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体检快速初筛新方法

李玉晓;阮迎新

关键词:健康体检, 初筛, 新方法
摘要:目的:通过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在健康人群体检中对各种疾病的筛查,观察对比阳性受检者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经济技术指标,总结其在健康体检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WP-95型医用红外热像仪,以社会随机体检客户1378例为样本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在乳腺小叶增生、脑供血不足、咽喉部炎症等疾病方面,红外热像仪的检出率与目前常规的检测手段检出率无差异.结论:远红外热像检查具有经济、便捷、无创、敏感等独特的优点,是绝对安全的绿色检查,是一种快速初筛新方法,有望成为健康体检中常规推荐项目.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阐述护士压力源与应对措施,寻求护士有效的减压方法,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红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沙樱桃黄酮对人肝癌细胞毒性作用研究

    目的:探索沙樱桃黄酮对人肝癌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给予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沙樱桃黄酮,用台盼蓝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毒性作用.结果:台盼蓝法测定结果显示,给药后培养6小时,沙樱桃黄酮(0.1mg/L,0.5mg/L,5mg/L)组和5-氟尿嘧啶(5-FU)组活细胞数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34.3%、43.9%、66.8%和51.2%,到18小时减少了36.4%、52.4%、85.3%和58.2%,差异有显著性(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周期中G0G1、S期DNA含量明显增加,G2M期显著减少,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4%、23.4%、26.6%.结论:沙樱桃黄酮对人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作用与抑制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陶永臻;吴学桂;谢明仁;俞发荣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庆大霉素口服致多形红斑样药疹1例

    病历资料患者,男,45岁.因腹泻在家口服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3次/日.次日全身起皮疹伴有剧烈瘙痒、发热而入院.查体:T 39.8℃.痛苦面容,双眼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口唇及口腔黏膜可见多处疱疹,部分水疱已破溃有少许渗血.躯干及四肢可见豌豆至蚕豆大圆形和椭圆形水肿性红斑和丘疹.

    作者:王道云;李云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少女青春期月经不调208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未婚少女月经不调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8例少女月经不调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少女月经不调痛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合理治疗少女月经不调,对维护身体健康、建立正常的月经调节机制至关重要.

    作者:孙赵琴;王莉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乙肝血清学两种常见模式的危险性分析

    目的:通过比较乙肝血清学两种常见模式与相应乙肝核酸定量,分析两种模式的危险性,从而评价定量检测乙肝核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血清学标志物和乙肝核酸定量检测.结果:模式Ⅰ、Ⅱ病毒载量对数值均数间进行u检验,u=49.58,P<0.01;模式Ⅰ检测阳性率与相应乙肝核酸阳性率进行X2检验(X2=783.18,P<0.01),模式Ⅱ检测阳性率与乙肝核酸阳性率进行X2检验(X2=455.45,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在乙肝早期诊断、传染性识别、病毒复制水平判断以及动态观察疗效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公洁;李冬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心脏手术患者动脉留置针的观察及护理

    资料与方法2007年7月~2008年7月收治心脏手术患者120例,并对其留置动脉留置针.男69例,女57例,年龄0.4~76岁,冠心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34例,法乐氏四联症6例,室间隔缺损38例,房间隔缺损26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留置时间2~16天.

    作者:赵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常常由于观察不当,特别是对于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并伴有多脏器的并发症,如果没有进行连续的整体观察,就会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为使临床护理观察得到落实,我们为重危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设制了床旁护理观察记录单.此表的设计是根据护理程序:评估-措施-评价为原则对患者进行连续性的观察和整体性的护理.

    作者:王玉敏;刘利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0例疗效观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发展的严重病理过程,通常采用常规治疗,即改善通气功能,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酌情强心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为了探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更为有效的方法,我院附属医院自2008年1月~2009年6月,采用精制蝮蛇抗栓酶联合沉香蛤蚧汤治疗该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莉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奥沙利铂引起急性重症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例抢救体会

    奥沙利铂为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常与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总有效率>50%[1],1999年进入中国临床.奥沙利铂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造血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一般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10分钟后[2].

