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剧吐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小芳;朱凌馨;彭雪珍

关键词:妊娠剧吐, 循证护理,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剧吐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剧吐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妊娠剧吐患者护理的护理操作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妊娠剧吐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改善妊娠剧吐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理解力以及判断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进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安全性、手术时长、手术后患者的出血量、拔除尿管的时间及预后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手术的手术时长为40~150 min,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范围为50~185 ml.所有患者均不需要输血,且无患者发生手术相关的电切综合征发生,经研究发现手术时长与前列腺切除重量成正比,患者术后均排尿通畅,患者术后拔除尿管的时长为4~9 d.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应用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刘兆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小儿哮喘患者,时间为2016年5月25日—2017年6月28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实施氧驱动雾化吸入,每组患者各50例.结果 观察组小儿哮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儿哮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显著.

    作者:徐丽平;沙洪丽;崔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探究

    目的 对比研究全麻手术患者采取七氟醚吸入麻醉、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区别.方法 选取本院全麻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1日—2017年5月1日,将其依据信封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丙泊酚组(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为主治疗)、七氟醚组(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麻醉前后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七氟醚组全麻手术患者实施麻醉后,其FVC水平麻醉后较为稳定,而丙泊酚组波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肺功能指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使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针对全麻手术患者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方案更为理想.

    作者:谢定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不同方式在心跳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时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运用于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急诊科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将两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收缩压等观测指标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两组心肺复苏按压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碳分压、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肺复苏按压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心肺复苏按压有效率为8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71,P=0.002).结论 采用心肺复苏机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实施CPR效果更明显,对改善患者基本体征、提高心肺复苏按压有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董鑫;秦历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手术器械集中消毒供应管理的实施及价值探究

    目的 针对手术器械的集中消毒供应管理实施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根据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手术器械集中消毒供应管理方式进行研究,分析管理问题,提出改善方面的建议,以此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结果 可通过集中消毒供应管理方式,解决手术器械丢失问题与标签问题,规范标签的黏贴行为.结论 在手术器械管理工作中,需合理使用集中消毒供应管理方式,确保手术器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程序化,为手术医疗工作提供支持.

    作者:尹俊英;赵丽娟;夏磊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 对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64例高危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胎儿脐血流及胎心情况分为四组,每组各41例,对比四组患者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结果 Ⅳ 组产妇脐带绕颈、羊水过少、羊水污染、剖宫产发生率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于 Ⅰ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 组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剖宫产率及羊水污染发生率高于 Ⅰ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 组产妇剖宫产的发生率高于 Ⅲ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危妊娠产妇采用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能够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检测率,降低剖宫产与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王素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关节镜下自体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和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自体组(n=55)和异体组(n=55).自体组患者采取应用自体肌腱实施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异体组患者采取同种异体肌腱实施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结果 自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异体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患者能术后发热时间,明显比异体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和异体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的IKDC评分与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但两组提高程度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和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能够取得相当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永胜;孟刚;赵辉;郭鑫;杨新成;潘有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目的 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将接受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的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学生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学生使用常规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观察组学生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学.观察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阅片成绩以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成绩,可激励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等.

    作者:董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彩超检测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超检测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到某院进行检查的妊娠期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孕妇的评估,将孕妇划分为正常组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每组患者100例.观察两组孕妇S/D值,以及RI值和PI值.观察两组孕妇彩超子宫动脉血流频谱资料,根据现代医学相关标准,对比两组孕妇检测阳性率.结果 对两组孕妇进行检测,正常组孕妇S/D值,以及RI值和PI值的记录结果,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组孕妇值,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孕妇进行阳性检测率分析,正常组S/D值以及RI值和PI值的阳性检测率均低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孕妇相关值.结论 彩超检测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具有较高的预测效果.

    作者:吴学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膝关节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手术联合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68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应用Rasmussem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12%,对照组优良率为73.5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1.17%,对照组优良率为67.65%,研究组优良率较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明显,且创伤小,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等优势.

