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0例无痛分娩的效果评价

马琳

关键词:无痛分娩, 硬膜外麻醉, 临床, 比较,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对产程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分娩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自愿要求行镇痛分娩且无产科及内科并发症的孕妇10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另外100例作为对照组,未用任何止痛措施.分别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对新生儿的影响、分娩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对母婴影响小,无痛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作用可靠,大限度保证母婴健康,为孕妇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疼痛减轻或无痛的分娩过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后路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后路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给予后路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其具有恢复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

    作者:李哲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浅谈肺结核的预防控制方法

    目的 分析肺结核预防和控制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所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将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防治方法,观察组采用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防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共有3例患者感染肺结核,感染率为10%;对照组中共有21例感染肺结核,感染率为7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结核防治工作中,采用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能够非常有效地对肺结核予以控制,降低了感染率,此外还能实现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于佳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治疗中应用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5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25)和B组(n=25),5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额外接受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结果 A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残余尿量、膀胱容量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较常规护理更有利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生活质量、膀胱功能的改善.

    作者:黄坤静;黄洁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PDCA管理方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临床教学中PDCA管理方法应用成效.方法 在临床教学中应用PDCA管理方法,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管理,包括教学计划、临床带教、教学检查和总结处理四个阶段.结果 PDCA管理方法在临床教学中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同时使受教人员自身的临床能力和职业素养得以提升.结论 通过PDCA管理方法的应用,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临床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使学员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升.

    作者:范艾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对其抑郁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并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40例患者施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施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缓解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症状评分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施予了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全方位地舒缓患者的抑郁情绪,增强患者自我的心理调控能力,并提升患者的预后,值得医学领域的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梅京斌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探究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关性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管理和医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2—4月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人员仔细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根据实际感染原因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结果 实行人性化和科学化管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和医院感染水平控制有着紧密联系,医务人员如果能够根据以往医疗经验总结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不断优化手术室护理,就能够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朱庆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9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2.4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31.03%)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具有不良反应少的优势.

    作者:吴艳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妇产科不规则出血的原因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止血、消炎等临床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康妇炎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均产生显著的效果,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8%(34/50),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46/50);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阴道不规则出血临床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系统的诊断,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接受康妇炎胶囊治疗,能减少妇科患者阴道出血量,保证患者出血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在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合理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采用美托洛尔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合理可控范围.结论 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杨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对胆囊结石患者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治疗的8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临床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较传统开腹手术不良反应更少,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王少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10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传统痔疮切除术,实验组(50例)予以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45.02±2.04)min,住院时间(3.05±1.07)d和伤口愈合时间(8.02±1.00)d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较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用于患者中,可获取明确效果.

    作者:李世群;李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100例无痛分娩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对产程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分娩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自愿要求行镇痛分娩且无产科及内科并发症的孕妇10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另外100例作为对照组,未用任何止痛措施.分别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对新生儿的影响、分娩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对母婴影响小,无痛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作用可靠,大限度保证母婴健康,为孕妇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疼痛减轻或无痛的分娩过程.

    作者:马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通窍化栓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AMP和β-E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通窍化栓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和β内啡肽(β-E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窍化栓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浆cAMP与β-EP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65%与7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建议采取通窍化栓汤进行临床干预,便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韩永平;李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基层医院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基层医院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8月收取的2400例手术病理标本送检资料,期间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管理,与2015年1—12月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2230例手术病理标本送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我院于2016年1月对手术标本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标本渗漏、标本离体未及时固定、信息不全、标本漏登记、标本送检不及时、标本未规范交接等现象均较质量改善前有明显降低,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手术室标本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其实施管理,可显著提高标本的管理质量,大幅降低标本的缺陷率,落实手术标本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金秀成;刘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右美托咪定对气管插管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镇静效果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气管插管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气管插管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 两组镇静无效、镇静过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静良好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气管插管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可选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镇静效果良好,可应用于临床作为镇静药物的首选,具有明显临床综合应用价值.

    作者:成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于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IL-6指标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能够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戴敏;杨宁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无症状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比较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中应用的诊断价值,以提高临床上对无症状的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6例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比组用常规心电图,观察组用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将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比较,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中,通过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相关检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心肌缺血,而且诊断结果更为准确,从而使整个诊断的时长大大缩短.

    作者:洪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探讨

    目的 探究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不同血液检验指标情况.结果 (1)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分布宽度(15.9±0.9)%,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144.2±21.0)IU/L、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3.1±0.2)μg/L、心肌肌钙蛋白T(1.0±0.2)μg/L、心肌肌钙蛋白I(15.6±2.2)μg/L,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能准确检测冠心病患者发病情况.

    作者:张亚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围手术期中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围手术期患者中对其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和HAMA、HAMD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HAMA和HAM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给予有效的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茜;张小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在临床妇产科患者中分别运用开腹子宫切除术以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患者使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将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异常情况以及术后的不良反应,均获得治愈出院.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以及镇痛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实施全子宫切除时运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作者:汪玲;王小燕;黄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