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荣晶;陈江天;夏昆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压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来西城区白纸坊中心进行体检的中老年患者共429例,并将其分成4组,其中单纯高血压患者108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14例,高脂血症患者100例及健康人群107例.入选人群均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并探测斑块,同时抽取外周静脉血化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及空腹血糖(Glucose,GLU).结果 单纯高血压组IMT及斑块发生率高于健康人群组(P<0.05),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IMT及斑块发生率高于健康人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压及血脂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社区临床诊疗过程中,对高血压患者积极控制血压的同时,应早期对血脂水平进行干预.
作者:邓兰兰;潘玉华;冯金玉;张燕;马晓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非特异性外阴炎和霉菌性阴道炎使用炎清舒洗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的104例非特异性外阴炎患者和98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炎清舒洗剂,对照组使用洁尔阴洗液,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非特异性外阴炎患者,试验组有效率是90.4%,对照组是92.3%;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试验组有效率71.4%,对照组67.3%.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清舒洗剂治疗非特异性外阴炎及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不弱于洁尔阴洗液,可以作为该类疾病的治疗药物.
作者:徐雪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根据临床需求及输血科安全管理,规范管理输血专业人才实习培养.以大连医科大学临床输血专业方向4年本科专业资源为依托,结合高质量的国内与国际输血医学教育资源,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先进理念的教学模式,改善输血医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同时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输血安全意识,确保患者输注安全有效,逐步改革传统临床教学模式,构建新型、成熟、规范性临床输血专业人才实习的培养模式,完善专业实用性、适用性人才实习的培养模式.
作者:于淼琛;段梦夕;刘丽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情况.方法 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的146例急性腹泻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取排泄物样本,实施病原微生物检测,观察患儿感染情况、病原微生物构成及其分布规律.结果 病原微生物检出阳性概率为41.78%,细菌39.34%,病毒微生物49.18%,真菌及寄生虫病原微生物概率11.48%.在细菌感染数据上,夏季患儿更高(45.45%),在病毒感染数据上,秋季感染患儿更高(63.77%),P<0.05;两组寄生虫及真菌感染情况差别不大,P>0.05.结论 轮状病毒及大肠杆菌为急性腹泻婴幼儿为常见的致病原,且秋季以病毒感染为主,细菌感染多见于夏季.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本院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348例检测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对该检测方式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结果 成功做出细胞学诊断者302例,成功率86.78%.其中,桥本甲状腺炎37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3例,嗜酸性细胞腺瘤18例,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细胞改变62例,可疑乳头状癌19例,乳头状癌21例,滤泡性肿瘤43例,甲状腺囊肿24例,无法诊断46例.结论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能鉴别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桥本甲状腺炎,具备诊断快速安全、费用低等特点.
作者:李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管理学》的教学效果.方法 从我校2013级护理专业本科生36~39班随机抽取,其中60人为实验组,56人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LBL)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的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通过闭卷考试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实验组的理解应用型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质量优于LBL教学方法(P<0.05).结论 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管理学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可有效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王欢;王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儿童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儿童川崎病患儿76例,将其对丙种球蛋白的敏感性分为敏感组和非敏感组,同时对所有患儿继续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实验室指标:血沉、白蛋白、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外周血血红蛋白,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敏感组白蛋白高于非敏感组,P<0.05;两组患儿血沉、中性粒细胞、白细胞、C反应蛋白、外周血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周,敏感组治疗效果优于非敏感组,P<0.05;经治疗6个月,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不敏感川崎病的发生和白蛋白关系密切,继续反复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 对我院从2012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50例妊娠合并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轻中重三组,分析各组心功能级别、终止妊娠方式及围产结局.结果 重度组心功能较差,心功能III~IV级者有较高的心力衰竭、新生儿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与I~II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偏低,重度组新生儿出生孕龄较小,分别与轻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约56%的患者心律异常;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结论 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越高;肺动脉压轻中度升高,心功能及软产道条件好,可经阴道试产.
