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置胎盘剖宫产50例临床体会

张爱新

关键词:前置胎盘, 剖宫产术, 子宫内膜炎, 手术损伤, 资料与方法, 住院孕产妇, 子宫下段, 子宫蜕膜, 医务人员, 血管形成, 死亡病例, 手术瘢痕, 妊娠晚期, 供血不足, 保健意识, 安全意识, 萎缩性, 孕妇, 统计, 受孕
摘要: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产科收治住院孕产妇7118例,前置胎盘病例56例.施行剖宫产术50例,手术率为89.46%.据统计,发生前置胎盘的孕妇85%~95%为经产归,可因多次刮宫、分娩、子宫手术损伤子宫内膜而引起子宫内膜炎或萎缩性病变,再次受孕时,子宫蜕膜血管形成不良,胎盘供血不足,从而刺激胎盘面积增大,延伸到子宫下段.手术瘢痕可引起胎盘在妊娠晚期向上迁移,形成前置胎盘.手术率上升,则与病人的保健意识及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关,本组56例前置胎盘中无死亡病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跨区域肺结核患者转出管理的问题分析

    流动人口跨区域管理是中国目前结核病防治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转出后,由转入地结防机构负责患者的后续治疗管理[1]流动人口由于流动频繁,转入地难以衔接.有的患者已到转入地继续治疗,病案却在网络上未接收,致使造成重复治疗,也迫使转出地登记患者丢失和转出地结防机构治愈率下降.有的患者二次流动,如何针对流动人口的结核病转出患者实施持续、规范的全程跨区域管理,需要转入地的结防机构大力配合与协作.

    作者:刘采昀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护理

    资料与方法收治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24~76岁,平均47岁.白内障核硬度Ⅰ~Ⅳ级,皮质部分浑浊.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虹膜后粘连和为于晶状体前、瞳孔区的纤维增殖膜,瞳孔直径约4.0㎜以下,术前视力为光感-0.2,眼压12~2mmHg.患眼3个月以上均无疼痛不适等症状,结膜无充血,房水闪光阴性.

    作者:郑纪云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中药败毒散加味汤治疗痹证63例

    痹证是一类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以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中医辨证的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而在临床中这类患者多以疼痛为主.近年来笔者对该类疾病患者应用中药败毒散加味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旭;陈慧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护理人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对职业危害严重性的认识及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将职业危害降至低限度.结论:手术室医护人员是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甚至避免职业危害的.

    作者:段东玲;张国琴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69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与高危妊娠、分娩方式、孕次、胎儿体重有密切关系,69例产后出血病例中宫缩乏力52例,胎盘因素13例,软产道损伤4例.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早期识别产前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正确处理分娩过程,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苗雪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超声观察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脑梗死关系.方法:对60例脑梗死病人及50例对照组病人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组斑块发生率(72.8%)明显高于对照组(56.0%),梗死组不稳定斑块及溃疡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1.1%与17.3%);梗死侧组软斑及溃疡斑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非梗死侧组,分别为63个(51.1%)与11个(17.6%)(P<0.05).脑梗死组>75%的管腔狭窄数为2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例(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显著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斑块的不稳定性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侯运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适应证所有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的主要适应证.不论有无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均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不可突然终止.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者,经体力锻炼和饮食治疗效果不佳者,亦可直接加用胰岛素治疗.初发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消瘦型患者,可考虑加用胰岛素.

    作者:王武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针灸配合医疗体育太极拳运动对腰背肌筋膜炎的康复影响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特有传统体育,太极拳医疗作用屡见不鲜,笔者近年应用针灸体育疗法太极拳运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2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纪春楠;刘金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自拟中药汤剂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47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吸氧、应用药物常规治疗及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21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结果: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汤剂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增加心排血量,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肯定.

    作者:张磊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听力障碍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听力障碍的关系.方法:对62例高胆新生儿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观察不同血清胆红素水平时,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的改变.结果:血清胆红素水平205.2~256.5μmol/L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10例,异常率37.04%,血清胆红素水平256.5~342μmol/L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16例,异常率66.67%,血清胆红素水平>342μmol/L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10例,异常率90.9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可造成损害,随着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增高,对听力的损伤越明显.

    作者:李颖厉;刘凤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膝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对膝关节镜下行LARS人工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护理LARS韧带重建手术患者18例,手术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或后交叉LARS人工韧带重建手术,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促进早期病情康复.结论:对该种病例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准确把握患者的疾病特点和心理情况,及时作出个体化的调整,将护理工作做到位和做好,可以获得良好的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作者:梁梅林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和特点

    颈源性头痛的病因`解剖学因素:产生颈源性头痛的神经解剖结构包含两个方面,①从颈枕部穿出C1、C2及C3神经后支及其分支分布于相应的同侧头部,②颈部的C1、C2及C3神经及其分支与某些支配头面部的神经节或神经核发生联系或会聚[1].

    作者:周际;冯大雄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进展

    静脉留置针因其具有操作简单,保护血管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对血管的选择、留置针的固定、留置时间及封管技术做一综述.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不超过96小时,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及经济损失.0.9%氯化钠注射液可替代甚至优于肝素稀释液封管,选用10ml生理盐水封管效果佳.

    作者:乔琳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10%福尔马林溶液外涂治疗跖疣4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10%福尔马林溶液外涂治疗跖疣44例临床疗效.方法:取医用福尔马林原液与蒸馏水按1:9体积比混合配成10%福尔马林溶液涂于患处.结果:1年后随访,有4例患者皮损复发,复发率为9.5%.结论:10%福尔马林溶液外涂治疗跖疣,不良反应较少,痛苦也较小,是治疗跖疣特别是镶嵌性跖疣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春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长春市642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统计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反映社会进步、经济水平及卫生健康水平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1,2].为进一步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干预措施及管理办法,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现将长春市642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如下.

    作者:韩英林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鹰潭市2000~2009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鹰潭市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分析构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调查的分析方法,对2000~2009年32例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结果:10年来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28.49/10万,近3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幅度较大.前三位的死因依次是:产科出血(46.88%)、羊水栓塞(25%)、妊娠合并心脏病(9.38%).与死亡相关的高危因素是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偏低、计划外生育、不重视孕期保健.结论:要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重点是要加强基层产科的建设,注重产后出血等急重症的识别和救治,并抓好健康教育、加强孕产期保健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

    作者:陈菁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征象与分析

    资料与方法2003年7月~2008年8月收治子宫腺肌病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年龄28~49岁,平均40岁.临床表现:痛经27例,经量增多26例,经期延长12例,周期紊乱8例,原发性不孕症6例.检查:子宫增大32例,表面凹凸不平12例,质硬24例,附件触及包块8例.

    作者:成志远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正心泰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正心泰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病人60例,采用随机双盲分组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正心泰片,对照组服用消心痛片、复方丹参片,超声心动测定每搏心输出量(CO)、每分搏出时(SV)、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血液流变学,Holter测定ST-T改变次数.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黏稠度降低,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患者ST-T改变次数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正心泰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长期服用无耐药性,未见任何不良反应,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刘静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藏医巨著《四部医典》概论

    <四部医典>是继<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月王药诊>等代表名著之后的一部藏医学经典著作,藏文原名<华丹据悉>.全名为<甘露要义八支密决窍续>、<四部医典>系原著简称,意即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总则本>共六章,有彩色挂图4幅,它概括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论断及治疗.

    作者:张学文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阐述护士压力源与应对措施,寻求护士有效的减压方法,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红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