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琳杰
目的: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在同一治疗方案及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对不同年龄、不同病情、不同家庭背景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使患者转危为安,好转率达94.5%,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经我科积极合理的药物治疗,及细致的观察,加强心理护理,除3例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脑梗死死亡外,其余57例病情逐渐好转出院.
作者:李委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86例高龄肺心病患者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并实施精心护理,对延长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顺玲;杨晓谦 刊期: 2010年第11期
流动人口跨区域管理是中国目前结核病防治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转出后,由转入地结防机构负责患者的后续治疗管理[1]流动人口由于流动频繁,转入地难以衔接.有的患者已到转入地继续治疗,病案却在网络上未接收,致使造成重复治疗,也迫使转出地登记患者丢失和转出地结防机构治愈率下降.有的患者二次流动,如何针对流动人口的结核病转出患者实施持续、规范的全程跨区域管理,需要转入地的结防机构大力配合与协作.
作者:刘采昀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未婚少女月经不调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8例少女月经不调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少女月经不调痛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合理治疗少女月经不调,对维护身体健康、建立正常的月经调节机制至关重要.
作者:孙赵琴;王莉 刊期: 2010年第11期
2007年1月~2009年5月本院收集外伤引起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26例,均进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随机分两组各13例,试验组采用先予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抢救取得良好的疗效,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国威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对血管内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讲解介入治疗目的、方法以及术中如何配合;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护理、康复指导等.结果:48例经介入治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无并发症发生,28例痊愈、20例症状缓解后出院.结论:介入治疗前后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成功的重要保证,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
作者:潘晓萍;张利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临床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方法以治疗疼痛、保护关节为中心,主要针对某些膝关节软骨组织缺损采用关节腔内外科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缓解骨与软骨退变造成的关节疼痛,以保护关节功能为出发点.主要方法:物理疗法(激光超短波、运动疗法、健康教育、臭氧疗法等)、药物疗法(中医及西医方法等),无论哪一种方法临床上都应用广泛.
作者:刘春永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多学科综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333例C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组采用高频电灼治疗,术后10天内夫妻双方口服中药治疗,注射(疣体基底部)重组人白介素.A组比B组多用外凃尤力青(鬼臼根树脂溶液).结果:A组复发3例,B组复发25例.结论:多学科综合治疗尖锐湿疣有效地提高了治愈率和减少了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万峰;肖国球 刊期: 2010年第11期
小儿手足口病是儿科较常见的一种季节性、流行性、发热发疹性传染病.临床多见发热、手足口疱疹伴流涎、拒食等症状.近年来春夏季节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从2006~2009年凉州医院门诊部应用甘露消毒丹煎剂治疗120例手足口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志宏;邵振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急诊患者病情危重,具有突发性、艰巨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1].而一些医疗纠纷往往因为医疗仪器陈旧或维护不当,或所使用物品、药品过期,导致在抢救病人时不能正常有效使用引起的[2].部分急救药品或物品因使用少导致过期而造成浪费.急诊科人员多,日常用品需要量大,个人节约意识不强.我科从2008年9月增设总务护士参与急诊护理管理后,对保持急救物品、急救器械的供给及完好率和节省耗材都有促进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凤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资料与方法2007年1月~2009年8月收治外阴白色病变患者44例,年龄24~75岁,平均35.2岁.病程<3年8例,3~10年32例,>10年4例.根据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协会(ISSVD)1987年制定的新分类法[1]分为硬化性苔藓18例,鳞状上皮增生26例.
作者:王红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资料与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月,对9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同步三维适形放疗(3DCRT)化疗(治疗组46例)和序贯3DCRT化疗(对照组44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崔敬敬;左联华;韩卫国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和造成的原因.方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造成临床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41.08%和37.5%的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着很重和较重的工作压力;压力源主要是工作负荷过重、职业发展机会较小、工作报酬偏低、工作中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结论:要完善支持系统,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适当增加护士人数,在薪酬、培训及晋升等方面,要给予护士公平或优先的待遇;同时护士也要不断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及沟通交流艺术,增强护理工作的荣誉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张春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护理论与整体护理相结合,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中,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并减少各种并发症问题.方法:将93例以骨水泥固定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按照整体护理模式进行入院宣教、术前术后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进行护理.观察组48例,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自护理论进行护理.结果:术后病人拔尿管后自主排尿情况、排便情况、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用自护理论指导临床进行实施整体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轶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资料与方法对2009年3~6月在我院分娩的胎龄37~42周的顺产新生儿与2008年3月~6月分娩的胎龄37~42周的154例顺产新生儿,作了纵向研究.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张文;张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胫前裂纹状湿疹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治疗.治疗组患者口服中药汤剂、曲咪新乳膏外用,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曲咪新乳膏外用,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46.1%.经统计学非参数检验Z=4.71,P<0.01,有较显著差异.两组治疗时间比较的:治疗组19±3.12天,对照组26±1.78天.结论:中药汤剂口服和常规外用药物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老年胫前裂纹状湿疹方面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岩 刊期: 2010年第11期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通过辨证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口服,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和吗丁啉口服,通过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对比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
作者:莫湘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自然腔道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未出现副损伤、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经自然腔道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腹部创口小化,美观等优点.对早、中期及组织学分型好的低位直肠癌病人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韩雨;宋纯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资料与方法2003年7月~2008年8月收治子宫腺肌病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年龄28~49岁,平均40岁.临床表现:痛经27例,经量增多26例,经期延长12例,周期紊乱8例,原发性不孕症6例.检查:子宫增大32例,表面凹凸不平12例,质硬24例,附件触及包块8例.
作者:成志远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对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有效降低COPD患者气道高反应性(AHR).方法:所有患者干预前后测定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W1)、高峰呼气流速(PEF).结果:92例哮喘患者护理干预前FVC基本属正常,进行护理干预后FVC同干预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护理干预后FVC增加(P<0.05);FEVl和PEF同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过对上呼吸道免疫功能的综合干预,有效降低了上呼吸道对冷刺激及其他不良刺激的敏感性,使炎症介质释放减少,有效降低了气道高反应性.
作者:刘素贞;陈晶 刊期: 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