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浸润性宫颈癌术前行CT及MRI的诊断价值

薛晨晖;罗毅

关键词:浸润性宫颈癌, 术前CT, 术前MRI, 诊断价值, 探讨, 符合率
摘要:目的 分析在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诊断中术前CT和术前MRI的价值.方法 抽取2010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浸润性宫颈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此次研究全部患者在术前均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比较术前诊断分期和术后病例分期结果 .结果术前MRI诊断分期符合率(90.63%)大于术前CT诊断分期符合率(6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4,P=0.000).结论 在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诊断中,同术前CT诊断相比,术前MRI诊断的准确性更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后髋臼发育变化的研究

    目的 观察分析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后儿童发育性髋臼的变化趋势.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7年6月获得随访的幼儿发育性髋脱位患儿32例.采用髋脱位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多数患儿同时行股骨转子下去旋转短缩截骨术,获得同心圆复位.术后连续观察4年通过X线骨盆正位照片观察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中心边缘角(CE角)、头臼指数(AHI)、髋臼指数深宽比[AI(D/W)]的变化趋势.结果 术后AI和AHI逐年缩小,术后3年AI稳定在15°左右,AHI达到正常;髋臼指数深宽比AI(D/W)和CE角逐年增加,一般在手术后2年达到正常.术前髋臼指数(AI)、中心边缘角(CE角)、头臼指数(AHI)、髋臼指数深宽比[AI(D/W)],与术后相比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幼儿期,发育性髋脱位在获得同心圆复位的前提下,同时行骨盆Salter截骨术后2年,髋臼可获得快速良好的发育.

    作者:韦敏荣;何义;廖凤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转化医学为主导的康复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转化医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现快速研究成果转化,其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和发展的核心.转化医学在康复医学领域强调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提出并分析临床问题,与科技领域研究人员共同设计问题解决方案,与相关设备生产企业合作,从而快速实现成果转化,是康复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注重将转化医学理念融入康复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指导研究生从转化医学角度选择研究方向,同时注重为康复医学研究生搭建良好的转化医学研究平台,培养康复医学创新型人才,以解决现今社会对康复医学需求日益增多与康复医学人员质量和数量不足、康复设备昂贵、适用范围局限的问题.

    作者:高月明;蒋天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二次电切联合注射用A群链球菌膀胱灌注治疗高级别浅表膀胱癌疗效

    目的 比较非肌层浸润性膀胱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Re-TURBT)联合膀胱灌注注射用A群链球菌(沙培林)或表柔比星的疗效.方法 84例患者均行TURBT,术后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均进行Re-TURBT,术后44例采用沙培林进行膀胱灌注治疗(试验组),40例采用表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成功完成Re-TURBT.试验组膀胱癌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沙培林疗效优于表柔比星,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蒙勇燕;陈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规培中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的反思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的经验.方法 统一神经外科专硕和规培的培养目标,采用多种途径培养神经外科专业型硕士.结果 我科5年内培养10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部通过了执业医师考试,并获得了规定的4个证书.结论 将规培与神经外科专硕的培养有机结合,能切实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作者:张振兴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枸橼酸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枸橼酸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2月—2017年6月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靶控输注枸橼酸芬太尼,观察组则给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麻醉维持平均时间、睁眼时间、意识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流动力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郑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GE Optima 680 CT低剂量扫描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GE Optima 68064排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6年7月—2018年1月我院行低剂量CT扫描发现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进行分析,评估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38例患者中检查多表现为肺部纯磨玻璃结节,胸腔镜切除病理结果诊断原位癌24例,微浸润9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5例.结论 传统主要通过痰检及胸片筛查,因早期肺癌主要为磨玻璃结节,密度低,所以X线检出效率低下.CT可以极大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但患者所受辐射剂量高,多层螺旋CT低剂量可以发现早期肺癌,又能大大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早期肺癌可以出现分叶、空泡、肿瘤微血管成像征等典型CT征象.

    作者:李世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气管插管不同时机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不同时机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患者给予早期气管插管,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及时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复苏前后血气指标以及心肺复苏成功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意识改善时间、心跳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气道开放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恢复窦性心律率、成功插管率、出院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气管插管可以增加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以及存活率,有效不避免不可逆损伤.

