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课在康复评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陶吉明;张广渊;张宏;薛夏琰

关键词:微课, 康复评定, 临床实践教学
摘要: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新兴的教学资源,它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康复医学的学科特点利于微课教学优势的发挥,作者在临床康复评定实践教学中,创新应用微课视频,分享评定微课视频制作中选题、内容设计等过程的心得体会,并提出在实际视频制作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后分析微课教学普遍存在、待解决的难题,结合康复医学的发展,以康复评定学的微课教学实践为契机,探索康复评定微课视频系统化,持续化发展的可行性,推动学科教育的发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我校临床药学专业学生临床药理学试卷分析

    目的 分析我校本科生临床药学专业临床药理学期末试题,检验教学效果及试题质量,以期发现教学问题,促进教学工作.方法 选择我校96K临床药学专业临床药理学期末试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名学生成绩分布为53~90分,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成绩(73.64±6.23)分,平均难度为0.74,总区分度0.27.结论 考试成绩客观真实,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尚可,可以反映学生对本文课程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作者:刘晓东;刘立民;朱旭;庞露;孙浩;杜晓明;菅凌燕;肇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耳石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目的 评价耳石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 分析了后半规管、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和混合型(多个半规管受累)BPPV患者84例,分为两组,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58例,非手法复位(对照组)26例.结果 治疗组首次治愈40例(69.3%),其中后半规管BPPV症状消失者有29例(76.3%),水平半规管BPPV有6例(54.5%),上半规管BPPV3例(60.0%);混合型BPPV(多个半规管受累)有2例(50.0%).对照组11例(45.0%)在一周后症状消失.在3~6个月的随访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1%和83.3%,有12例(22%)在随访中复发.结论 耳石手法复位治疗是BPPV患者为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耳石症的患者应尽早诊断和及时复位治疗.

    作者:徐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婴幼儿急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情况.方法 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的146例急性腹泻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取排泄物样本,实施病原微生物检测,观察患儿感染情况、病原微生物构成及其分布规律.结果 病原微生物检出阳性概率为41.78%,细菌39.34%,病毒微生物49.18%,真菌及寄生虫病原微生物概率11.48%.在细菌感染数据上,夏季患儿更高(45.45%),在病毒感染数据上,秋季感染患儿更高(63.77%),P<0.05;两组寄生虫及真菌感染情况差别不大,P>0.05.结论 轮状病毒及大肠杆菌为急性腹泻婴幼儿为常见的致病原,且秋季以病毒感染为主,细菌感染多见于夏季.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析关节外科住院规培医生与老年患者沟通的相关问题

    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加重,老年医疗问题日益突出,由于长期受到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其就诊时常表现出同一般患者不一样的需求.而新时期住院规范化培训医生措施的开展,让刚毕业的医学生直接面临着特殊的老年患者,往往让他们在临床工作中陷入困境.因此本文从关节外科老年患者与住院规培医生的沟通问题作为切入点,阐述了老年患者就医的心理、生理等特点,分析了新时期住院规培医生实际培训中的不足点,并提出了如何改善其同老年患者的沟通,同时呼吁新时期下住院规培医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医道,还有人道.

    作者:孙敏;李肯;戚超;于腾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干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综合性干预护理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机选择92例,将其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相等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干预护理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综合干预护理组患者急性发作率10.9%,低于常规护理组的30.4%(P<0.05),同时综合干预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性干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急性发作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作者:葛秀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进展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进展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8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74.07%;其治疗30天的血清hs-CRP含量和NIHSS评分为(3.14±1.18)mg/L(、4.09±1.02)分,低于对照组的(5.89±2.10)mg/L、(6.49±1.00)分;其ADL评分为(65.10±5.06)分,高于对照组的(50.11±7.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贺大伟;李臻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3D打印技术在麻醉神经阻滞教学中的应用

    在麻醉学研究生神经阻滞临床教学中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精确化临床教学,有助于研究生理解和掌握此项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培养合格的临床麻醉医生.本文通过介绍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精确化临床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以及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比较,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精确化临床教学在麻醉学研究生神经阻滞临床教学中的意义.

