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

何金凤

关键词:农药, 中毒, 急救,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及应用解毒剂、复能剂与积极的护理措施是否可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155例患者中轻、中度中毒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98.1%.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与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循证医学的认识分析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循证医学(护理)的能力方法:通过质性描述对医生、护士问卷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结果:探析医护人员对循证医学(护理)知识方面存在认识不足、支持缺乏、自觉学习性差等现象,提出改进措施,学会对信息的加工和利用,培养学习习惯,掌握循证理论.结论:医护人员意识到循证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作者:李莹;王泽君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接产时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方法

    资料与方法对2009年3~6月在我院分娩的胎龄37~42周的顺产新生儿与2008年3月~6月分娩的胎龄37~42周的154例顺产新生儿,作了纵向研究.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张文;张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乙肝血清学两种常见模式的危险性分析

    目的:通过比较乙肝血清学两种常见模式与相应乙肝核酸定量,分析两种模式的危险性,从而评价定量检测乙肝核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血清学标志物和乙肝核酸定量检测.结果:模式Ⅰ、Ⅱ病毒载量对数值均数间进行u检验,u=49.58,P<0.01;模式Ⅰ检测阳性率与相应乙肝核酸阳性率进行X2检验(X2=783.18,P<0.01),模式Ⅱ检测阳性率与乙肝核酸阳性率进行X2检验(X2=455.45,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在乙肝早期诊断、传染性识别、病毒复制水平判断以及动态观察疗效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公洁;李冬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和特点

    颈源性头痛的病因`解剖学因素:产生颈源性头痛的神经解剖结构包含两个方面,①从颈枕部穿出C1、C2及C3神经后支及其分支分布于相应的同侧头部,②颈部的C1、C2及C3神经及其分支与某些支配头面部的神经节或神经核发生联系或会聚[1].

    作者:周际;冯大雄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白血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指导的内容疾病知识指导: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特点为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的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破坏内脏器官和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作者:高思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术前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在经产妇再次妊娠者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以减少痛苦,降低手术难度.方法:选取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的孕6~8周的经产妇再次妊娠者2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20例,治疗组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镇痛,另一组为不用任何镇痛解痉药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在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人流综合征的出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经产妇再次妊娠者,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是一种较好的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方法,方便、安全、有效、药物价廉,值得条件差的贫困边远地区医疗单位推广.

    作者:张盛芝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雄激素受体在食管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7例食管鳞癌组织及3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AR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AR表达于细胞核,阳性表达率为80.6%,AR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1).AR在食管鳞癌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反应增生、淋巴结转移及患者性别有关(P<0.05),而与病灶大小、部位、年龄无关(P>0.05).结论:AR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可望成为食管癌治疗的新靶点,食管癌患者预后评价的新指标.

    作者:张英国;姜晓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跨区域肺结核患者转出管理的问题分析

    流动人口跨区域管理是中国目前结核病防治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转出后,由转入地结防机构负责患者的后续治疗管理[1]流动人口由于流动频繁,转入地难以衔接.有的患者已到转入地继续治疗,病案却在网络上未接收,致使造成重复治疗,也迫使转出地登记患者丢失和转出地结防机构治愈率下降.有的患者二次流动,如何针对流动人口的结核病转出患者实施持续、规范的全程跨区域管理,需要转入地的结防机构大力配合与协作.

    作者:刘采昀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全县吸烟人口状况调查及控烟对策

    目的:探讨陇西县吸烟人口状况,提出控烟对策.方法:选择性发放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683人(男2897人,女2786人)中有1434人吸烟,吸烟人口约占被调查人口的25.24%.结论:全县应该加强青少年控烟.

    作者:杨军有;王彩云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护理

    化疗是采用化学药物在分子水平上纠正和阻断各种致癌因素所致的正常细胞异常增殖的细胞遗传变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对妇科恶性肿瘤,临床上已广泛采用化疗并收到很理想的疗效,但多数抗肿瘤药物缺少理想的选择性抑制肿瘤的作用,故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都有影响,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作者:马继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及胰岛素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的使用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将抑制白细胞和吞噬细胞功能,降低机体免疫力,易感染并使切口愈合延迟,甚至开裂.一般要求术前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1.1mmol/L.

    作者:王武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晨浴对新生儿体温影响的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2000年2~6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93例,日龄1~3天;男婴41例,女婴52例;足月82例,早产11例;平均体重3373.0克.将93例新生儿按出生先后,随机分成A、B、C三组进行比较.室温14~17℃,晨浴时间为3分钟,定为A组;室温17~20℃,晨浴时间1分钟,定为B组;室温20~23℃,晨浴时间1分钟,定为C组.

    作者:张玉娥;张兴红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在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7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5.7%,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神志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较好且安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李刚;张彦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现代护士工作压力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和造成的原因.方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造成临床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41.08%和37.5%的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着很重和较重的工作压力;压力源主要是工作负荷过重、职业发展机会较小、工作报酬偏低、工作中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结论:要完善支持系统,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适当增加护士人数,在薪酬、培训及晋升等方面,要给予护士公平或优先的待遇;同时护士也要不断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及沟通交流艺术,增强护理工作的荣誉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张春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胸骨肿瘤切除钛网重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6例胸骨肿瘤切除肽网重建患者围术期护理.主要通过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做好术前宣教;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胸廓形态,做好疼痛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和低氧血症及肺栓塞,做好出血与气胸的观察护理,预防胸骨感染.6例于术后6~11天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切口均一期愈合.

    作者:王东立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胶布标记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

    资料与方法 2008年8月~2009年8月我科输液治疗患者40 000余人次,2瓶液体以上的患者20 000人次,特殊用药:补钾、升压、扩血管、强心剂、钙剂、脱水剂等800人次.负责治疗护士2人,巡回护士1人,选择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医用胶贴、红色不干胶贴.

    作者:姚晓红;李雪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的疗效观察

    资料与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月,对9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同步三维适形放疗(3DCRT)化疗(治疗组46例)和序贯3DCRT化疗(对照组44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崔敬敬;左联华;韩卫国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某少数民族县2005~2008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本地区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防止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县2005~2008年4318例住院病人进行血清RPR检测.结果:4年共报告梅毒患者76例,阳性率为1.76%,其中牧民62例(81.57%),20~39岁组53例(69.7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8例(89%),已婚66例(86.84%).结论:梅毒疫情形势严峻,应在牧区加强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干预措施,减少梅毒的发病及蔓延.

    作者:杨海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进展

    静脉留置针因其具有操作简单,保护血管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对血管的选择、留置针的固定、留置时间及封管技术做一综述.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不超过96小时,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及经济损失.0.9%氯化钠注射液可替代甚至优于肝素稀释液封管,选用10ml生理盐水封管效果佳.

    作者:乔琳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张掖市HBV感染的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HBsAg阳性患者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的HBV感染状况及血清中的病毒载量,以研究欠发达地区HBV感染及病毒复制状况.方法:乙肝血清学检查采用ELISA法,HBV D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HBV DNA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8,P>0.05),四个年龄组HBV 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P<0.01),HBsAg阳性者中四个年龄组构成比分别为A组7.1%,B组46.3%,C组38.4%,D组8.2%.结论:本地区乙型肝炎的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已感染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但HBV DNA阳性率男女无差异.乙肝患者中大年龄组HBN DNA阳性率较小年龄组呈下降趋势.

    作者:赵岩;公洁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