生感染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医护人员在医院的感染预防过程中和控制过程中不可替代,因而要提高对院内感染的控制,需要先提高护理人员对于预防院内感染的相关知识水平以及操作的规范性,同时探究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管理中的方法,从而对于有效降低医院内部感染发生率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所以应当建立健全医护人员培训制度,制定好有关院内感染管理的质量标准,建立起有关网络监控的管理体系终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季和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性三甲医院手术前患者诊疗流程重组的探讨与研究

    目的 探讨手术科室(术前)诊疗流程重组方案及对策,达到以患者为中心,实现就诊全程时间更短、诊疗行为更规范、诊疗效率更高的目的.方法 对我院手术患者(术前)诊疗流程通过问卷调查,确定诊疗流程中的瓶颈环节,对瓶颈环节的产生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对手术科室(术前)诊疗流程重组,整体满意度高于建立前.结论 手术科室术前患者诊疗流程重组,可以提高术前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诊疗效率.

    作者:梁姣;王晓娟;孙玉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40例疗效研究

    目的 探究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征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CRRT治疗,观察组加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参数及生化指标.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动脉氧分压(11.9±1.9)kPa、二氧化碳分压(6.0±1.5)kPa及HCO3(22.5±2.2)mmol/L指标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肌酐(379.2±85.2)μmol/L、血清尿素氮(18.2±1.9)mmol/L、钾离子(3.8±0.5)mmol/L、钠离子(135.2±10.2)mmol/L及肿瘤坏死因子 α(46.0±5.2)ng/L指标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效果显著.

    作者:黄仲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华法林治疗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的临床作用.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106例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患者PT,计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随访统计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用药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PT值、INR值、华法林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发生抗凝相关并发症7例,发生率6.60%.结论 监测PT对华法林剂量合理使用、预防抗凝相关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秦蓁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提高县乡基层医师胎儿产前超声筛查能力的教学体会

    胎儿产前超声筛查是发现胎儿畸形的首选医学方法.提高基层医师技能是社会和医学发展的需要.本文根据县乡基层医师的特点,通过严格规范化操作技术培训,进行分系统的基础课、拓展课和难点课加强理论学习与拓宽知识面,注重训练思维能力和培养自发学习研究能力,以利于基层医师更好地掌握及提高胎儿产前超声筛查专业技能,让基层医师有能力及时发现胎儿异常的一些蛛丝马迹,减少漏诊,才可以为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把好关.

    作者:何玮华;汤庆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辨证施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辨证施治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所接收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接受中医辩证施治治疗,即服用气虚痰祛瘀法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在中医证候积分上,观察组患者终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辩证施治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效应高.

    作者:程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更昔洛韦联合清开灵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更昔洛韦联合清开灵注射用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选取8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更昔洛韦,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清开灵能有效提高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金华;舒志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观察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效果

    目的 研究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患者80例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后内侧入路治疗,实验组应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并分析.结果 实验组骨折基本复位、膝关节功能恢复能力比例分别为92.5%、85.0%,高于对照组的75.0%、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层入路治疗方法,对骨折复位与膝关节功能恢复能力有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牟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放疗及胸腺瘤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并胸腺瘤的疗效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胸腺瘤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的临床疗效,并分析预后.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MG合并胸腺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胸腺瘤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则联合放疗与胸腺瘤切除术治疗,评价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抗体指标.结果 比较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7%(26/29),高于对照组的72.4%(2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研究组的抗体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合并胸腺瘤,放疗联合胸腺瘤切除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静孟;吴秋平;侯兵;刘权兴;陈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CT定位增强扫描对胸部肿瘤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目的 探讨CT定位增强扫描对胸部肿瘤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共120例,均是从本院2016年9月—2017年11月所接收的胸部肿瘤患者中选出的,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120例胸部肿瘤患者中,有78例患者所患肿瘤分布在纵膈上,有42例患者所患肿瘤为各类型肺癌.此次研究所选取的120例患者均接受CT定位增强扫描.结果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20例患者在接受CT增强扫描之后发现,在患者靶区内随机采样对其进行扫描,其剂量中大的差异为3.14%,但是在正常组织区域内随机采样对患者进行扫描,其大差异可以达到5.10%,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P<0.05).经本次研究发现,剂量点的不同所造成的大差异可以达到10.00%.结论 在胸部肿瘤患者的3DCRT计划当中,患者在接受CT定位增强扫描时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剂量影响的.因此在后续的工作当中,临床工作人员在对胸部肿瘤患者实施放疗时,对造影剂剂量的使用以及其所会造成的影响进行考虑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董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少弱精症患者血液微量元素检验结果与精液相关性

    目的 分析少弱精症患者血液微量元素检验结果与精液质量相关性.方法 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因少弱精症疾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84名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精液分析及血液微量元素含量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 ,并就影响精液质量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血液检验后,血清钙及铜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锌、铅数据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锌含量与精子活率存在负相关(P<0.05);血清铅含量与精子密度及正常形态精子率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铜含量与精子密度呈正相关,与精子向前运动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通过对少弱精症患者血液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明确各微量元素对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关系,并参考数据资料确定相关治疗方法,对患者精液质量的改善及不育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仰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