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目的 探讨双心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5月—2016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160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焦虑、抑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双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状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项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焦虑合并抑郁状况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中,应用双心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模式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徐云;张玉平;贾树英;王红岩;赵娜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运用情景式双语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9—12月在重症医学科进行临床轮转的60名规培生,对所有规培生均实施重症医学临床实习情景式双语教学,分析总结实习前后规培生考核成绩及相关教学状况调查结果 .结果规培生实习后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专业英语考核成绩较实习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培生实习后医学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与患者沟通能力、医学英语表达及理解能力评分较实习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培生实习后对教学模式满意度为78.3%,教学内容满意度为80.0%,学习氛围满意度为83.3%.结论 重症医学临床实习中运用情景式双语教学可达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覃松;李康;徐鹏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分析前列地尔治疗慢性重度黄疸型乙型肝炎43例疗效.方法 选择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前列地尔治疗;另选同期43例患者,仅采取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TB、ALT、ALB、P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37%,大于对照组的6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改善慢性重度黄疸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微循环,对于促进胆汁排泄、恢复肝功能、提高疗效均具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尚可.
作者:张忠宝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对于患有轮状病毒肠炎的婴幼儿采用炎琥宁联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进行治疗,对其疗效展开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轮状病毒肠炎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研究对象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婴幼儿选择的治疗方法为单一的炎琥宁治疗,而研究组的婴幼儿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以盐酸消旋山莨菪碱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措施.结果 研究组采取治疗措施所取得的总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患有轮状病毒肠炎的婴幼儿采取治疗措施时可以选择炎琥宁联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的方法,具有显著疗效,促进婴幼儿的恢复.
作者:薛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索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同质化管理对目标血压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63例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选取其中3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3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溶栓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同质化护理工作指引的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控制血压.对比两组患者目标血压的控制效果、症状改善及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溶栓前血压高于目标血压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例数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溶栓治疗后症状改善率(NIHSS)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同质化干预后术后死亡率及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同质化的目标血压管理,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达到静脉溶栓前后目标血压的有效控制,从而保证溶栓的顺利进行及减少溶栓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良好预后.
作者:唐萍;吴春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转化医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现快速研究成果转化,其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和发展的核心.转化医学在康复医学领域强调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提出并分析临床问题,与科技领域研究人员共同设计问题解决方案,与相关设备生产企业合作,从而快速实现成果转化,是康复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注重将转化医学理念融入康复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指导研究生从转化医学角度选择研究方向,同时注重为康复医学研究生搭建良好的转化医学研究平台,培养康复医学创新型人才,以解决现今社会对康复医学需求日益增多与康复医学人员质量和数量不足、康复设备昂贵、适用范围局限的问题.
作者:高月明;蒋天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采用术前微视频对手术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收的普外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日期单双数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一天集中口头访视及发放访视单模式,观察组采用术前一天访视加术前等候区用iPad循环播放微视频,对比两组患者适应性、术中配合度、患者及护士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配合率及适应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利用术前等候区和等候区时间采用iPad微视频播放术前访视资料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适应性和术中配合度.
作者:陈蕾;曾娜芬;党慧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高频振荡通气对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n=51)采取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照组(n=51)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通气方式对患儿的脑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脑损伤发生率为39.22%,对照组患者的脑损伤发生率为37.25%,两组患儿脑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I级发生率、Ⅱ级发生率、Ⅲ级发生率、Ⅳ级发生率、其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对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脑损伤的影响与机械通气相当,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亚楠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的ICU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符合实验标准的ICU脓毒症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成乌司他丁组、血必净组以及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一组加用乌司他丁20万U,一组加用血必净100 ml,一组加乌司他丁20万U联合血必净100 ml.三组患者均静脉滴注,每次12小时,7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4天和第8天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检测LPS、TNF-α、IL-6和PCT的浓度,并统计ICU脓毒症患者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28天的存活率.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4天、8天后PCT、LPS、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8天后PCT、LPS、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4天后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4天、8天后血必净+乌司他丁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和血必净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高于血必净+乌司他丁组,而血必净+乌司他丁组的28 d存活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的ICU脓毒症患者相对于单独使用血必净或者乌司他丁的疗效好.
作者:余伟清;陈苑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药益胃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8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44例患者给予中药益胃健脾汤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后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异型增生、腺体萎缩、慢性炎症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益胃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病症.
作者:张思燮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析急性化脓性乳腺炎采用小切口基底切开引流、中药外敷与手法通乳治疗的效果,旨在提升临床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行常规治疗,B组患者行小切口基底切开引流术、手法通乳以及中药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疗效.结果 B组总疗效(98%)高于A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手法通乳、中药外敷联合小切口基底切开引流运用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确切.
作者:吕成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对孤独症患儿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在改善胃肠道问题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孤独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完成;观察组(51例)采用基础护理措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完成;终对比两组孤独症患儿胃肠道改善情况.结果 同对照组孤独症患儿胃肠道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孤独症患儿临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于系列胃肠道问题的改善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孤独症患儿的病情好转与恢复,证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方式应用可行性.
作者:王彩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对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20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中药内服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骨伤手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87.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对颈椎病的效果突出,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颈部肌肉,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
作者:何正兵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超前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老年患者的临床应用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老年患者共36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超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糖水平、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空腹血糖、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前护理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对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2例老年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酚妥拉明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采用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时海洋;蔡仁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措施度喘息型肺炎患儿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喘息型肺炎9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行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和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6例.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护理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喘息型肺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率,而且还能缩短患儿体温恢复时间.
作者:魏永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不同时机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患者给予早期气管插管,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及时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复苏前后血气指标以及心肺复苏成功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意识改善时间、心跳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气道开放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恢复窦性心律率、成功插管率、出院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气管插管可以增加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以及存活率,有效不避免不可逆损伤.
作者:刘树峰;陈东方;陈国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索心电图指导洋地黄类药对房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2日—2017年10月22日我院房颤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将其分为两组.首先两组患者均进行洋地黄类药物治疗,随后对照组的50例患者根据临床症状指导用药,观察组的50例患者根据心电图指导用药.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用药后3天后洋地黄中毒率(4.00%)、用药后7天后洋地黄中毒率(2.00%)低于对照组,心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房颤患者实施心电图指导洋地黄用药,方可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孙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明确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应用不同麻醉方法 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复合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全麻,复合组患者进行脊椎硬膜外复合麻醉.对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复合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共计8例患者不良反应,其中,3例患者镇痛药物追加,1例患者术后躁动,4例患者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2%;复合组共计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例患者为恶心呕吐,总发生率为2.70%.复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椎硬膜外复合麻醉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何树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比较老年人(≥65岁)与年轻人(<65岁)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115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分成年轻人组(<65岁)72例及老年人组(≥65岁)43例.所有患者均完成KDQOL-SF,SAS自评量表的填写.同时收集了患者的合并症及生化值.结果 尽管老年人生理上处于劣势,但其生存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均优于年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应该是可以扩大到维持性腹膜透析的适应证中.应该摒弃对患者年龄的偏见和个人偏好,给予不同年龄段患者以同样的透析方式选择机会.
作者:孟丹;许义;王菲 刊期: 201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