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中药汤剂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47例临床观察

张磊

关键词:慢性心功能不全, 中药汤剂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汤剂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吸氧、应用药物常规治疗及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21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结果: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汤剂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增加心排血量,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肯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冠心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50例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基本掌握了本病的病因病机、服药及自救方法,提高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心理护理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丽军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ADM、ADT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M和肾上腺加压素ADT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加入不同浓度的ADM、ADT培养72小时,固定前3小时掺入Brdu(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对培养的PASMC增殖的影响.结果:10-7 ADM对PA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强,10-7 ADT对PASMC增殖的促进作用强.

    作者:张磊;赵翠芬;夏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鹰潭市2000~2009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鹰潭市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分析构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调查的分析方法,对2000~2009年32例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结果:10年来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28.49/10万,近3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幅度较大.前三位的死因依次是:产科出血(46.88%)、羊水栓塞(25%)、妊娠合并心脏病(9.38%).与死亡相关的高危因素是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偏低、计划外生育、不重视孕期保健.结论:要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重点是要加强基层产科的建设,注重产后出血等急重症的识别和救治,并抓好健康教育、加强孕产期保健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

    作者:陈菁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调查艾滋病患者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因素,采用相应措施.结果:心理干预后,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显著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艾滋病患者对人生观及价值观的不良认识及行为,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莫明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白血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指导的内容疾病知识指导: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特点为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的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破坏内脏器官和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作者:高思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临床应用B超引导下宫腔造影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B超介导下由宫腔造影确定息肉位置及息肉摘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B超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中选20例在B超介导下行灭滴灵膨宫腔造影确定息肉位置及行宫内膜息肉摘除和诊刮.结果:1个月后B超复查,17例息肉消失,子宫内膜线清晰.术后随访,18例月经症状明显改善,1例症状好转.结论:B超介导下宫腔造影+宫内膜息肉摘除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时间短、医疗费用低、效果好的特点,比宫腔镜下操作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卢飞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护理

    资料与方法收治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24~76岁,平均47岁.白内障核硬度Ⅰ~Ⅳ级,皮质部分浑浊.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虹膜后粘连和为于晶状体前、瞳孔区的纤维增殖膜,瞳孔直径约4.0㎜以下,术前视力为光感-0.2,眼压12~2mmHg.患眼3个月以上均无疼痛不适等症状,结膜无充血,房水闪光阴性.

    作者:郑纪云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少女青春期月经不调208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未婚少女月经不调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8例少女月经不调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少女月经不调痛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合理治疗少女月经不调,对维护身体健康、建立正常的月经调节机制至关重要.

    作者:孙赵琴;王莉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与健康指导

    目的:分析总结莫尔道嘎地区妇女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病情况,确定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方法:对1856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妇科病和乳腺病普查.结果:宫颈糜烂、乳腺增生发病率较高,次之是阴道炎、附件炎、宫颈息肉、霉菌及滴虫性阴道炎、子宫肌瘤、卵巢癌,没有发现子宫脱垂病例.结论:要广泛宣传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知识,教育广大妇女定期参加妇女病普查与科学诊治,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健康水平.

    作者:王银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并下段囊肿1例

    病历资料患者,男,19岁.间断性左下浮肿10天.CT表现:左肾中上极见较小重复肾,并见引流之重复输尿管明显扩张,中下段明显扩张膨大,膀胱影内见类圆形稍高密度影,大小约为5cm×3cm,边缘光滑.下位肾肾盂扩张积水,下输尿管下段见1枚大小约0.6cm×0.6cm致密结石影.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阴道超声引导下对盆腔小包块的治疗

    资料与方法2008~2009年接受阴道超声下行穿刺治疗的盆腔包块(直径<5cm)患者共40例,年龄20~45岁,平均33.6岁.仪器设备:彩色超声诊断仪,阴道探头频率4~8MHz,并附有相因穿刺支架,阴道穿刺针为16号深静脉穿刺,长约30cm.