作者:吕晓;张延丽;李俊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化疗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不同化疗时间分为早期组(n=40)和晚期组(n=40),早期组于术后3 d进行化疗,晚期组于术后4周进行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及生存率、复发转移率.结果 化疗5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后,两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复发转移率低于晚期组(P<0.05).结论 术后早期化疗可降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且未增加毒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吉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患有颅内肿瘤的患者实施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技术介入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治疗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68例,研究组患者实施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技术介入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开颅夹闭治疗方案.结果 研究组患者动脉瘤栓塞成功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有颅内肿瘤的患者实施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技术介入治疗方案能够预防肿瘤破裂出血,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
作者:李庆伟;闫晓枫;陈冠燃;张斓;王琳玺;程化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与研究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意义.方法 抽取护理系3年级实习学生80例至医院神经内科实习,随机将80例实习学生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分别接受传统带教教学与PBL教学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法支持程度.结果 观察组考试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考试实际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实际操作成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方法支持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效果较好,可提高学生的学生成绩、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支持率,使之更好的接受知识.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模拟教学在麻醉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级麻醉系本科实习生40名,随机分为两组:M组(n=20)和L组(n=20).分别进行医学模拟教学(M组)和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L组).实习半年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和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观察教学效果.结果 M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和综合成绩均显著高于L组;调查问卷结果也显示M组在增加教学满意度、提高临床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促进同学间交流沟通方面均较L组效果更优.结论 在麻醉专业本科生实习教学中模拟教学较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增强麻醉实习学生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终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赵鸽;朱宇麟;王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到本院救治的46例子宫肌瘤剔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研究组患者提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肌瘤残留率以及肌瘤复发率与妊娠率对比,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妊娠率,以及降低其肌瘤残留率以及肌瘤复发率,是一项可行性的微创手术,对于患者的预后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宏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麻醉影响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全麻组,每组68例,联合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全麻组采用全麻,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以及麻醉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与全麻组比较,联合组在T1、T2时SBP、DBP以及HR降低(P<0.05);联合组T1、T2的SBP、DBP以及HR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时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药物使用剂量较小.
作者:胥亮;高瑞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6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脾切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脾切除术.将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用时、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的排气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上述四项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有优势(P<0.05).结论 与开腹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梁廷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预见性运动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住院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以应用预见性运动护理,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以及DVT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 d及5 d时下肢股静脉的血流平均速度以及峰值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VT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应用预见性运动护理措施利于促进其下肢血流循环,达到预防、降低DVT发生的目的,促进其产后快速康复.
作者:曹攀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加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14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加心理护理方式实施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干预后患者SDS评分(40.9±4.37)分,低于对照组(45.9±5.24)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高于对照组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加心理护理可以帮助突发性耳聋患者消除负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国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儿急诊抢救的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5月急诊室接诊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小儿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多方面资料进行梳理,针对不同疾病探讨对应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200例患儿中病症排前三位的是高热惊厥、过敏和新生儿窒息,多种疾病多发于低于5岁的低龄儿童,其中小于1岁的占45.0%(90/200),1~5岁的占49.0%(98/200).结论 急诊室医务人员应了解常发急诊疾病类型和多发年龄段,掌握急诊抢救临床特点,对家长做好宣教工作,积极预防病症的发生,同时提升医院自身抢救成功概率,使小儿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力保障.
作者:冯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进入医院实习是每个医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也是学会人际沟通、问题处理的必经之路,教师只有在带教中不断总结带教心得,认识存在的不足,才能不断完善,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更好的做好实习带教,完善教学工作,教师可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将理论结合实践,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实习状态,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
作者:马芬;张润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临床医学生医院感染防控的长效机制.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7-2008年毕业生及2012-2013年来院实习学生总计500名在校期间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 临床医学生在校均未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手卫生规范开设知晓率分别为38.6%、22.9%、27.6%、43.4%.结论 临床医学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晓率偏低,加强医院感染相关教学是促进我国医疗事业发展所进行的一项长效医学教学机制.
作者:佟青;范仲凯;张素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