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年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调查

孟丹;许义;王菲

关键词:维持性腹膜透析, 生存质量, 护士教育, 调查,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比较老年人(≥65岁)与年轻人(<65岁)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115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分成年轻人组(<65岁)72例及老年人组(≥65岁)43例.所有患者均完成KDQOL-SF,SAS自评量表的填写.同时收集了患者的合并症及生化值.结果 尽管老年人生理上处于劣势,但其生存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均优于年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应该是可以扩大到维持性腹膜透析的适应证中.应该摒弃对患者年龄的偏见和个人偏好,给予不同年龄段患者以同样的透析方式选择机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模式对肺结核咯血患者康复影响作用

    目的 探讨肺结核咯血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其病情康复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编序并以抛硬币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舒适组,各组有3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肺结核咯血护理、联合舒适护理.比较不同护理辅助下患者病情康复差异.结果 舒适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组各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肺结核咯血患者在积极治疗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于治疗方案有效性有积极影响,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张征静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微创钻孔软通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钻孔软通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入院的采用微创钻孔软通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同期收治入院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实施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时间、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1个月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颅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术前、术后1周及对照组同时间段,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钻孔软通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血肿清除时间缩短,死亡率降低.该术式简单,快捷治愈相对较高,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红彬;朱振云;梁建锋;李志强;韩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在医学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与比较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在医学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7月的18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传统教学组)90名和B组(多媒体教学组)90名.比较两组教学前后的MBI-SS量表、成绩考核结果 及学生满意度.结果教学后1个学期及2个学期B组的MBI-SS量表评分均好于A组,成绩考核总优良率高于A组,学生满意度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媒体教学在医学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好于传统教学,更受学生欢迎.

    作者:董丽宏;杨潇;肖李乐云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对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对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20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中药内服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骨伤手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87.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对颈椎病的效果突出,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颈部肌肉,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

    作者:何正兵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应用引导式教育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应用引导式教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瘫患儿5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的奇偶性,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7).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引导式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综合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功能、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应用引导式教育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改善了疾病情况.

    作者:万娜;胡天兰;陈婧颖;袁曼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宫颈癌组织中Beclin1和VEGF蛋白表达价值研究

    目的 测定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自噬标记因子Beclin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0例宫颈癌、6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Ⅲ)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Beclin1和VEGF蛋白的表达强度被实验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试验方法联合测定.结果 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VEGF表达强度呈逐渐增高趋势,Beclin1表达强度逐渐降低,宫颈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VEGF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Beclin1和VEGF在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Beclin1和VEGF蛋白可能协同参与了调控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在宫颈癌的进展和淋巴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王晓蔚;梁朵献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超前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超前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老年患者的临床应用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老年患者共36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超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糖水平、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空腹血糖、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前护理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评审对我医院护理工作的促进探讨

    探讨评审对我医院护理工作的促进作用.为迎接评审,我院护理部建立各个督导小组以及成立学习小组,通过定期学习,并且于科室通过面试评定学习质量,每半个月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一次业务学习,以及一月进行一次护理查房,此外每天晚上加强对护理管理措施、相关法规以及工作制度的学习,通过进一步抓好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对组织职能的认知.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同时进行指导、学习,并且通过科室的面试发挥督促落实的作用,在医院评审的准备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护理部、学习小组以及督导小组的职能作用.

    作者:宗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脏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统计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前白蛋白含量.结果 通过对肝脏疾病患者、健康人血清前白蛋白进行检测发现,健康体检者(262.58±32.96)mg/L,慢性轻度肝炎(208.36±39.65)mg/L,慢性中度肝炎(132.68±42.52)mg/L,慢性重度肝炎(98.67±30.25)mg/L;肝硬化代偿期(135.65±51.25)mg/L,肝硬化失代偿期(84.20±40.35)mg/L.和健康体检者相比,肝脏疾病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较低,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能反映肝脏功能受损度,对该指标进行检测,能为各种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杜小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探讨浸润性宫颈癌术前行CT及MRI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在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诊断中术前CT和术前MRI的价值.方法 抽取2010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浸润性宫颈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此次研究全部患者在术前均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比较术前诊断分期和术后病例分期结果 .结果术前MRI诊断分期符合率(90.63%)大于术前CT诊断分期符合率(6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4,P=0.000).结论 在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诊断中,同术前CT诊断相比,术前MRI诊断的准确性更高.

