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因并发急性左心衰再入院的护理

陈明菊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左心衰, 护理
摘要:本文通过1例病例从护理角度探讨分析对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左心衰的护理重点,指出密切观察病情,准确使用药物,正确的专科护理,及时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科学的出院指导是提高本病出院率和生存率的有效措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取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在饮食、用药、运动、自我监测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为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刘正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衰患者心脏介入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衰患者心脏介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衰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0)与常规组(n=20).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予以针对性护理配合.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平均血压、心率、24 h尿量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心脏介入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衰患者的同时辅以针对性的护理配合,效果突出.

    作者:文惠;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职工体检结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职工体检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保健科66例体检职工作为研究对象.符合随机原则,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33例;实施健康教育)和对照组(33例;不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职工体检后各项临床数据并计算出统计学分析数值.结果 观察组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超体质量异常率、脂肪肝异常率、血糖异常率、血压异常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均优于对照组职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健康生活方式可诱发疾病,可威胁人们健康,可导致代谢综合征明显增加并可严重影响职工日常生活.健康教育对职工体检结果的影响较大,可有效预防慢性病疾病,可辅助慢性病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因此,保健科职工需要利用健康教育手册、宣传栏及创新工作模式、建立全程健康管理、教育模式来实施健康教育,通过不断丰富医学、健康教育知识、热情周到服务来促使健康教育取得良性循环,促使保健科职工身体更加健康.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个体化手术治疗胃肠癌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观察

    目的 总结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接受个体化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 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指的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接受个体化手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之后产生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后,并发症情况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对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采取个体化手术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陈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血浆IL-33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8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23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43例;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浆IL-33水平.结果 (1)血浆IL-33浓度在AMI组、UAP组中较SAP组、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2)IL-33水平在Gensini积分小于20分组水平高于Gensini积分位于20~40分及大于40分(P<0.05),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IL-33浓度降低是冠状动脉病变和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OR=0.706,95%CI=0.482~1.052,P=0.024).结论 白细胞介素33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斑块稳定性相关,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作者:于婧;杨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40例疗效研究

    目的 探究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征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CRRT治疗,观察组加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参数及生化指标.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动脉氧分压(11.9±1.9)kPa、二氧化碳分压(6.0±1.5)kPa及HCO3(22.5±2.2)mmol/L指标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肌酐(379.2±85.2)μmol/L、血清尿素氮(18.2±1.9)mmol/L、钾离子(3.8±0.5)mmol/L、钠离子(135.2±10.2)mmol/L及肿瘤坏死因子 α(46.0±5.2)ng/L指标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效果显著.

    作者:黄仲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目的 通过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为临床上合理用药和应对措施提供相关依据,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从我院2008年6月—2017年6月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50例,对其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应对措施.结果 在头孢菌素类中,导致发生不良反应多的药物是头孢曲松(24.4%);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多数是15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的老人;主要累及的器官是皮肤其后依次为呼吸、循环、消化及神经系统;通过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占多数,其次依次为口服、静脉推注、肌注.结论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易在儿童及老人中发生不良反应,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临床应用该类药物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惠霞;黄国争;戴计准;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联合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联合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2)与参照组(n=42),参照组所采用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的联合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不良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参照组(4.76%<23.8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2.5±6.3)分、(88.1±4.0)分,参照组分别为(61.6±6.5)分、(72.3±4.5)分,实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喉癌手术患者采用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的联合护理干预方案,对预防术后营养不良、提高生活质量均有积极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案.

    作者:李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特点及方法探讨

    目的 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特点及方法 探讨,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内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全麻气管插管的麻醉方式,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分析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手术过程中生命指征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在填充骨水泥时和切口缝合时心率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实验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选择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可以稳定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指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卢冀京;张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C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以病例为基础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的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新疆医科大学2014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来我院神经外科进行临床实践学习的学生6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30人和CBL教学组30人,制定标准化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教案,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CBL教学法完成标准化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采用标准化病例考核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C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 CBL教学法适应临床医学教学要求,是一种有效且适宜推广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

