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高反应性

刘素贞;陈晶

关键词: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气道高反应性
摘要:目的:对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有效降低COPD患者气道高反应性(AHR).方法:所有患者干预前后测定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W1)、高峰呼气流速(PEF).结果:92例哮喘患者护理干预前FVC基本属正常,进行护理干预后FVC同干预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护理干预后FVC增加(P<0.05);FEVl和PEF同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过对上呼吸道免疫功能的综合干预,有效降低了上呼吸道对冷刺激及其他不良刺激的敏感性,使炎症介质释放减少,有效降低了气道高反应性.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非手术治疗进展

    临床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方法以治疗疼痛、保护关节为中心,主要针对某些膝关节软骨组织缺损采用关节腔内外科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缓解骨与软骨退变造成的关节疼痛,以保护关节功能为出发点.主要方法:物理疗法(激光超短波、运动疗法、健康教育、臭氧疗法等)、药物疗法(中医及西医方法等),无论哪一种方法临床上都应用广泛.

    作者:刘春永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超声观察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脑梗死关系.方法:对60例脑梗死病人及50例对照组病人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组斑块发生率(72.8%)明显高于对照组(56.0%),梗死组不稳定斑块及溃疡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1.1%与17.3%);梗死侧组软斑及溃疡斑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非梗死侧组,分别为63个(51.1%)与11个(17.6%)(P<0.05).脑梗死组>75%的管腔狭窄数为2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例(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显著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斑块的不稳定性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侯运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Cyclin D1及Cyclin B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细胞周期素B1(CyclinB1)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3例食管鳞癌组织、27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CyclinD1、CyclinB1的表达,分析其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CyclinD1、CyclinB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食管鳞癌组织中CyclinD1、CyclinB1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浸润深度有关(P均<0.05).结论:CyclinD1、CyclinB1的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重要分子学指标.

    作者:秦云良;周志强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及胰岛素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的使用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将抑制白细胞和吞噬细胞功能,降低机体免疫力,易感染并使切口愈合延迟,甚至开裂.一般要求术前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1.1mmol/L.

    作者:王武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特殊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突发而危重的急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近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也是冠心病和急性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胆固醇水平增加1%,心肌梗死和死亡风险就增加2%.目前我国大城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0~55岁青中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30多岁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也偶见.这表明心肌梗死患病率与死亡率在急剧增加并且快速年轻化.

    作者:周洪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江南卷柏片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予以地塞米松1.5mg/(kg·日),连用5天后改强的松每日1.0mg/kg,顿服,总疗程4~6周;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江南卷柏片口服,5~6片/次,3次/日,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小板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江南卷柏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较单纯应用地塞米松能够更快地提升血小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殷平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眼部并发症及预防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眼部并发症及预防.方法:分析206例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眼部并发症.结果:206例手术眼部并发症9例.眶内感染、眼外肌损伤、眶内出血、视神经损伤、眼底动脉栓塞各1例,鼻泪管损伤、纸样板损伤各2例.结论:掌握鼻腔、鼻窦毗邻与眼部相关解剖,正确使用手术器械和选择麻醉方式,杜绝术中盲目操作是预防和减少眼部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高立敬;高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胫前裂纹状湿疹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胫前裂纹状湿疹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治疗.治疗组患者口服中药汤剂、曲咪新乳膏外用,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曲咪新乳膏外用,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46.1%.经统计学非参数检验Z=4.71,P<0.01,有较显著差异.两组治疗时间比较的:治疗组19±3.12天,对照组26±1.78天.结论:中药汤剂口服和常规外用药物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老年胫前裂纹状湿疹方面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岩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藏医巨著《四部医典》概论

    <四部医典>是继<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月王药诊>等代表名著之后的一部藏医学经典著作,藏文原名<华丹据悉>.全名为<甘露要义八支密决窍续>、<四部医典>系原著简称,意即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总则本>共六章,有彩色挂图4幅,它概括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论断及治疗.

    作者:张学文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69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与高危妊娠、分娩方式、孕次、胎儿体重有密切关系,69例产后出血病例中宫缩乏力52例,胎盘因素13例,软产道损伤4例.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早期识别产前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正确处理分娩过程,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苗雪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肺结核病检出情况分析

    了解平川区2002~2008年新登记的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家庭成员的肺结核发病情况,对密切接触者的家庭成员和其他成员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成员中肺结核病检出率3.21%,与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调结核病平均发病率的0.36%相比,高出近10倍,发病危险度是本区内普通人群的肺结核病发病强度的3.09倍.其中65岁以上年龄组是其他年龄组发病率的11.47倍.