    作者:任海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晨浴对新生儿体温影响的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2000年2~6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93例,日龄1~3天;男婴41例,女婴52例;足月82例,早产11例;平均体重3373.0克.将93例新生儿按出生先后,随机分成A、B、C三组进行比较.室温14~17℃,晨浴时间为3分钟,定为A组;室温17~20℃,晨浴时间1分钟,定为B组;室温20~23℃,晨浴时间1分钟,定为C组.

    作者:张玉娥;张兴红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中西结合防治下肢骨科术后DVT 4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栓塞(PE)的发生及防治.方法:运用中西结合治疗下肢骨折术后发生DVT的患者45例,PE患者4例.结果:临床治愈3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死亡3例.结论:运用中西结合治疗方法,重视并积极防治DVT,正确处理形成后的DVT,尽可能降低PE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侯启柱;汤芳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自拟升白汤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疗效观察

    放、化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肿瘤主要的手段,可有效提高肿瘤治疗效果,但放、化疗使机体受到辐射和细胞毒物的损伤,引起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往往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继发感染,而且可出现乏力、气短等临床症状,仍是被迫中止肿瘤放、化疗的主要原因及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1].

    作者:胡永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麻疹与心肌酶谱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麻疹病毒对心肌酶学的影响.方法:对57例麻疹患者检测心肌酶进行分析.结果:57例麻疹病人中心肌酶异常占98.3%,心肌普遍受到损害,且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心肌酶谱应列为麻疹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周海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张掖市HBV感染的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HBsAg阳性患者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的HBV感染状况及血清中的病毒载量,以研究欠发达地区HBV感染及病毒复制状况.方法:乙肝血清学检查采用ELISA法,HBV D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HBV DNA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8,P>0.05),四个年龄组HBV 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P<0.01),HBsAg阳性者中四个年龄组构成比分别为A组7.1%,B组46.3%,C组38.4%,D组8.2%.结论:本地区乙型肝炎的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已感染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但HBV DNA阳性率男女无差异.乙肝患者中大年龄组HBN DNA阳性率较小年龄组呈下降趋势.

    作者:赵岩;公洁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及漏诊、误诊分析

    目的:对可疑病例及时使用超声诊断,以及早作出肯定性诊断或排除异位妊娠,提高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28例可疑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28例疑诊异位妊娠中27例有阳性结果,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异位妊娠22例,符合率为78.6%.结论:超声对异位妊娠有较高临床价值,对异位妊娠能及早作出诊断.

    作者:尚俊伟;韩丽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征象与分析

    资料与方法2003年7月~2008年8月收治子宫腺肌病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年龄28~49岁,平均40岁.临床表现:痛经27例,经量增多26例,经期延长12例,周期紊乱8例,原发性不孕症6例.检查:子宫增大32例,表面凹凸不平12例,质硬24例,附件触及包块8例.

    作者:成志远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术前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在经产妇再次妊娠者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以减少痛苦,降低手术难度.方法:选取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的孕6~8周的经产妇再次妊娠者2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20例,治疗组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镇痛,另一组为不用任何镇痛解痉药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在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人流综合征的出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经产妇再次妊娠者,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是一种较好的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方法,方便、安全、有效、药物价廉,值得条件差的贫困边远地区医疗单位推广.

    作者:张盛芝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及胰岛素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的使用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将抑制白细胞和吞噬细胞功能,降低机体免疫力,易感染并使切口愈合延迟,甚至开裂.一般要求术前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1.1mmol/L.

    作者:王武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析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析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后颅内动脉血流的改变.方法:回顾性总结57例经TCD检查诊断的慢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的患者.结果:狭窄52例,5例慢性闭塞,一侧病变35例,双侧病变22例,男49例,女8例,年龄31~71岁;51例患者均有2条侧支循环通路存在,6例患者均只有1条侧支循环通路存在.结论:TCD对颅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有或无侧支循环的判断均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周爱谊;朱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与复发性流产患者早期妊娠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水平与复发性流产患者早期妊娠流产的相关性.方法:对既往无自然流产史、曾有复发性流产史、难免流产孕妇(孕龄6~11周)各30例分别行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检测.结果:β-HCG诊断难免流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50%、50%、100%,孕酮则为25%、78%、36%、67%.结论:β-HCG是预测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结局的一个有价值生化指标.

    作者:莫丽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