    作者:刘树峰;陈东方;陈国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对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对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20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中药内服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骨伤手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87.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对颈椎病的效果突出,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颈部肌肉,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

    作者:何正兵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微创钻孔软通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钻孔软通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入院的采用微创钻孔软通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同期收治入院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实施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时间、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1个月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颅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术前、术后1周及对照组同时间段,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钻孔软通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血肿清除时间缩短,死亡率降低.该术式简单,快捷治愈相对较高,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红彬;朱振云;梁建锋;李志强;韩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肝合并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63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观察治疗疗程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63例患者治疗后血清HBV-DNA转阴率为90.5%,肝功能指标ALT、AST、GGT以及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确切,在病毒清除效果及改善肝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张传朓;韩永春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糖尿病足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作用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患者(糖尿病足),收治时间为2016年3月27日—2017年3月27日,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29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及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观察组)进行干预.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足部溃疡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情况.

    作者:光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治疗的手术室护理要点

    目的 分析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手术室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46例,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措施)和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低于对照组(19.6%),实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95.7%)高于对照组(82.6%),组间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加强手术室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评审对我医院护理工作的促进探讨

    探讨评审对我医院护理工作的促进作用.为迎接评审,我院护理部建立各个督导小组以及成立学习小组,通过定期学习,并且于科室通过面试评定学习质量,每半个月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一次业务学习,以及一月进行一次护理查房,此外每天晚上加强对护理管理措施、相关法规以及工作制度的学习,通过进一步抓好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对组织职能的认知.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同时进行指导、学习,并且通过科室的面试发挥督促落实的作用,在医院评审的准备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护理部、学习小组以及督导小组的职能作用.

    作者:宗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IRT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试卷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项目反应理论评价消化系统疾病护理试卷填空题质量,为教学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抽取锦州医科大学本科消化系统疾病护理试卷159份,应用项目反应理论相关指标评价试题质量.结果 试题信度0.623,结构效度0.621;T1、T2、T3、T4、T5难度系数分别为0.60、0.63、0.69、0.67、0.53,总体难度系数为0.62;区分度分别为0.74、0.40、0.62、0.15,总体区分度为0.34,特征曲线显示试题难度、区分度、题目信息分布不一.结论 应进一步修订试题,应用传统的评测指标结合IRT综合评定试卷质量.

    作者:张林;刘堃;郭蕾蕾;张佩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给予机械通气的新生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的时间段为2016年1月15日—2017年1月15日,将其分为两组患儿,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将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VAP发生率:实验组为7.55%,常规组为32.0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实验组为(5.10±1.36)d,常规组为(7.75±1.52)d,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为96.23%,常规组为81.1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便于优化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张萍;冯敏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双心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双心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5月—2016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160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焦虑、抑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双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状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项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焦虑合并抑郁状况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中,应用双心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模式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徐云;张玉平;贾树英;王红岩;赵娜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情景式双语教学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运用情景式双语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9—12月在重症医学科进行临床轮转的60名规培生,对所有规培生均实施重症医学临床实习情景式双语教学,分析总结实习前后规培生考核成绩及相关教学状况调查结果 .结果规培生实习后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专业英语考核成绩较实习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培生实习后医学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与患者沟通能力、医学英语表达及理解能力评分较实习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培生实习后对教学模式满意度为78.3%,教学内容满意度为80.0%,学习氛围满意度为83.3%.结论 重症医学临床实习中运用情景式双语教学可达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覃松;李康;徐鹏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管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0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将其中51例分为对照组,余下51例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将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管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护理效果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采取不同护理管理方案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产后出血、先兆子痫及子痫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当中,能够有效改善其治疗效果,同时降低相关不良症状的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张惠群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本科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本科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校影像学专业学生9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常规教学组(n=48)与混合式教学组(n=48),两组学生均为我校同级培养的实习学生,理论课学习背景基本相同,在实习教学环节常规组采用跟师指导方式,多为现场指导,混合式教学除常规的指导外,教师针对相关理论知识,收集相应知识单元,利用网上平台进行相关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实习考试,比较两组学生实习效果.结果 混合教学组实习成绩高于常规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实习生实习效果.

    作者:王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效果

    目的 明确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应用不同麻醉方法 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复合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全麻,复合组患者进行脊椎硬膜外复合麻醉.对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复合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共计8例患者不良反应,其中,3例患者镇痛药物追加,1例患者术后躁动,4例患者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2%;复合组共计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例患者为恶心呕吐,总发生率为2.70%.复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椎硬膜外复合麻醉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何树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