    作者:赛力克·对山拜;朱晓锋;秦虎;刘洋;王增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进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安全性、手术时长、手术后患者的出血量、拔除尿管的时间及预后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手术的手术时长为40~150 min,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范围为50~185 ml.所有患者均不需要输血,且无患者发生手术相关的电切综合征发生,经研究发现手术时长与前列腺切除重量成正比,患者术后均排尿通畅,患者术后拔除尿管的时长为4~9 d.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应用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刘兆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QCC护理模式对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QCC护理模式对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1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QCC护理模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睡眠障碍的比例(92.73%)高于对照组(7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与睡眠质量.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鼻喷剂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鼻喷剂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吸入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哮喘控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炎体征评分为(0.45±0.14)分,低于对照组的(1.53±0.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为(4.18±0.63)分,高于对照组的(3.51±0.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贾晓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彩超检测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超检测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到某院进行检查的妊娠期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孕妇的评估,将孕妇划分为正常组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每组患者100例.观察两组孕妇S/D值,以及RI值和PI值.观察两组孕妇彩超子宫动脉血流频谱资料,根据现代医学相关标准,对比两组孕妇检测阳性率.结果 对两组孕妇进行检测,正常组孕妇S/D值,以及RI值和PI值的记录结果,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组孕妇值,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孕妇进行阳性检测率分析,正常组S/D值以及RI值和PI值的阳性检测率均低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孕妇相关值.结论 彩超检测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具有较高的预测效果.

    作者:吴学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效果

    目的 探索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昼夜节律的影响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12日—2016年3月12日我院慢性心力衰竭100例患者,抽签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比索洛尔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LVEDD(48.39±2.54)mm、LVESD(30.52±1.16)mm、LVEF(56.12±5.54)%、 日间心率(72.15±2.13)次/min,均高于对照组,夜间心率(61.45±2.38)次/min、醛固酮(0.15±0.12)μg/L、 肾上腺素(72.15±1.65)ng/L、NE(236.89±9.85)ng/L、AngⅡ(72.15±5.69)ng/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心率昼夜节律性.

    作者:詹龙亮;李国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增强现实导航气管镜技术在呼吸内镜医师培训的初步应用

    目的 探讨增强现实导航支气管镜技术(Lung Point)在呼吸内镜医生培训中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10名我院2017年1—6月呼吸内镜中心招录的呼吸内镜培训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按常规方式教学,B组根据胸部CT应用Lung Point系统在支气管镜术前重建支气管三维模型教学,每人操作20例次检查.将操作次数分为1~5例次、6~10例次、11~15例次、16~20例次.评价操作是否到达目标所在亚段支气管、到达目标所在亚段支气管所用时间,少于5分钟为及格,多于5分钟为不及格.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在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时间、定位精准率.结果 比较两种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所需时间,A组为(398.16±91.51)s,B组为(275.01±62.64)s,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操作时间的达标率,A组低于B组(24%vs.72%);两种培训法随着培训例次的增多,操作所花费时间逐渐减少.在常规培训法上,16~20例次比其余各例次组所花的时间明显减少,且随着操作例次增多,在规定时间内操作成功次数逐渐增多;在常规培训法上,各组次在规定时间内操作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但操作时间上,与1~5例次比较,另外三组明显减少.但6~10例次与11~15例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操作方法的定位精准率,常规培训法组低于Lung Point培训法(60%vs.84%),且不同例次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评价指标均达标,则A组低于B组(14%vs.53%).结论 增强现实导航支气管镜技术(Lung Point系统)可缩短呼吸内镜医师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成效.

    作者:钟长镐;罗为展;陈愉;唐纯丽;陈小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早期肺康复训练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早期肺康复训练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选法,将其分成两组,对比组实施我院的常规化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肺康复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优于对比组的82.14%,且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所耗费的机械通气时间(5.91±2.13)d以及住院所耗费的时间(11.36±3.01)d均少于对照组的(8.69±4.05)d和(15.31±4.96)d,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肺康复训练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存在着重要的价值,提高了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患者肺部功能的康复有一定的保障.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医院图书馆提升医务人员信息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 探讨医院图书馆对提升医务人员信息素养的措施和效用.方法 2012—2017年我院逐步建立完善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服务,并对医务人员开展多途径的信息素养培训教育.结果 提高医院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信息素养培训,对医务人员的科研、业务水平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结论 医务人员只有努力提高信息素养才能及时获取新医学信息和医学知识,更好地提高临床医学技能、服务于患者.医院图书馆应充分利用馆藏信息资源,提升信息服务质量,针对医务人员的特点开展医学信息素养教育培训.

    作者:谢琦;史嘉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华法林治疗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的临床作用.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106例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患者PT,计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随访统计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用药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PT值、INR值、华法林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发生抗凝相关并发症7例,发生率6.60%.结论 监测PT对华法林剂量合理使用、预防抗凝相关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秦蓁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泌尿外科实行专科护士管理的效果体会

    目的 探究泌尿外科实行专科护士管理的效果体会.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泌尿患者8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实施专科护士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满意率(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患者(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外科实行专科护士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改善护患关系,同时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效果明显.

    作者:汤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