    作者:孙世伟;葛楠;刘洪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对分课堂对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分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对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某高校护理专业二年级的两个班,共111名护生,应用整群随机法将两个班的护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评估实施前、实施5个月后两组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结果 实施前两组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两组护生自我效能感评分都较实施前提高,实验组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评分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分课堂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作者:岳梦琳;刘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解剖结构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实践课的效果分析

    探讨解剖结构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护理实践课中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选择2015级我校护理系两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授课,并对神经外科学习部分的课程进行考核.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解剖结构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护理实践课中取得了有效的成绩.

    作者:任恒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出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等指标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SV、CO值均高于对照组,且LVDD、NT-ProBN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比对照组长,TC、LDL-C、TG值低于对照组,HDL-C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调节血脂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隆军;李月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医学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调查研究

    目的 探究临床医学生医院感染防控的长效机制.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7-2008年毕业生及2012-2013年来院实习学生总计500名在校期间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 临床医学生在校均未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手卫生规范开设知晓率分别为38.6%、22.9%、27.6%、43.4%.结论 临床医学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晓率偏低,加强医院感染相关教学是促进我国医疗事业发展所进行的一项长效医学教学机制.

    作者:佟青;范仲凯;张素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技术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

    目的 探究患有颅内肿瘤的患者实施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技术介入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治疗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68例,研究组患者实施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技术介入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开颅夹闭治疗方案.结果 研究组患者动脉瘤栓塞成功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有颅内肿瘤的患者实施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技术介入治疗方案能够预防肿瘤破裂出血,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

    作者:李庆伟;闫晓枫;陈冠燃;张斓;王琳玺;程化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医学生心血管科临床见习情景教学模式初探

    目的 探讨情景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临床医学专业76名见习阶段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情景教学组(n=38)和常规教学组(n=38),情景教学组在常规教学要求基础上加用情景教学模式.结果 与常规教学组比较,情景教学组学生期末成绩中理论原始成绩(75.70±6.66vs.81.21±6.38,P<0.05)和总分(82.53±5.46vs.85.68±3.78,P<0.05)更优.89%的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94%的学生认为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医学辅助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能力.

    作者:丁荣晶;陈江天;夏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 评估在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治疗中予以正畸修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分析,对正畸修复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 治疗后,前牙覆盖、面角及牙周袋深度均改善明显,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治疗中予以正畸修复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穆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网络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详细阐述多媒体技术在妇产科教学中的优势和意义,深入研究多媒体技术在妇产科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和解决策略,并对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出探讨,旨在提升妇产科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7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呼吸机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aCO2为(40.1±3.3)mmHg,对照组为(59.7±5.8)mmHg,t=19.3128,P=0.0000;治疗组SpO2为(1.01±0.07)%,对照组为(0.77±0.06)%,t=17.1834,P=0.0000;治疗组患者LVEF为(70.1±9.7)%,对照组则为(60.7±8.4)%,t=4.8354,P=0.0000.结论 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各项呼吸指标.

    作者:张宪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情景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情景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在我校学习的12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分别为93.33%与81.67%,P<0.05;实验组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对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本院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348例检测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对该检测方式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结果 成功做出细胞学诊断者302例,成功率86.78%.其中,桥本甲状腺炎37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3例,嗜酸性细胞腺瘤18例,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细胞改变62例,可疑乳头状癌19例,乳头状癌21例,滤泡性肿瘤43例,甲状腺囊肿24例,无法诊断46例.结论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能鉴别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桥本甲状腺炎,具备诊断快速安全、费用低等特点.

    作者:李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穿刺方法在小儿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不同穿刺方法 在小儿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儿科临床接收的桡动脉采血患儿随机抽选80例展开分组研究,即甲组40例,乙组40例.其中甲组选择触摸穿刺采血的方法,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联合十字定位或者目测定位的方法,对比两组小儿穿刺的效果.结果 甲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是70.0%;乙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是90.0%,乙组高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高于乙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采取改进后的桡动脉穿刺采血,可以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降低血肿、皮下淤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延芳;张静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直肠癌保肛术后焦虑及抑郁和生存质量的关系

    目的 分析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保肛手术治疗后其生存质量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普外科接受诊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82例,对患者手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综合评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进行保肛手术治疗后其SF-36分值为(64.7±2.46)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与生存质量呈现负相关.结论 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保肛手术治疗后需要得到足够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对患者的病情恢复非常有利.

    作者:王强;秦乐运;张学忠;腾和泰;苏超;曹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