    作者:铁晓玲;任玉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胫前裂纹状湿疹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胫前裂纹状湿疹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治疗.治疗组患者口服中药汤剂、曲咪新乳膏外用,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曲咪新乳膏外用,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46.1%.经统计学非参数检验Z=4.71,P<0.01,有较显著差异.两组治疗时间比较的:治疗组19±3.12天,对照组26±1.78天.结论:中药汤剂口服和常规外用药物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老年胫前裂纹状湿疹方面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岩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帕罗西汀治疗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安慰剂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把4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成帕罗西汀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20例.每个患者均口服安慰剂或帕罗西汀日1次,每次1片,疗程均为8周.在入组前、入组2周和8周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和抑郁评分量表评分.结果:2周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8周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帕罗西汀组8周后显示治疗焦虑有效率20%,治疗抑郁有效率90%.结论:帕罗西汀是改善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有效而且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作者:陈克强;钟建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规范并加强管理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2006年10月~2008年10月于沈阳市妇婴医院分娩的共397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剖宫产2067例,顺产1909例;男2115例,女1861例;胎龄27~42周;体重890~4520g.2007年10月培训前分娩的1892例新生儿为对照组,2007年10月培训后分娩的2084例新生儿为观察组,两组在分娩方式、性别、胎龄、体重、高危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王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HELLP综合征2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9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ELLP综合征占同期重度子痈前期的1.77%,无孕产妇死亡,围生儿死亡率20.7%.结论:HELLP综合征是严重威胁母婴安全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及时终止妊娠可大大降低母儿死亡率.

    作者:张旭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透表凉营解毒汤治疗小儿外感高热

    病历资料例1:患者,男,1.5岁,2007年12月15日初诊.患儿4天前起伤风、轻咳、微热,在当地卫生站治疗2天,发热逐渐升高.昨天上午到本院门诊静脉补液治疗,下午及晚上又发热,今天上午在本院门诊静滴先锋霉素,肌注复方氨基比林,冬眠灵、非那根,口服紫雪丹及中药1剂,用小儿退热栓塞肛,发热未退,于下午4:00请会诊治.

    作者:何修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云南白药治疗肝脾肿大46例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纳入标准:参照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1],临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肝脾肿大分轻度、中度和高度,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诊断学>第6版中的肝脾肿大诊断标准和彩超提示来确定.

    作者:王志武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床下肝管损伤10例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LC术中胆囊床下肝管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LC术中胆囊床下肝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均术中中转开腹,术后3例发生胆瘘,其中2例在引流5天内胆瘘停止.其中1例为术后6天才发生胆瘘,再次开腹手术引流4周后胆瘘停止.单枝胆囊床下肝管9例,2枝1例.结论:LC术中在剥离胆囊床时要特别留意有无异常管道,胆囊切除后在胆囊床及肝门部放置白纱布以便发现不明显的胆瘘,胆囊取出后应常规检查胆囊标本有无除胆囊管及血管外的异常管道.术中发现异常应中转开腹.

    作者:孔祥红;李曙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90例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治疗与护理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9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所采用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前子痫1例和产后子痫1例,产后无肾衰和脑血管意外发生.经临床治疗和有效护理,90例均治愈出院.结论: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做好心理护理、饮食营养指导和预防感染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改善生命质量,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黄婉琴;黄纯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唇部恶性肌上皮瘤1例

    患者,女,41岁.因上唇肿物2月切除送检.查体:扁圆形肿物2.0cm×1.5cm×0.8cm,有薄层包膜,切面实性略半透明;镜下瘤组织呈弥漫性、条索状或岛屿状,部分呈菊形团或腺管状,无双套层腺管样结构.细胞轻度异型,核分裂像可见.免疫组化:ckp(+),vimetin(+),Actin(+).恶性肌上皮瘤即肌上皮癌属罕见肿瘤,发生于上唇且年龄<50岁者则更为罕见.常因间变轻难与良性肿瘤区别.

    作者:刘海萍;王星斗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