    作者:薛晨晖;罗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炎琥宁+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

    目的 对于患有轮状病毒肠炎的婴幼儿采用炎琥宁联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进行治疗,对其疗效展开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轮状病毒肠炎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研究对象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婴幼儿选择的治疗方法为单一的炎琥宁治疗,而研究组的婴幼儿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以盐酸消旋山莨菪碱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措施.结果 研究组采取治疗措施所取得的总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患有轮状病毒肠炎的婴幼儿采取治疗措施时可以选择炎琥宁联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的方法,具有显著疗效,促进婴幼儿的恢复.

    作者:薛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肿瘤放射治疗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分析

    在临床医学教育工作中,肿瘤放射治疗涉及较多内容,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水平,就要从多元化教学机制入手,确保理论联系实践,为传统教学结构升级奠定基础,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肿瘤放射课堂教学中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应用知识,并且要结合问题对知识体系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挖掘,保证教学理论和实践有效融合.本文对肿瘤放射治疗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肿瘤放射治疗教学的创新化教育方法,旨在改善当前肿瘤放射治疗教学实效性差、创新性不足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作者:李铭仪;陈冬平;刘锦全;李洲宇;林铃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胃溃疡穿孔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心得分析

    目的 探讨胃溃疡穿孔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心得.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胃溃疡穿孔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胃溃疡穿孔知识掌握度、遵医治疗行为;护理前后患者负性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溃疡穿孔知识掌握度、遵医治疗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负性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溃疡穿孔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确切.

    作者:王茹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接收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5)和参照组(n=45).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后出血量和子痫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产后出血率少于参照组,子痫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能够减少产妇各类并发症,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作者:钟昌惠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血栓疗效和动脉斑块影响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和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使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只采用阿司匹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动脉斑块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颈动脉斑块面积均减少,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好.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提高脑血栓疗效,缩小动脉斑块面积.

    作者:袁爱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三导向模式下呼吸系统整合课创新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整合课程教学是医学教学的发展方向.将网络环境下以问题为基础学习(web problem-based learning,W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呼吸系统整合课教学,首先构建在线课程网络平台,选取PBL案例并撰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案例,案例分教师版和学生版,总共分三幕6学时来完成,课前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课堂播放视频呈现病例情境,学生找到信息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老师应作适当的引导,每一幕后ppt汇报成果展示,课后同学上交讨论记录和自我评估进行评价反思.WPBL教学方法则是传统课堂的有效延伸,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临床推理能力.

    作者:张海燕;林岩;姚立杰;卢长柱;刘丹阳;廉洁;郎尉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ICU脓毒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的ICU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符合实验标准的ICU脓毒症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成乌司他丁组、血必净组以及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一组加用乌司他丁20万U,一组加用血必净100 ml,一组加乌司他丁20万U联合血必净100 ml.三组患者均静脉滴注,每次12小时,7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4天和第8天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检测LPS、TNF-α、IL-6和PCT的浓度,并统计ICU脓毒症患者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28天的存活率.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4天、8天后PCT、LPS、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8天后PCT、LPS、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4天后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4天、8天后血必净+乌司他丁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和血必净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高于血必净+乌司他丁组,而血必净+乌司他丁组的28 d存活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的ICU脓毒症患者相对于单独使用血必净或者乌司他丁的疗效好.

    作者:余伟清;陈苑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分析神经外科学生脑血管病临床见习课的教学方法及效果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学生脑血管病临床见习课的教学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11月100名于该院接受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临床见习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法实施见习授课;观察组学生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问题教学法实施见习授课.比较两组神经外科学生在脑血管疾病相关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实际能力操作考核评分,以及临床见习授课方法满意度.结果 比较神经外科学生对脑血管疾病相关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和实践操作能力考核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神经外科学生实施脑血管疾病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表明传统教学法与问题法相结合对神经外科学生实施脑血管疾病临床见习教学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夏湘平;袁晓露;肖华;姚声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前列地尔治疗慢性重度黄疸型乙型肝炎4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前列地尔治疗慢性重度黄疸型乙型肝炎43例疗效.方法 选择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前列地尔治疗;另选同期43例患者,仅采取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TB、ALT、ALB、P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37%,大于对照组的6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改善慢性重度黄疸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微循环,对于促进胆汁排泄、恢复肝功能、提高疗效均具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尚可.

    作者:张忠宝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肝合并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63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观察治疗疗程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63例患者治疗后血清HBV-DNA转阴率为90.5%,肝功能指标ALT、AST、GGT以及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确切,在病毒清除效果及改善肝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张传朓;韩永春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