    作者:秦学全;张鹏宇;魏映丽;王万蓉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炎琥宁注射液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41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轮状病毒腹泻患儿8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炎琥宁注射液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1%,对照组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肖喜庆;杨海涛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前置胎盘剖宫产50例临床体会

    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产科收治住院孕产妇7118例,前置胎盘病例56例.施行剖宫产术50例,手术率为89.46%.据统计,发生前置胎盘的孕妇85%~95%为经产归,可因多次刮宫、分娩、子宫手术损伤子宫内膜而引起子宫内膜炎或萎缩性病变,再次受孕时,子宫蜕膜血管形成不良,胎盘供血不足,从而刺激胎盘面积增大,延伸到子宫下段.手术瘢痕可引起胎盘在妊娠晚期向上迁移,形成前置胎盘.手术率上升,则与病人的保健意识及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关,本组56例前置胎盘中无死亡病例.

    作者:张爱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误诊为急性阑尾炎4例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急腹症中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占普外科急腹症首位,诊断方法主要依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由于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因此在临床上也常常把一些类似的腹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笔者自1995年工作至今,共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者4例,现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望同行引以为戒.

    作者:杜孝堂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密切,吸烟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吸烟者并不是都会患COPD,但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吸烟者患COPD的比不吸烟者多3~5倍,且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患COPD的可能性越大.目前防治COPD有效的方法是控制吸烟和控制性吸氧.

    作者:赵本庆;赵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沙樱桃黄酮对人肝癌细胞毒性作用研究

    目的:探索沙樱桃黄酮对人肝癌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给予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沙樱桃黄酮,用台盼蓝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毒性作用.结果:台盼蓝法测定结果显示,给药后培养6小时,沙樱桃黄酮(0.1mg/L,0.5mg/L,5mg/L)组和5-氟尿嘧啶(5-FU)组活细胞数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34.3%、43.9%、66.8%和51.2%,到18小时减少了36.4%、52.4%、85.3%和58.2%,差异有显著性(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周期中G0G1、S期DNA含量明显增加,G2M期显著减少,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4%、23.4%、26.6%.结论:沙樱桃黄酮对人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作用与抑制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陶永臻;吴学桂;谢明仁;俞发荣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健康体检快速初筛新方法

    目的:通过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在健康人群体检中对各种疾病的筛查,观察对比阳性受检者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经济技术指标,总结其在健康体检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WP-95型医用红外热像仪,以社会随机体检客户1378例为样本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在乳腺小叶增生、脑供血不足、咽喉部炎症等疾病方面,红外热像仪的检出率与目前常规的检测手段检出率无差异.结论:远红外热像检查具有经济、便捷、无创、敏感等独特的优点,是绝对安全的绿色检查,是一种快速初筛新方法,有望成为健康体检中常规推荐项目.

    作者:李玉晓;阮迎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耳鸣的病因及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耳鸣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0例耳鸣患者在临床进行诊断治疗,并进行相关的测试和细查分析.结论:耳鸣的治愈率与治疗方法,药物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宋爱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中西医药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性皮炎的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及预后的特点.方法:是对2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的年龄分布、临床表现及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是成人及老人发病率高,青少年发病率低.结论:神经性皮炎病因不明,好发于神经丰富的部位,治疗难度大、疗程长,但神经性皮炎在临床治疗上采用中西药内服,外敷15天为1疗程.用本法治疗3个疗程有效率达90%以上.

    作者:李忠仁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增设急诊科总务护士促进护理管理的体会

    急诊患者病情危重,具有突发性、艰巨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1].而一些医疗纠纷往往因为医疗仪器陈旧或维护不当,或所使用物品、药品过期,导致在抢救病人时不能正常有效使用引起的[2].部分急救药品或物品因使用少导致过期而造成浪费.急诊科人员多,日常用品需要量大,个人节约意识不强.我科从2008年9月增设总务护士参与急诊护理管理后,对保持急救物品、急救器械的供给及完好率和节省耗材都有促进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凤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