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陈顺玲;杨晓谦

关键词:肺心病, 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对86例高龄肺心病患者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并实施精心护理,对延长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中风方内服、康体方脑血管治疗仪导入治疗中风病247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风方内服、康体方脑血管病治疗仪导入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8例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服用中风方组、康体方脑血管病治疗仪导入3个组.第1组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第2组为服用中风方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风方;第3组为脑血管病治疗仪组,采用常规治疗加中风方内服、康体方脑血管病治疗仪导入.观察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疗效评分.结果:第1组总有效率71.9%,第2组总有效率86.5%,第3组总有效率 92.5%,第2、第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第3组康体方脑血管病治疗仪导入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及第2组(P<0.05).

    作者:王银香;姚金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式调查法对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进行依从性的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及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促进其康复.

    作者:张友芝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耳鸣的病因及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耳鸣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0例耳鸣患者在临床进行诊断治疗,并进行相关的测试和细查分析.结论:耳鸣的治愈率与治疗方法,药物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宋爱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69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与高危妊娠、分娩方式、孕次、胎儿体重有密切关系,69例产后出血病例中宫缩乏力52例,胎盘因素13例,软产道损伤4例.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早期识别产前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正确处理分娩过程,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苗雪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综合针灸疗法治疗中风1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针灸疗法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头针、体针(包括速刺和留针)和电针综合疗法治疗中风130例(治疗组),与单纯采用体针治疗70例(对照组)对照,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0.8%,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61.4%和88.6%.结论:两组愈显率和有效率均有明显差异(P<0.01).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心脏手术患者动脉留置针的观察及护理

    资料与方法2007年7月~2008年7月收治心脏手术患者120例,并对其留置动脉留置针.男69例,女57例,年龄0.4~76岁,冠心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34例,法乐氏四联症6例,室间隔缺损38例,房间隔缺损26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留置时间2~16天.

    作者:赵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肝硬化部分脾栓塞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40例肝硬化患者行介入部分脾栓塞(PSE)的护理.方法:对40例肝硬化患者行介入部分脾栓塞(PSE)术前给予心理支持及营养护理,术中注意全身肝素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使脾亢得到显著改善.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及术中的密切观察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湘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新形势下护士长素质与护理管理技巧

    从转变观念、适应角色,具备多元意识,具备较强的非权力影响力,具备良好的综合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注重情商培养,注重人性化管理,注重绩效评效,注重下属业务素质的提高,重视质控管理等方面,就新形势下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及护理管理技巧进行探讨.

    作者:王永芹;袁素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和特点

    颈源性头痛的病因`解剖学因素:产生颈源性头痛的神经解剖结构包含两个方面,①从颈枕部穿出C1、C2及C3神经后支及其分支分布于相应的同侧头部,②颈部的C1、C2及C3神经及其分支与某些支配头面部的神经节或神经核发生联系或会聚[1].

    作者:周际;冯大雄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麻疹与心肌酶谱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麻疹病毒对心肌酶学的影响.方法:对57例麻疹患者检测心肌酶进行分析.结果:57例麻疹病人中心肌酶异常占98.3%,心肌普遍受到损害,且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心肌酶谱应列为麻疹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周海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儿童脑囊虫病临床与CT分析

    目的:通过对320例儿童脑囊虫病临床与CT分析,提高对儿童脑囊虫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CT诊断的儿童脑囊虫病320例,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CT诊断儿童脑囊虫病320例,经临床治疗复查90例,均痊愈.CT表现主要为单纯白质区或灰白质交界区水肿、结节或环状结节并周围局限性水肿、钙化斑并周围局限性水肿、弥漫性粟粒状钙化、囊泡及小钙化点等.结论:CT对儿童脑囊虫病有较高的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价值,是儿童脑囊虫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胡加耀;许云松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特殊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突发而危重的急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近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也是冠心病和急性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胆固醇水平增加1%,心肌梗死和死亡风险就增加2%.目前我国大城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0~55岁青中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30多岁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也偶见.这表明心肌梗死患病率与死亡率在急剧增加并且快速年轻化.

    作者:周洪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临床观察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系统化的非手术保守治疗.结果:治疗1~3个疗程,治愈70例,好转3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赵银龙;赵建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胃肠息肉癌变的外科治疗

    胃肠息肉是指胃肠黏膜上皮隆起性病变.胃肠息肉中,胃和大肠息肉多见,少见于小肠.胃肠息肉的发病原因很多,主要与家族遗传因素、炎症及其他慢性刺激、种族、饮食成分(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素)等因素有关.随着纤维内镜的广泛使用,胃肠道息肉检出率日趋增高.息肉癌变的处理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经内镜摘除癌变的息肉是否需要外科手术问题意见仍不统一.笔者就胃肠道息肉癌变外科治疗方面谈几点体会.

    作者:杨兴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钩虫病2例误诊分析

    由于钩虫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为慢性胃炎、缺铁性贫血、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现报告误诊2例如下.

    作者:胡正金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唇部恶性肌上皮瘤1例

    患者,女,41岁.因上唇肿物2月切除送检.查体:扁圆形肿物2.0cm×1.5cm×0.8cm,有薄层包膜,切面实性略半透明;镜下瘤组织呈弥漫性、条索状或岛屿状,部分呈菊形团或腺管状,无双套层腺管样结构.细胞轻度异型,核分裂像可见.免疫组化:ckp(+),vimetin(+),Actin(+).恶性肌上皮瘤即肌上皮癌属罕见肿瘤,发生于上唇且年龄<50岁者则更为罕见.常因间变轻难与良性肿瘤区别.

    作者:刘海萍;王星斗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少女青春期月经不调208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未婚少女月经不调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8例少女月经不调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少女月经不调痛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合理治疗少女月经不调,对维护身体健康、建立正常的月经调节机制至关重要.

    作者:孙赵琴;王莉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临床诊断与放射线检查的相互协调

    临床诊断是治疗疾病的首要条件,而疾病的治疗只有作出正确的诊断,才能进行正确的治疗.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过去未能及时发现的病例,在先进诊断手段的互相配合下得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张君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现代护士工作压力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和造成的原因.方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造成临床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41.08%和37.5%的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着很重和较重的工作压力;压力源主要是工作负荷过重、职业发展机会较小、工作报酬偏低、工作中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结论:要完善支持系统,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适当增加护士人数,在薪酬、培训及晋升等方面,要给予护士公平或优先的待遇;同时护士也要不断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及沟通交流艺术,增强护理工作的荣誉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张春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及应用解毒剂、复能剂与积极的护理措施是否可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155例患者中轻、中度中毒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98.1%.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与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何金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