    作者:邓光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效果

    目的 探索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昼夜节律的影响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12日—2016年3月12日我院慢性心力衰竭100例患者,抽签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比索洛尔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LVEDD(48.39±2.54)mm、LVESD(30.52±1.16)mm、LVEF(56.12±5.54)%、 日间心率(72.15±2.13)次/min,均高于对照组,夜间心率(61.45±2.38)次/min、醛固酮(0.15±0.12)μg/L、 肾上腺素(72.15±1.65)ng/L、NE(236.89±9.85)ng/L、AngⅡ(72.15±5.69)ng/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心率昼夜节律性.

    作者:詹龙亮;李国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多奈哌齐、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痴呆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多奈哌齐与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联用对首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首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性痴呆患者,按照其选择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单用多奈哌齐的40例对照组患者、联用多奈哌齐与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的40例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智能精神状态评分以及精神病病情程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智能精神状态评分以及精神病病情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奈哌齐与小剂量奥氮平合并使用可以有效提高首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智能精神状态,减轻其精神病病情.

    作者:倪珂;王春雁;于人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理念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开展护理工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人文关怀理念开展临床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体现了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作者:万磊;陈春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少弱精症患者血液微量元素检验结果与精液相关性

    目的 分析少弱精症患者血液微量元素检验结果与精液质量相关性.方法 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因少弱精症疾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84名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精液分析及血液微量元素含量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 ,并就影响精液质量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血液检验后,血清钙及铜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锌、铅数据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锌含量与精子活率存在负相关(P<0.05);血清铅含量与精子密度及正常形态精子率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铜含量与精子密度呈正相关,与精子向前运动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通过对少弱精症患者血液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明确各微量元素对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关系,并参考数据资料确定相关治疗方法,对患者精液质量的改善及不育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仰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加味苓桂术甘汤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肺心病右心衰疗效

    目的 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结合西药对慢性肺心病右心衰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右心衰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各4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结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的RVEF、SpO2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苓桂术甘汤结合西药可显著改善慢性肺心病右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谭明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医院健康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中关于PDCA循环管理的运用探索

    目的 分析与评价医院健康教育全面质量管理(TQC)中关于PDCA循环管理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产科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79例患者为A组研究主体;选择本院妇科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79例患者为B组研究主体.均对其进行健康教育TQC,A组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B组实施该管理模式.对比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度和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 A组各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度均低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各项健康教育满意度均低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健康教育TQC中加用PDCA循环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度,提高其整体满意度.

    作者:林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C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以病例为基础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的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新疆医科大学2014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来我院神经外科进行临床实践学习的学生6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30人和CBL教学组30人,制定标准化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教案,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CBL教学法完成标准化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采用标准化病例考核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C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 CBL教学法适应临床医学教学要求,是一种有效且适宜推广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

    作者:赛力克·对山拜;朱晓锋;秦虎;刘洋;王增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息肉是女性常见的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之一,多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包括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或围绝经期点滴状阴道出血等,亦可降低妊娠率引起息肉相关性不孕症等.虽多表现为良性病变,但其起病隐匿,相当一部分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多在健康体检或治疗其他系统疾病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的,且具有一定的恶变潜能,恶变率可高达12.9%,因此对其恶变的高危因素的识别和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高廷;朱耀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因并发急性左心衰再入院的护理

    本文通过1例病例从护理角度探讨分析对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左心衰的护理重点,指出密切观察病情,准确使用药物,正确的专科护理,及时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科学的出院指导是提高本病出院率和生存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明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职工体检结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职工体检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保健科66例体检职工作为研究对象.符合随机原则,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33例;实施健康教育)和对照组(33例;不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职工体检后各项临床数据并计算出统计学分析数值.结果 观察组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超体质量异常率、脂肪肝异常率、血糖异常率、血压异常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均优于对照组职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健康生活方式可诱发疾病,可威胁人们健康,可导致代谢综合征明显增加并可严重影响职工日常生活.健康教育对职工体检结果的影响较大,可有效预防慢性病疾病,可辅助慢性病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因此,保健科职工需要利用健康教育手册、宣传栏及创新工作模式、建立全程健康管理、教育模式来实施健康教育,通过不断丰富医学、健康教育知识、热情周到服务来促使健康教育取得良性循环,促使保健科职工身体更加健康.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